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结业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238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结业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结业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结业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结业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结业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结业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结业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 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二(下)结业语文试卷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二(下)结业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 3 分,共分,共 9 分)分) 1病态的“民国热”是对历史的侮辱 单仁平 “中华民国”,这个在大陆社会中几乎沉没的记忆符号,这些年因种种缘由 又浮现出来。是的,它不全是记忆,它还在台湾保留了一块残片,并在统独问 题上扮演着复杂角色。过去的一个世纪国家历尽沧桑,大陆社会见多了,前进 了,也对围绕“中华民国”的各种元素多了些宽容。 然而在大陆互联网社区的一些角落,以及在少数知识分子中间,出现了一 种对“中华民国”的病态缅怀,以至于一些小圈子里甚至形

2、成“民国热”。这种思 潮下的积极分子对大陆的民国时期不断进行浪漫主义描述,称那是个“民主”、 “自由”、而且“崇尚知识”的时代。 这种论调的基础是当时中国少数高级知识分子的境遇。他们相对于当时的 工农大众挣得很多,大学教授的家庭都用得起多名仆人,铁定属于当时的上流 社会。此外民国时期出了几名大师级的学者,他们受到当下学术界的普遍推崇。 有非常少量的人宣称他们不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一”国庆节,而“只过 双十节”,在小圈子里博得掌声。 必须指出,赞美民国作为一些人表达对现实不满的一种方式,是有逻辑的。 作为对旧时代的一种“纯怀念”,也可以理解。怀旧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绪,这 就像民国的国学大师王国

3、维和辜鸿铭怀念满清时梳辫子,中国现在还有一些人 怀念“文革”时代一样,它们都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及心理原因,成熟社会对它们 的态度应是能宽容时则宽容。 然而有些人把“民国热”当成一个意识形态甚至政治工具,来挑战大陆社会 的主流历史观和对现实政治的认识,他们的鼓吹就不再是小资的东西,而是在 搞恶意欺骗,他们的把戏应当毫不客气地予以揭穿。 民国真的好吗?如果它真好,当初就不会被中国人民那么坚决地抛弃。中 共以成立之初才几十个人的“小众”,其力量甚至不如今天微信上一个稍大点的 圈子,却用 28 年的时间动员了全中国的老百姓,摧枯拉朽般把国民党的庞大国 家机器打得七零八落。如果不是当时的国民党政权烂透了,

4、烂得我们今天难以 想象,彻底失了民心,这一切怎么可能在这么大的国家里奇迹般发生! 当时大学教授的境遇大概的确不错,但全中国当时才有几所像样的大学? 一共才有多少教授?一项研究表明,1936 年中国所有大学的在校学生只有 41922 人,这还不到今天一所清华大学的在学学生人数。 少数大学教授当时的优越生活对工农大众来说,是很不公平的。知识分子 与工农如此之大的社会差距在发达社会里不可想象。有人指责怀念民国大学的 人,称他们是怀念当时大学教授百倍于工农薪酬所支撑的那份生活,不能不说 这样的指责有一定道理。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堪称“一团糟”,当时的国家治理甚至没有深入到基层 社会,也未能突破地方力量

5、的实际割据,是浮在半空中的,而且受制于西方列 强。上世纪 40 年代末的中国内河里还游弋着英国军舰。这样的国家面对东洋小 国 riben 的侵略,无法进行强有力的反抗动员,国民党政权应当对中国遭日寇 的蹂躏承担责任。 今天的中国,无论在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民生水平以及对国民各种权利的综 合保障能力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当年。我们可以怀念民国时期的一首歌,一道 风情,以及一些时间越久越让我们感到亲切的面孔,但歌颂那时的国家制度和 它所带来的影响,这是对中国历史以及推动这个国家发生伟大变化的所有人的 侮辱。 还是让“民国热”作为小资情调保持其特有的醉意吧,最好别把它带到正儿 八经的舆论场来。因为它会瞬

6、间变得十分丑陋。稍微一扒,它里面的无知和装 腔作势就暴露无遗。 (选自环球时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多灾多难,大陆社会见多了,前进了,更具 包容心,对围绕“中华民国”的各种元素多了些宽容。 B “中华民国”这个在大陆社会中几乎消失的记忆符号,这些年之所以浮现出来, 不全是因为记忆,还有较浓的政治因素。 C把“民国热”当成一种政治工具,来挑战大陆社会的主流历史观和对现实政治 的认识,就是在蛊惑人心、在搞恶意欺骗。 D少数高级知识分子属于当时的上流社会,他们出于自身利益对大陆的民国 时期不断进行浪漫主义描述,这是一种“病态缅怀”。 (

7、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国时期是有受到当下学术界的普遍推崇的大师级的学者,但这并不能说明 像王国维、辜鸿铭等这样的国学大师是因为当时待遇好而产生的。 B当时的大学在校生少,教授少,而少数大学教授的高待遇对工农大众来说, 是很不公平的,这种巨大的社会差距即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没有。 C中共以成立之初才几十个人的“小众”,却动员了全中国的老百姓,仅用 28 年的时间就推翻了国民党政权,说明了“民国”没丝毫值得怀念的。 D对“中华民国”的病态缅怀,乃至在一些小圈子里形成“民国热”,称那是个 “民主”、 “自由”、且“崇尚知识”的时代,实际上是一种错觉或别有用心。 (3)根据原文

8、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怀旧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绪,出于对现实不满,作为对旧事物的一种单 纯的怀念,也可以理解,应予以宽容。 B怀念民国大学的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怀念当时大学教授百倍于工农薪酬 所支撑的那份生活。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自然会使这种“怀念”消失。 C治,却被少数大学教授高薪酬一叶障目,非常可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 的发展进步, “民国”会被人们认识更清 D民国时期有动听的歌、迷人的风情及让我们感到亲切的面孔,这些我们尽 可去怀念,但也仅此而已。而拿过去这些东西来否认今天的中国,不能令人信 服。 二、古诗文阅读(共三部分,共二、古诗文阅读(共三部分,共 36 分)分

9、) 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羊祜传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及 长,博学能属文,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太原郭奕见之曰:“此今 日之颜子也。 ” 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改封郡公,邑三千 户。固让封不受,乃进本爵为侯。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 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 降者欲去皆听之。时长吏丧官,后人恶之,多毁坏旧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 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 祜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 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

10、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将帅有 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 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 晋地。若禽兽先 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 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 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会吴人寇 弋阳、江夏,略户口,诏遣侍臣移书诘祜不追讨之意。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 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使者不 能诘。 祜寝疾,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

11、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南州人征市 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祜立身清 俭,被服率素,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余财。遗令不得以 南城侯印入柩。赐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谥曰成。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 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选自晋书羊祜传 ,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 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 B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 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 C

12、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 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 D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 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后称郎将、郡守和知府为二千石。羊祜祖上 数代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职。 B邑,即食邑,封邑,卿大夫的封地,收其赋税而食,故名食邑,也叫采邑。 C庠序,古代的乡学,即地方办的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后泛指学校。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奖意义的 称号。如周厉王谥号“厉”。 (3)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祜宣扬德行信誉,以此安抚归附的人。每次与吴国打仗,他都不让人献诡 诈计策。他的美德让吴人信服、敬佩,与他对垒的陆抗能坦然服用他送的药。 B羊祜认为死生自有定数,与居室无关,而当时因为忌讳前任长吏死于任上, 下任长吏就经常毁坏旧官府,针对这种情况,羊祜向镇守地下文书,普遍加以 禁止。 C羊祜为人清廉俭朴,衾被衣服都很简朴,对他人却慷慨大方,临死前把平生 俸禄所得都散给族人、赏给军士。还留下遗言不得把南城侯印放入棺材中。 D羊祜去世后,皇帝和很多百姓都很悲伤,甚至与之交战的敌方将士也为之 哭泣。襄阳百姓在岘山立碑修庙祭奠他。杜预把所立的石碑命名为

14、堕泪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及长,博学能属文,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祜寝疾,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 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下列各题。 谢池春 李之仪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 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凭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 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注】著人:让人感觉到。 带眼:衣带的扣眼。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频移带眼,空只凭厌厌瘦”一句对表达 这种感情有何作用? (2)这首词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

15、关系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4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庄子,逍遥游指出“ , ”就像倒在堂舱地的杯水,无法浮起一 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 过程。 (3)杜牧赤壁中“ ,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 致的结局。 三、选考题考生需从第三、选考题考生需从第 5、6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有作答两题者则按第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有作答两题者则按第 5 题计题计 分现代文阅读分现代文阅读 5文学类文本阅读 孩儿面 梁晓声 那天晚上,我在友人家做客。友人乃中年书法家,墨迹很是值钱,其父生 前也是一位极有分量的书

16、法家。 正聊着,忽闻敲门声,声称要找“汪铭老先生”,归还一样东西。友人妻开 了门,让进一位 20 多岁的青年。看其衣着气质,山里人无疑。 友人问青年从何处来? 答曰从大兴安岭林区来。 问归还什么? 青年犹豫不语。 于是友人将青年引入另一房间,指墙上其父遗像说:“我是你要找的人的儿 子。而且他只我这么一个儿子。 ” 青年沉吟半晌,默默从肩上取下布袋,放于桌上。又默默从袋中取出布包, 一层、两层、三层,展开三层包裹,现出一块砚来,光润莹洁,精湛浑朴。好 一块古色古香的文房之宝! 友人不禁“呀”了一声,急问:“此砚是怎么落在你手中的?” 青年说:“为了归还,十几年间我专程到北京四五次,寻找它的主人寻找得 好苦!今总算寻找到了,我也从此了却一桩心事不过我现在好渴”友人立 即吩咐其妻:“快沏茶来!”赶紧让于沙发,待为嘉宾。 青年饮了几口,讲出下面一段事:22 年前,大兴安岭某农场的一个伐木队 里,来了一个人,一个神色沉郁、50 多岁的劳改分子。 当天,伐木队长向自己手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