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高级中学高二化学 原电池(一)导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4586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南高级中学高二化学 原电池(一)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灌南高级中学高二化学 原电池(一)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灌南高级中学高二化学 原电池(一)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南高级中学高二化学 原电池(一)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二化学:原电池(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二化学:原电池(1 1)导学案)导学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结合“双液”电池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完善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2能够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准确判断电池的正负极、电子及溶液 中离子的移动方向。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学点学点 1 1 原电池原电池【新课探究新课探究】 探索新知识:活动与探究一:探索新知识:活动与探究一: 向一支小烧杯中加入 1.0mol/LCuSO4溶液约 30ml,再加入适量锌粉,用温度计测量溶液 的温度,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现象: 。 结论: 活动与探究二活动与探究

2、二 能否根据 Zn+Cu2+=Zn2+Cu 也来设计一个铜、锌原电池?指出所选用的电解质溶液,写 出该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画出原电池的构造图。 负极材料_负极反应_ 正极材料_正极反应_ 选用的电解质溶液_ 原电池的构造图: 问原电池要构成闭合回路,往往是将两极插入同一池内,那么,原电池的两极是否 一定要插入同一池内呢?设计图观察记录现象结论电流计指针是否 偏转。 若偏转,偏转角 度有无改变.(1)组成: (2)工作原理:在 ZnSO4溶液中,锌片逐渐 ,即 Zn 被 ,锌原子 电子,形成 进入溶液,从锌片上释放的电子,经过导线流向 ;溶液中 的 从铜片上得电子,还原成为 并沉积在

3、铜片上。总反应为 。反应是自发进行的,锌为 ,铜为 。 (3)电极:负极:电子 的极,发生 反应。电极材料选择 。 正极:电子 的极,发生 反应。电极材料选择 。 (4)环路的构成:外电路:电子从 到 CuZnSO4ZnCuSO42内电路:溶液中的 离子移向 ZnSO4溶液, 离子移向 CuSO4溶液。 (5)盐桥: 盐桥的作用: 学点学点 2 2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1由组成原电池两极的电极材料判断。一般是 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 导电的非金属为 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 流向 。 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

4、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 离子移向的极是 , 移向的极是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 反应, 其正极总是得电 子发生 反应。 5依据现象判断。溶解的一极为负极,增重或者有气泡放出的一极为 。 例例 ll下图所示装置能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 )稀 H2SO4 稀 H2SO4 酒精 CuSO4溶液A B C D 变式题变式题 ll下列关于铜一锌一稀 H2SO4构成的原电池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锌为负极,锌发生氧化反应 B铜为正极,铜不易失去电子而受到保护C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外电路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电

5、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 例例 22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电池反应是 Zn+Ag2O=2Ag+ZnO,则 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 Ag BZnO CAg2O D Zn 变式题变式题 22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正极为 Cu,负极为 Fe,电解质溶液为 FeCl3B正极为 C,负极是 Fe,电解质溶液为 Fe(NO3)3 C正极为 Ag,负极为 Fe,电解质溶液为 Fe2(SO4)3 D正极为 Ag,负极为 Fe,电解质溶液为 CuSO4 例例 33某原电池,将两金属 X、Y 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相应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现 Y 电 极质量增加,则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 ( )AX 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 CuSO4溶液 BX 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稀 H2SO4溶液CX 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稀 CuSO4溶液 DX 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稀 H2SO4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