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海洋与海岸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320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海洋与海岸带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二地理:海洋与海岸带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二地理:海洋与海岸带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二地理:海洋与海岸带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二地理:海洋与海岸带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海洋与海岸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海洋与海岸带(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选修二 海洋地理,第一章 海洋与海岸带,霞浦一中 王强,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霞浦一中 王强,一、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什么是海气相互作用?,1、海气间的物质交换及其影响,1)海气间水分的交换,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的来源,2)海气间气体的交换,3)海气间固体的交换,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内因水的三相变化,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及密度;通过水循环实现全球水量的平衡。,海洋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速率,一、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2、海气间的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思考:海洋与大气是如何进行热量交换的?,短波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长波辐射,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

2、热量储存库,水汽凝结,海水蒸发,大气降水,近地面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哪?,海洋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热源、直接的热源,潜热输送,盈余,亏损,海洋主要通过向大气输送热量来影响大气运动,三圈环流、季风环流,赤 道 低 压,00,300N,600N,300S,600S,大气运动给海洋提供动力形成洋流,大气环流、洋流引起全球热量的重新分配,实现全球热量的平衡,海气相互作用,2.海洋上的气温变化有滞后效应.,1.海洋使大气温度变化比较缓和 (日较差与年较差小),补充: 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二、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影响,第二节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一、沃克环流二、厄尔尼诺现象三、拉尼娜现象,全球海洋表

3、层水温分布(90年12月),赤道,A,B,一、沃克环流正常年份,1、含义,一、沃克环流正常年份,赤道,东,西,120E,80W,全球海洋表层水温分布(90年12月),赤道,A,B,一、沃克环流正常年份,1、含义:,赤道附近大洋东西两岸之间东西方向的热力环流,2、成因:,偏东信风,暖海水向西运动,东岸冷海水补充,西岸暖流堆积,气流下沉,气流上升,热力环流,3、意义:,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1、在沃克环流形式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的 气候分别是湿润还是干燥的?为什么?,思考:,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气候干旱,因为受到下沉气流影响,西岸气候湿润,因受到上升气流影响。

4、,2、在赤道附近的大西洋上空也会形成类似的沃克环流吗?,会的,但是由于大西洋东西岸海水温差小于太平洋,海区面积也小于太平洋,形成的沃克环流不如太平洋上空显著。,一、沃克环流,1、含义:,赤道附近大洋东西两岸之间东西方向的热力环流,2、成因:,信风,海水向西运动,东岸冷海水补充,西岸暖流堆积,气流下沉,气流上升,热力环流,3、意义:,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二、厄尔尼诺现象:ELNINO,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海水异常现象,赤道东太平洋沿岸表层海水温异常增暖的现象。由于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年末圣诞节前后,所以当地人成为“圣婴”(厄尔尼诺)。,二、厄尔尼诺现象:EL

5、NINO,1、含义,请说出厄尔尼诺对太平洋东、西岸气候的影响及发生的可能原因?,A,B,厄尔尼诺期间的气候异常,二、厄尔尼诺现象,1、含义:,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升高,2、影响:,减弱,甚至相反,大洋东岸:,降水减少,印尼、澳大利亚等地出现旱灾,日本列岛及我国东北地区夏季发生持续低温,有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洋流)秘鲁寒流-,东南信风减弱,表层暖海水向回流,东太平洋冷海水上翻现象消失,海面水温升高。,减弱或消失,沃克环流:,(气候)降水增多,甚至出现洪涝灾害,大洋西岸:,3、成因:,(海洋生物)浮游生物和鱼类死亡,http:/ 其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

6、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 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根据近50年的气象资料,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当年冬季温度偏高的几率较大,第二年我国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容易偏多,而北方地区往往出现大范围干旱。,三、拉尼娜现象,“拉尼娜”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名词。意为“小女孩”,

7、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三、拉尼娜现象-反厄尔尼诺,1、含义:,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降低,2、影响:,沃克环流:,(气候)降水减少,甚至出现旱灾,洪涝加剧,(洋流)秘鲁寒流水温降低,大气环流异常,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3、与厄尔尼诺的关联性:一般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大洋东岸:,大洋西岸:,全球:,增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比,弱,强,增高,增高,降低,降低,减弱或消失,增强,降水增加,降水增加,降水更加减少,降水减少,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广大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拉尼娜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年之后,1.风从A吹向B. A为高压,B为低压, 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 所以吹西风,3.冬季暖和干燥.由于A海区附近形成高压,不利于亚洲高压强大的冷空气南下,所以冬季较暖和;由于冬季气温较高,我国大部分地区蒸发旺盛,天气较往年干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