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168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届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历史届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24 题题1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的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还有 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圜钱。这 反映了当时赵国A.手工业技术很发达 B.具有工商立国思想 C.一度取得霸主地位 D.积极开展商贸活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赵国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 铸造了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除最主要的货币布币外,还铸造了与燕齐地区商业交往 的刀币和受秦国影响的圜钱等,可见赵

2、国积极开展商贸活动,故选 D。A、B 在材料中无 体现,C 不符合史实,故排除。2在中国古代,每当王朝鼎革之时,皇帝对皇族成员的信任或依赖常常会超过其他任何人。 因此,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并掌握实权。这反映了古代中 国A.官僚政治易形成对皇权的威胁B.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权的重要手段C.贵族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宗法制成为王朝延续的政策保障【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特征。材料中古代中国每当封建王朝鼎盛和变 革时期,皇帝往往更加信任和依赖皇族成员,对其往往委以重任,且使其在中央辅政或者 镇守地方掌握实权,可见古代中国血缘关系成为维系政权的重要手段,

3、故选 B。官僚政治 是为适应加强皇权而出现的,故 A 错误;贵族政治使贵族掌握世袭封地、爵位等特权,不 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 C 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制的内容,故 D 错误。3秦朝“额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对关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实行垄断经营。汉初,“开 关梁,弛山泽之禁”,任民经营盐铁,形成官府与私人均可经营的局面。汉初政策的变化A.是立足改善中央与地方关系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C.是致力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属于社会财富再分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初经济政策的调整。材料反映了秦朝对川泽、山林及关乎国计民生的 工商业实行垄断经营,到汉初打破了上述垄断政策,形成官府与私人均可经营的

4、局面。上 述变化表明,汉初为缓和社会矛盾而调整了政策,故选 B。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材料中 无体现,故排除;汉初开放了川泽之禁,允许民间经营盐铁,可见此政策并非致力于增加 政府的财政收入,故 C 错误;社会财富再分配侧重于社会救济和福利政策,故 D 错误。4陈恕(宋代)为三司使时,“将立茶法,召茶商数十人,俾各条利害”。熙宁年间,“其议财 也,则商估市井屠贩之人,皆召而登政事堂”。这些做法反映当时A.仰商政策趋于废弛 B.主要税源发生变化 C.政府决策关注民意 D.社会等级秩序弱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财政政策。材料中宋代陈恕任财政长官三司使时,在设立茶法时, 召集茶商数十人,让

5、他们陈述利害而决策,同时宋代熙宁年间经常召集商人及市井屠贩之 人到政事堂商议财政问题,反映了宋代政府决策关注民意,故选 C。重农抑商政策贯彻于 战国以来直至明清时期的封建社会的始终,故 A 错误;B 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随着 封建时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社会等级秩序得以强化,故 D 错误。5明清两代,先进地区耕作方法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玉米、 番薯等高产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显著发展,引起一定的地域性分工。当时农业发展带 来的主要影响是A.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B.传统经济结构改变 C.农业生产力的革新 D.新的生产关系萌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

6、农业的发展。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先进的耕作方法不断地向落 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方法推广,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既推 动了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地域性分工发展,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可见当时农业发展带 来的主要影响是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故选 A。明清时期农业经济仍处于主导地位,手工业、商业仅为农业经济的补充,传统经济结构没有改变,故 B 错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 根本标志是生产工具的变化,在材料中无体现,故 C 错误;D 不符合史实,故排除。6郁达夫说:“无论是政界大员王揖唐、封建军阀陈炯明,还是高等小学的小学生,无不 大一谈主义,甚全久别重逢的母子闲来话的家常里也含有主义的内容

7、。”这种现象表明A.中国社会已深入理解西方文化B.社会各阶层民众认同三民主义C.马克思主义传播已有语境基础D.儒家的主流思想地位仍然存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材料中郁达夫提出了五四运动后社会各阶层, 上到政界大员、封建军阀,下到高等小学的小学生,甚至久别重逢的母子家常闲话均谈到 “主义”,包含有“主义”的内容,可见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社会影响广泛,已有语境基础,故 选 C。A、D 所述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此文中“主义”并非指三民主义,且社会各阶 层不可能均认同三民主义,故 B 错误。7学者费正清曾断言: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 中国

8、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A.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B.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C.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D.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分析材料信息可见,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 体”即共和政体严重脱离了中国的民间社会,表明该学者认为共和制难以根植于中国社会, 故选 D。A、B、C 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81926 年 7 月,中共号召全国民众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迅速扩大民众运动。 此号召有利于A.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B.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C.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D.缓和国共两党的矛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国民革命运动。

9、材料中“1926 年 7 月”即北伐战争开始时;中 共号召全国民众“打倒列强”、“除军阀”,并推动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工农群众运动的发展, 可见此号召有利于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故选 B。1924 年初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 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故 A 错误;C、D 所述在材料中均无体现,故排除。9下面是 1937 年、1942 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表中数据变化可以反映出A.政府调整了工业布局B.官僚资本的壮大C.工业结构随战争调整D.民营工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分析表格信息可见,表格中“1937 年”“1942 年”分别处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和抗战

10、相持阶段;相对于 1937 年,1942 年国民政府统治区 重工业工厂总数、工业资本总额及工人总数比例均有迅猛地增长,适应了反侵略战争的需 要。可见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工业结构随战争而调整,故选 C。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布局 问题,故 A 错误;表格信息没有具体反映官僚资本或民营工业的种类,故 B、D 错误。10二战时,当驻华美国空军和活动于太平洋上的美国海军航空队战机受损或发生故障需 要弃机时,跳伞的飞行员降落到八路军、等中共领导下的抗日军队控制区都能迅速 获得他们的营救。这种情况的主要影响是A.宣传了中共抗战的决心B.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C.可得到英美盟国的支持D.促进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答

11、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材料反映了二战时期美军飞行员在弃机跳伞 后,落到八路军、等中共领导的抗日军队控制区都能迅速地获得营救,体现了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积极配合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共同打击日本法西斯势力,促进反 法西斯国家的合作,故选 D。A、B 均为次要的影响,C 所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11949 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稿时,有一位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 共同纲领,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对党中央所持态度的合理 解释是,当时A.中共对革命前途缺乏清醒认识B.中共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C.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D.中国民主革命任务还没

12、有完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材料反映了 1949 年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情况下,在讨论 共同纲领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并没有同意一位代表提出的把“实现社会主义” 的内容写进共同纲领的建议。可见新中国建立之初,面临着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 发展国民经济等任务,反映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新中国仍要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 留的任务,因此党中央不同意上述提议,故选 D。A、B 均不符合材料主旨及史实,故排 除;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故 C 错误。121972 年 8 月,周恩来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说:“过去 23 年,只是向金门、马祖打炮、广 播,号召官兵起义

13、,实际上我们对台湾的工作做得很差。”1973 年 6 月,他指示新华社: 参考资料每天要登一篇有关台湾的消息和言论,骂街的不要。这反映出 20 世纪 70 年 代初A.海峡两岸的沟通主要在民间B.中国外交手段呈多样化特征C.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开始调整D.中美关系改善推动了两岸关系缓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台湾问题。材料中 1972 年 8 月即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周恩来 在台湾问题上反对以往 23 年对台工作仅采取炮击、广播宣传台湾官兵起义等简单的做法, 之后指示新华社多宣传、介绍台湾新闻和言论,不主张采用言论攻击的方式。上述周恩来的主张反映了 70 年代初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

14、式开始调整,故选 C。材料部分反映了中国 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故 A 错误;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不属于外交问题,故 B 错误; 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应在 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之后,故 D 错误。1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 2014 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 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这反映出中国A.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B.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C.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D.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的发展。分析材料信息可见,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 议在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2014 年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将超过国内的投资,反映了中 国“

15、走出去”对外开放战略的成功实施,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深化,故选 A。 材料涉及了对外投资的问题,与对外贸易、市场经济发展的范畴不同,故 B、D 错误;C 所述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14柏拉图曾这样描述雅典公民大会:“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 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这反映了雅典A.政治制度体现平等性B.公民政治参与程度高C.公民间没有政治等级D.公民大会具有全民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中柏拉图指出雅典的公民大会无论是贵族还 是建筑师等平民,无论富裕还是贫穷均“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体现了雅典公民参

16、与民 主政治的平等性,即政治制度的平等性,故选 A。B 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雅典公 民内部仍存在着贵族与平民的差别,故 C 错误;雅典居民中外邦人、妇女和奴隶不享受民 主权利,故 D 错误。15马克思曾说:“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 级文明的极端虚伪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棵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 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豪不加掩饰了。”这反映了A.殖民掠夺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B.欧洲殖民者创造了近代文明C.资产阶级文明进程伴随殖民掠夺D.资产阶级生存离不开殖民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材料中马克思揭示了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 虚伪性,将其与对殖民地的赤裸裸掠夺的野蛮本质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反映资本主义文明 的发展建立在对殖民地的野蛮掠夺基础上,故选 C。A、B、D 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 除。161787 年,汉密尔顿说:新宪法的支持者是“商事行业的美好意愿(他们需要一个政 府)有能力管制、保护和扩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