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注射(杜杨红)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472358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DF 页数:72 大小:25.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注射(杜杨红)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安全注射(杜杨红)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安全注射(杜杨红)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安全注射(杜杨红)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安全注射(杜杨红)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注射(杜杨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注射(杜杨红)(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阻断院感注射传播阻断院感注射传播 让注射更安全让注射更安全 杜杨红 2016.6.17 安 全 注 射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安全注射的概念和基本要求安全注射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防护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防护 2 注射注射 注射是指采用注射器 、 钢针 、 留置针 、 导管等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体内 , 达 到诊断 、治疗等目的的过程和方法 。 本方案 中所指的注射, 不仅包括肌内注射 、 皮内注 射 、 皮下注射 、 静脉输液或注射 、 牙科注 射 ; 还包括使用以上医疗器械的其他操作 ( 如 采血和各类穿刺 等介入性操作) 安全注射

2、安全注射 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实施注射操作的医务人员不暴 露于可避免的风险 以及注射后的废弃物不对环境 和他人造成危害 安全注射基本要求安全注射基本要求 ( 一) 无菌操作技术方面 ( 对病人 ) 1 、 注射前需确保注射器和药物处于有效期内且外 包装完整 。 2 、 疑似有污染的药品不可以使用 。 3 、 消毒剂在有效期内使用 。 4 、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及其针头不能重复使用 ( 需要做到“ 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 。 5 、 皮肤消毒后应完全待干后再进行注射。 安全注射基本要求安全注射基本要求 6 、 使用同一溶媒配置不同药液时 , 必须每次更换 使用未启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抽

3、取溶 媒 。 7 、 注射操作前应进行手卫生 。 8 、 皮肤消毒后不应再用未消毒的手指触摸穿刺点。 9 、 必须使用多剂量用药时 , 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 次使用 。 10 、 操作后应进行手卫生 。 安全注射基本要求安全注射基本要求 ( 二) 锐器伤防护方面 ( 对医务人员 ) 1 、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 2 、 禁止用手分离注射器针头 。 3 、 接触血液 、体液 、分泌物时 ,需戴手套 。 4 、 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 。 5 、 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 。 6 、 进行侵袭性治疗 、 护理操作中 , 要保证充足 的光线 , 防止被针头 、 缝合针 、 刀片等锐器刺伤 或划伤 。 安全

4、注射基本要求安全注射基本要求 ( 三) 医疗废物处置方面 ( 对环境 ) 1 、 锐器盒需防渗漏 、 防穿透 。 2 、 锐器盒在转运过程中应密闭 , 避免内容物外漏 或溢出 。 3 、 锐器盒放置的位置醒目且方便使用 。 4 、 锐器使用后应立即放入锐器盒内 。 5 、 应正确使用锐器盒 。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造成经血传播疾病的传播 乙肝 、 丙肝 、 艾滋病 造成注射部位的感染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不安全药物引起的危害 过敏 、输液反应 、 败血症 锐器伤 医务人员感染 环境污染 、伤害他人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HBV 、HCV 、HIV 与他人共用针具 ;

5、 使用未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针具 ; 使用一次性注射针具为多人注射 ; 注射未遵守消毒操作规程等 。 研究表明,不安全注射传播乙肝的可 能性很大(用针头刺伤者传染的概率 在7一30),使用过的注射器中, 乙肝病毒能存活一个星期。即使是更 换针头,反复使用注射针管也是肝炎 传播的一项危险因素。 不安全注射不安全注射-对实施注射者对实施注射者 不必要的注射 采血技术欠佳 双手针头复帽 双手转移血液 重复使用锐器 不安全的血液运输 锐器盒不能伸手可及 手卫生欠佳 患者体位不当 废弃锐器未分类放置(二次分拣) 不安全注射不安全注射-对他人对他人 不必要的注射带来过多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处置不当 废弃锐器置

6、于锐器盒外 与医用纱布混放 放在不安全的处置地点如走廊中容易拌倒 废物处理者未着防护用品(靴子,手套等) 重复使用注射器或针头 基于医院感染防控视角的安全注射关注基于医院感染防控视角的安全注射关注 关键风险 传染/感染性疾病的注射途径传播 高危群体 患者 医务人员 非医非患接触者 高危时段 前处理 穿刺 输注 后处理 不安全注射危害的卫生经济学审视不安全注射危害的卫生经济学审视 按危害影响对象和范围 按危害影响作用方式 个体危害 直接危害 机构危害 间接危害 行业危害 社会危害 套帽器套帽器 vs.单手套帽单手套帽 最佳操作总结最佳操作总结 2016 年3 月 红安县七里坪镇典明 村丙肝 暴发

7、 , 累计确诊病例36 例 , 感染途径与村卫生室不安全注射高 度相关 ( 皮试共用注射器)。 没有做到一人一针一次使用 2016年陕西镇安县医院发生血透感染事件:年陕西镇安县医院发生血透感染事件:26名患者感染丙肝名患者感染丙肝 据报道,2月17日至19日,镇安县医院在对该院部 分血液透析患者例行病毒抗体检测时,发现有患 者丙肝病毒抗体阳性,随即将该院相关透析患者 血液样本送往省级医院检查,截至2月24日,经会 诊,初步确认丙肝病毒感染者26名 2009-2013 年医院感染丙型肝炎暴发年医院感染丙型肝炎暴发 流行调查分析流行调查分析 2009-2013 年卫生行政部门等官方媒体通报处理的

8、医院感染丙型肝炎暴发事件12 起 , 共发生436 例 医院感染丙型肝炎 , 其中血液透析感染丙型肝炎 170例 , 不安全注射感染丙型肝炎266 例 ;12 起 医院感染丙型肝炎暴发事件均存在明确的医源性血 液暴露 , 由医疗器械器具消毒 、 灭菌不当或手卫 生不良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血液传播造成 , 血液接触 传播与医源性传播是感染暴发的主要传播途径 。 目前 , 全世界约有20 亿人口感染过乙肝病毒 , 3.6 亿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 , 我国就占1.3 亿 。 其中 , 我国因不安全注射造成的 乙肝传染 者不少 于3600 万人 。 全球每年新发生的乙肝患者中 , 约32 是由不 安全注射

9、引起的 。 全球每年发生各种注射160 亿次 , 其中70 为 不必要的注射; 在疫苗接种中 ,30 为不安全注射 。 不安全注射的发生率不安全注射的发生率 不安全注射发生率 东欧: : 15% 中东: : 15% 亚州: : 50% 印度: : 50% 中国: : 50% 对我国某地 3066 个 免疫接种点的调查表明: 一人一针一管的接种点为 33.5 一人一针的接种点为 62.1 一人一针也做不到的接种点为 4.4 不安全注射和注射滥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 卫生问题 , 受到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锐器伤锐器伤 安全注射知识欠缺安全注射知识欠缺 , 管理

10、不到位管理不到位 医务人员安全注射 、 无菌操作意识淡薄 双手回套针帽 裸手移去注射器针头 徒手掰断安瓿 未待皮肤消毒干燥后就进行注射 不规范使用利器盒 发生锐器伤后感染的概率发生锐器伤后感染的概率 3 30 % 0.6 % 0.32 % 010 % 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后预防及处理措施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后预防及处理措施 血源性传播疾病血源性传播疾病 是指致病因子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引起易感者感染 的疾病或综合征。 常见种类常见种类 目前己确定的血源性传播疾病:乙型肝炎、丙型肝 炎、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梅毒、疟疾等,许多致 病因子都可以通过血液传播。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乙型肝炎、丙

11、型肝炎、艾滋病最为常见与突出 暴露后预防措施暴露后预防措施 处理伤口处理伤口 报告暴露报告暴露 评估感染的危险性评估感染的危险性 暴露方式和严重程度暴露方式和严重程度 源病人的血源感染状况源病人的血源感染状况 合适的治疗,随访和咨询合适的治疗,随访和咨询 处理伤口处理伤口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12、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酒精或者0.5% 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 冲洗干净冲洗干净。 报告暴露报告暴露 进行局部处理,报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进行局部处理,报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 填写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填写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 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院感部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评估电话报告医院感染

13、管理部,院感部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评估 到感染性疾病科就诊到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根据就诊情况到预防保健科登记、化验、治疗、随访和咨根据就诊情况到预防保健科登记、化验、治疗、随访和咨 询询 评估感染的危险评估感染的危险 暴露类型:暴露类型: 体液类型体液类型: 经皮损伤经皮损伤 血液血液 粘膜粘膜 血性液体血性液体 完整皮肤完整皮肤 具有潜在感染性的体液或组织具有潜在感染性的体液或组织 咬伤咬伤 源病人源病人: HBsAg HCV HIV 未知,则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证据进行评估未知,则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证据进行评估 乙型肝炎 ( hepatitis B 不同体液不同体液HBV的滴度的滴度 高高 中度中

14、度 低度/未查到 血液血液 精液精液 尿尿 血清血清 阴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 粪便粪便 伤口渗出物伤口渗出物 唾液唾液 汗液汗液 眼泪眼泪 乳汁乳汁 不同年龄组不同年龄组HBV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年龄组年龄组 感染途径感染途径 新生儿新生儿母婴传播母婴传播 ( (围产期围产期) ) 儿童期儿童期 家庭传播家庭传播 ( (皮肤不完整皮肤不完整) ) 青春期青春期/ /成人成人 性接触性接触 注射吸毒的器具注射吸毒的器具 职业暴露职业暴露 所有年龄所有年龄 危险注射危险注射 其他与卫生保健相关的其他与卫生保健相关的 因素因素 意外暴露后意外暴露后意外暴露后意外暴露后HBVHBV预防预防预防预防 乙肝预

15、防措施包括乙肝预防措施包括乙肝预防措施包括乙肝预防措施包括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 意外暴露HBV后预防 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乙肝疫苗乙肝疫苗乙肝疫苗乙肝疫苗 是预防是预防是预防是预防HBV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丙型肝炎 ( hepatitis C ) 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血液传播 方式方式 性传播方性传播方 式式 母婴传播方式母婴传播方式 经输血和血经输血和血 制品传播制品传播 与与 HCV 感 染感 染 者性交或不者性交或不 洁性行为洁性行为 抗抗-HCV阳性母亲将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 经破损皮肤经破损皮肤 和黏膜暴露,和黏膜暴露, 是目前最主是目前最主 要的传播方要的传播方 式式 伴有其它性伴有其它性 传播疾病者,传播疾病者, 特别是特别是HIV者者 若母亲在分娩时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高至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高至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