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直通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286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直通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直通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直通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直通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直通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直通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直通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齐学校三月份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直)一、积累与运用(3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绮丽(y) 憩息(q) 蹑手蹑脚(li) B恫吓(h) 彷徨(png) 忍俊不禁(jn) C引吭(hng) 窥伺(c) 踽踽独行(j) D滂沱(png) 腼腆(din) 怒不可遏() 2下列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相题并论 皎洁 水泻不通 束缚 B花团锦族 翡翠 津津有味 葱笼 C留连忘返 瀚海 爱不释手 孤僻 D翩翩起舞 剽悍 不解之缘 弥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春日的午后,小娅怡然自得地在阳台上看书。 B

2、由于我在课上的轻举妄动,惹得语文老师勃然大怒。 C他徜徉在书的海洋里,爱不释手;他享受着精神的盛宴,如醉如痴。 D性情孤僻的小阿尔法特,喜欢一人静静地看书思考。4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地毯下的尘土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象,富有生活情趣,同时启示我们只要诚实、

3、 善良、勤劳,就一定会有好的回报。 B、 第一千个球由两个章节组成,两章节间存在因果关系, “第一千个球”是果, “慈 父与恩师”是因,这两节的顺序不可以互换。 C、 老舍笔下白鹅中的白鹅曾给他的家人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让他始终“念念不 忘” ,记忆犹新。 D、郑振铎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作者满怀思乡之情写了海燕这篇文章,将 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 6古诗文默写填空。(11 分)(1) 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_, _。(2)雁门太守行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句子是 ,。 (3)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借景物变化表现时光飞逝、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

4、律,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 _。(4)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5) ,悠然见南山。(6)马致远的 天净沙 秋思 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7) 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 _,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_ ,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郑振铎海燕)7、名著导读。 (2 分)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你班开展“读名著,说名著”的活动。请你完成题目。 请说出巨人三传是由贝多芬传 、 米开朗琪罗传和 所组成的。作 者是 (2 分) 8、口语交际(4 分): 去年李文同学参加市作文大赛,名落孙山,他很沮丧。语文老师对他说:“这会过去的。 ”今年,他又参加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他可高兴

5、了。这时语文老师还是说了一句: “这会过去的” 。老师去年和今年说的“这会过去的”各表达了什么意思?(4 分) 去年 : 今年: 9、综合性学习(6 分)班级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请根据同学们收集的节日对联,写出相关的传统节日。 (2 分)元夕玉烛千门乐,宵月花灯万户明。 携手接对放风筝,怀亲垂泪烧纸钱。 (2)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一则调查材料:现在,在青少年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A、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现象?(2 分)B、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

6、要原因是什么?(2 分) 二、阅读并回答下列各题(37 分) (一)天净沙 秋思(5)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0、曲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所写景象的时令是秋末? (1 分)_11、以你的理解,分析曲中的“断肠人”此时因何而“断肠”?(2 分)_12.此曲的主要写作特色是_(2 分) (二) 爱 莲 说(12 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7、!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 分) (1)不蔓不枝( ) (2)亭亭净植 ( ) (3)陶后鲜有闻 ( ) (4)莲,花之君子者也( ) 14、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 (2 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蔽林而窥之 C 无丝竹之乱耳 D、何陋之有 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爱莲说是唐代刘禹锡的托物言志的名篇。 B、文章用“菊”和“牡丹”做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C、文章最后一句表达出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讽刺

8、。 D、莲花所体现的君主风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启示人们,做人应该做像莲花那样高洁 正直的人。 16、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 分)(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_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三)(三)白鹅白鹅节选(节选(1212 分)分)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 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 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 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 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

9、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 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 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 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竞伸过颈子 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 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

10、容易捉住的也无 过于鹅。 17、本文作者是_ (2 分) 18、选文主要从_、_两方面描写白鹅(2 分) 19、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鹅步态的傲慢。(2 分)_ 20、这两段文字蕴涵着作者对鹅怎样的感情。(2 分)_ 21、仔细体会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2 分)_ 22、高傲的白鹅容易被人捉住,你从中获得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2 分)_(四)猴子和芒果树(四)猴子和芒果树(8 8 分)分) 从前有一座美丽的芒果园,园中结满成熟的果实。一群猴子从树上经过,看见芒果,就进入果园。它们摘下芒果,咬过几口便不耐烦地丢下,又去摘下一个。突然一只猴子尖 叫起来,原来它被一块大石头打中了。猴子

11、们回过头,发现园丁们正向它们扔石头。它们 慌忙逃进附近的森林中,等园丁们离开,又立刻返回。但是它们刚刚开始吃芒果,石头便 再次雨点般向它们打来。猴子们只得逃走。 这样的情景一次又一次地再现,最后大多数猴子都受了伤。于是猴王召集众猴开会。 “我受够了!”然后它接着说:“我们来自神猴哈努曼的高贵血统,竟然为了几个果子被 打成这样,实在不成体统。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最聪明的一只猴子说:“我们应当拥有 自己的芒果树,那样就能太太平平地吃果子。我听说芒果树来自芒果中的种子,人类把种 子埋到地里,芒果树就会长出来。我们可以偷一只芒果,把种子埋到地里,种出我们自己 的树。 ” 猴子们一致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于

12、是它们派出最灵活的一只猴子回到果园。它躲开 园丁的几块石头,摘下一颗硕大的芒果,带着它奔回森林。猴子们挖了一个坑,放进种子, 盖上土。然后它们围坐在坑的周围,目不转睛地盯着树坑,期待着树长出来。10 分钟过去 了,树仍没长出来,一些小猴子们坐不住了,偷偷地溜走。接着一些大猴子也溜走了。最 后猴王喝道:“都回来!你们要去哪儿?” “我们不想等下去了。果园里有那么多芒果可吃。 ” “你们不明白吗?吃别人的果子是没有前途的,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树。我确信它很快会长 出来。 ” 于是猴子们等了整整一天,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第二天过去了,还是什么也没发生。 “等这么长时间是不正常的!”一只猴子说, “把它挖出来,看看出了什么问题。 ” “耐心点。 ”猴王说。第三天过去了,还是什么也没发生。全体猴子一齐求猴王让它们把种子挖出来, 看看发生了什么。最后猴王同意了,猴子们挖下去,种子露了出来, _。“你们看见了,孩子们!”猴王说, “愿望不会一夜成真。我们有拥有一棵树的梦想, 也有了种子,却没有实现梦想的耐心。 ” 23、第自然段中的“这”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 分)_ 24、联系上下文,在第自然段中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2 分)_。 25、从第自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