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与心电监护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47270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8.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与心电监护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心电图与心电监护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心电图与心电监护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心电图与心电监护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心电图与心电监护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图与心电监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与心电监护(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电图基本知识和心电监护,总介,一、心电图基本知识 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其意义 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 早搏 异位性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阻滞 扑动与颤动 心肌梗死基本图形,二.心电监护 监护仪基本组成 监护仪工作原理 多功能监护仪的操作步骤 使用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多功能监护仪常见故障 监护仪的保养,心电图基本知识,临床心电图学,心电图(ECG)是心脏功能(电活动)被有选择地描记在有格的纸带上,并给我们一个心脏活动的永久性记录。 通过分析心电图各波,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给以适当解释,以辅助临床诊断的科学。,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其意义,1.P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波形。1.P波的振幅0.2

2、5mv2.P波的宽度0.11秒3.P波的方向II III 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2.PR间期:代表自心房肌开始除极到心室肌开始除极的时间,时间为0.120.20秒。,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其意义,Q波:Q波R1/4、Q波时限0.04秒、正常V1、V2导联无Q波、但可呈QS型。,3. 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除极, QRS波群时间:0.060.11秒,延长见于心室肥厚或心室内传导阻滞。,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其意义,4.ST段:代表心室早期复极的电位变化。1.ST段压低0.05mv,反之则见于心肌缺血或劳损。2.ST段抬高V4V60.1mv,V1V30.44秒,即为延长,常见

3、于心肌损害、心肌缺血、血钙过低、血钾过低、奎尼丁中毒、QT延长综合征等。,7.U波:明显增高见于低血钾、服用奎尼丁等。,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一)窦性心律 概念:凡激动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 ECG特征: 1. 窦性P波: P波aVR倒置,I、II、aVF、V4-V6直立 2. P波频率:成人60100次/分 3. P-R间期0.12秒 4. P-P间期之差在同一导联0.12秒,(二)窦性心律失常,概念:窦房结发出激动异常称为窦性心律失常。 分类: 1.窦性心动过速:当窦房结发出的激动每分钟超过100次以上时。 2.窦性心动过缓:凡由于窦房结内发出的激动过于缓慢,以致心率较正常为

4、低。 3.窦性心律不齐:窦房结内发出的激动不规则,心动周期显著快慢不均。 4. 窦性停搏: 指窦房结在某一时间内不能形成激动 ,心电图表现为一段时间内不出现P波。,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概念: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分。 ECG特征:1.窦性P波2.P波频率:成人100次/分3.P-R间期,QRS及Q-T时限都相应缩短。,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概念: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 ECG特征: 1.窦性P波 2.P波频率:成人60次/分 (一般大于40次/分钟) 3.P-R间期0.12秒,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

5、不齐(sinus arrhythmia),概念:窦房结发出的激动显著不匀齐。 ECG特征: 1.窦性P波 2.P波频率:60100次/分 3.P-R间期0.12秒 4.P-P间期之差在同一导联 0.12秒,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过早搏动,(一)概念 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激动所引起的心脏搏动。 (二)分类: 1.室性期前收缩 2.房性期前收缩 3.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CG表现 1.提前出现的QRS - T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 ,其前无提前出现异位P波 2.T波方向与QRS 主波方向相反 3

6、.有完全代偿间歇,房性早搏(premature atrial complex ),ECG特征: 1.提前出现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2. 早搏的 P-R间期0.12s3.房早的QRS波群形态同窦性相同4. 代偿间歇不完全,异位性心动过速,概念: 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或折返激动引起的3次或3次以上的快速整齐异位心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ECG表现: 1.连续出现3个或3个以上快速匀齐的房性或交界性早搏 2.心率快而绝对整齐,一般为160250次/分 3.QRS波群形态正常或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4.常有继发性ST-T改变 5.有房性P波者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有逆性P波者为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

7、P波形态不清楚者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意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健康人情绪激动、过量烟酒、劳累、精神紧张时,也可见于风心病(二狭)、甲亢、预激综合征(W-P-W),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ECG表现: 1.连续出现3个或3个以上宽大畸形的QRS波,时限0.12s,心律基本匀齐或略不齐 2.频率一般为140200次/分,(以200次/分为多) 3.有时可见正常窦性P波夹杂其中 4.可有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 5. 常有继发性ST-T改变 临床意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发生于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洋地黄过量,扑动与颤动(Flutter and Fibrllati

8、on),概念:扑动和颤动是一种频率比阵发性心动过速更为快速的自动性房性或室性的异位节律。 发生于心房者称为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 发生于心室者称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1.心房扑动(AF)2.心房颤动(Af) 3.心室扑动(VF)4.心室颤动(Vf),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 AF),ECG表现: 1.P波消失,代以形态和间距相同,连续出现的扑动波(F波) 2.F波的频率:250350次/分 3.QRS波群形态正常,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 ),ECG表现: 1.P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振幅、形态不一的连续心房颤动波 (f 波),多以V1导联最明显

9、2.房颤波( f 波)的频率:350600次/分 3.QRS波群形态正常 4.R-R间距绝对不等,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房室传导阻滞,概念心脏任何部位的心肌不应期延长所引起的激动传导延缓或阻断,房室传导阻滞(A-VB),ECG特征: 1.P-R间期延长 成人0.20s,老年人0.22s 按心率换算P-R间期正常最高值 同一病人P-R间期动态变化0.04s(心率相近时) 2.每个P波都能下传心室,引起QRS-T波群,型房室传导阻滞,ECG特征: 1.P波规律出现, P-R间期逐渐延长, 直到1个P波后脱落1个QRS波群,漏搏后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恢复,P-R间期又趋缩短,再逐渐延长,直至又出现QRS波

10、群脱落(心室漏搏), 周而复始地出现。 2. 房室传导比例:3:2;4:3,型房室传导阻滞,ECG特征: 1.P-R间期正常或延长恒定 2.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房室传导比例:3:2、4:3等,房室传导阻滞:(A-VB),ECG特征: 1.P波与QRS波群无关,无固定的P-R间期 2.房率室率 3. 可见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 交界性逸搏心律:QRS波形态正常,频率多在40-60次/分 室性逸搏心律: QRS波宽大畸形,频率多在20-40次/分,预后差易出现阿-斯综合征,是人工起搏器治疗的指征,AVB,心肌梗死基本图形,ST段弓背向上性抬高,心电监护,多功能监护仪,多功能监护仪能对病人进行连续

11、的监测,及时发现医务人员感觉器官一时不能察觉或来不及察觉的危急情况,使病人得到及时抢救,在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上发挥了确切的功效。,监护仪基本组成,显示器直接观察实时心电信号、呼吸波、心跳及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记录器有热笔型记录和热阵式记录两种,热阵式记录可显示文字报告及数据记录,较热笔型记录清晰、完整。,报警装置包括心率报警和心律失常报警等。,其他装置如无创血压监测、有创血压监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血PH监测及血钠、钾、钙等电解质浓度的监测。,监护仪工作原理,心电监护:心电监护本质上是动态阅读长时间记录的常规体表心电图。为操作简便,通常采用简化的心电

12、图导联来代替体表心电图导联系统。成人心率正常值为:60-100次/分。 呼吸监测:采用阻抗法原理。胸部安置的心电监测导联电极在监测心电图的同时获得呼吸活动曲线及呼吸频率。成人呼吸正常值为:16-20次/分。,无创血压监测:采用袖带充气式血压监测或脉波测压法(用一脉搏指套传感器,实现无创连续测压,对病人休息、睡眠无干扰)。成人血压正常值:收缩压为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90毫米汞柱。 血氧饱和度监测:根据血红蛋白的光吸收特性设计,传感器为指夹式或耳贴式。成人血氧正常值:96%-100%。,多功能监护仪的操作步骤,1. 核对病人,解释目的 2安置舒适体位 3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13、 4无创血压监测: 选择合适的部位,绑血压计袖带;有标志的箭头指向 肱动脉搏动处,按测量键(NIBPSTART);设定测量间隔时间(TIME INTERVAL) 5心电监测: 暴露胸部,正确定位(必要时放置电极片处用75%乙醇清洁),粘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选择P、QRS、T波显示较清晰的导联,调节振幅,6监测SpO2:将SpO2传感器安放在病人身体的合适部位。红点照指甲,与血压计袖带相反 7其它监测:呼吸、体温等 8根据病人情况,设定各报警限(ALARM),打开报警系统9调至主屏,监测异常心电图并记录 10停止监护: 向病人解释;关闭监护仪;撤除导联线及电极、血压计袖带等;清洁皮肤,安置

14、病人 11、终末处理,使用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血氧监测时的注意事项: 1.要求病人指甲不能过长,不能有任何染色物、污垢或是灰指甲。如果血氧监测很长一段时间后,病人手指会感到不适,应更换另一个手指进行监护。 2.病人和医护人员也不应碰撞及拉扯探头和导线,以防损坏而影响使用。 3.血氧探头放置位置应与测血压手臂分开,因为在测血压时,阻断血流,此时测不出血氧或测出的血氧值不准确。 4.每1-2h更换一次部位;防止指(趾)端血循环障碍引起的青紫、红肿现象发生。尽量测量指端,病情不允许时测趾端、耳垂。血压监测与血氧探头不在一侧肢体为佳, 注意爱护血氧探头;以免碰撞、脱落、损坏。 5. 严重低血压、休克

15、等末梢循环灌注不良时,可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血压监测时的注意事项 1.成人、儿童和新生儿测量血压时必须使用不同规格的袖带,选择正确的测量模式。 2.袖带展开后应缠绕在病人肘关节上12cm处,松紧程度应以能够插入12指为宜。过松可能会导致测压偏高;过紧可能会导致测压偏低,袖带的导管应放在肱动脉处。 3测压时,手臂上袖带的位置应和心脏保持平齐,病人不要讲话或乱动。 4 每次测量时应将袖带内残余气体排尽,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5不应在打点滴或受伤肢体,偏瘫肢体,动静脉造瘘肢体测血压,否则会造成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 6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6-8h更换监测部位一次。防止连续监测同一部位,给患者造成的不必

16、要的皮肤损伤。,安放心电监护电极注意事项及导联连接法1.遇心律失常病人,安放电极片时应注意避开除颤部位。 2. 电极片应与皮肤紧密接触,出汗时电极易于脱落,应根据波形图象显示的清晰程度随时更换。3.定期更换电极片,防止损伤病人的皮肤黏膜。4.做好患者、亲属的解释工作,嘱咐患者、亲属不应擅自应用、调节监护仪,造成仪器的损坏,在监护仪旁边不要使用手机,避免干扰。,三导联的电极安放法R(右臂)白放右锁骨下第二肋间,靠右肩;L(左臂)黑放左锁骨下第二肋间,靠左肩;F(左腿)红放在左下腹,或左锁骨下第六、第七肋间。,五导联的电极安放法 RA(右臂)白 紧挨锁骨下方,靠近右肩 LA(左臂)黑 紧挨锁骨下方,靠近左肩 C (胸 )棕 放在胸前导联某一位置 RL(右腿)绿 放右下腹 LL(左腿)红 放左下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