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中国建筑的特征》1(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6572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中国建筑的特征》1(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中国建筑的特征》1(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中国建筑的特征》1(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中国建筑的特征》1(新人教版必修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导学案 1 1 新人教新人教版必修版必修 5 5时数(第 周第 1 课时) 班级: 编写人: 编写时 间: 审核人: 审批人: 学习目标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 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活动教学设计学习重点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学习难点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活动教学设计目 标 与 导 入目标与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浏览过不少名胜古迹,见过不少楼台阁宇。可你们知道 这些建筑中包含着多少历史

2、文化价值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梁思成 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 ,共同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 吧。梁思成,1901 年 4 月生,广 东省新会县人。 我国著名建筑 学家,清华大 学教授,中国 近代思想家、 历史学家梁启 超之子。互 动 与 展 示学生感知课文,整体把握,并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 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第二部分: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 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 的可译性的问题” 。(六

3、)至 (九)介绍中 国建筑外观、 颜色、装饰等 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顶。自主研讨自 学 与 诊 断作业检查: (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业检查,教师进行抽查并点评。 (二)教师检查学生的思考情况,并进行抽查,中途进行相应的点评。梁思成教授长 期从事建筑教 育事业,对建 筑教育事业做 出了重要贡献。合 作互动精 讲 与 点 拨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 (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 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 主要房屋朝南,

4、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七)从着色 方面介绍中国 建筑的特征。 (八)介绍中 国建筑的装饰 部件。 (九)说明中 国建筑在用材 方面的装饰特 点,尽显中国 建筑的装饰特 征。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达标检测题检 测 与 纠 错研读课文,讨论问题。讨论后明确 【明确 1】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 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 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

5、的特点予以总括说 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 “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 体结构?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 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 的哪几项?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 的“中国建筑的文 法 ”?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 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 “可译性”?提问: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 给我们一个明晰的印象。那么,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这些特征的? 学生思考。 (提示:九大基本特征关键词“个别建筑的构成” “群体建筑的构成” “木材结构” “斗拱” “举折举架” “屋顶的装饰作用” “颜

6、色的选择” “部件的装饰作用” “材料的装饰作用” ) 提问:请大家再次观察关于九大特征的关键词,明确写作顺序究竟是什么? 明确:作者从结构特征说到装饰特征,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检测与评价总 结 与 升 华【明确 2】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 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六)屋顶,斜 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 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明确 3】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 ” ,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 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 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 ,但也有它的“灵活性” ,体现在具 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明确 4】所谓的“可译性” ,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 质” ,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