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中庸》第1课时(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2316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中庸》第1课时(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中庸》第1课时(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中庸》第1课时(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中庸》第1课时(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中庸》第1课时(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掌握文言翻译,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合作探究,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3、 激情投入,全力以赴,理解中国“和”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独立自学(独立自学(A A 级)级)(一) 中庸原是 中的一篇,一般认为,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 483前402)的著作。现存的中庸 ,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 ,并将礼记中的大学 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 孟子合为四书。 (二)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

2、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 ,并尊称子思为“ ” ,孟子为“亚圣” 。 (三)何谓“中庸”? 1 现代汉语词典:儒家的一种主张。 。如,中庸之道。指德才平凡。如,中庸之才。2程颐、程颢: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朱熹:“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朱熹认为, 中庸是四书中最难读懂的一部典籍。3课文注释:中: 庸: 4于政治,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持一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不巴结权贵,不行巧言令色钻营取巧之术;亦不消极等待。全

3、凭一身修养,一腹经纶,一腔热血,适时而为,进而不骄狂,退而无愧悔,安守现状时不颓废哀怨,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为中庸。于美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岂可灭绝心性?见色而不起淫心,如周敦颐之爱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是为中庸。于衣食住行,不娇奢,不淫逸,不浪费,因需要而治;亦不刻意求贫,不吝啬,持一颗平常心,是为中庸。于为人处世,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攀附权贵豪富,不嫌弃贫病老弱;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涛倒海而砥柱屹然,是为中庸。中庸之道,非为平庸,非为世故圆滑,尽在点滴言行,尽是人性本然。古今中外,能有几人?故叹曰:中庸之为德也,民鲜久矣!(五)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不可须臾离也( )莫见乎 隐( )喜怒哀乐之未发( )发而皆中节( )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致中和( )万物育焉( )小人反中庸( ) 君子而时中 (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体群臣也( )怀诸侯也( )敬大臣,则不眩( ) 子庶民,则百姓劝( )弗措也( ) 3、指出下列句中词语的古今义。 道之不行也 择善而固执之者4、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显乎微( ) 中庸其至矣乎( )吾尝疑乎 是( ) 好学近乎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