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尿路感染预防指南2009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471609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卫生]尿路感染预防指南2009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医药卫生]尿路感染预防指南2009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医药卫生]尿路感染预防指南2009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医药卫生]尿路感染预防指南2009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医药卫生]尿路感染预防指南2009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药卫生]尿路感染预防指南20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卫生]尿路感染预防指南2009(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指南 2009,3个关键问题:,1.谁需要留置导尿? 2.对于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 最佳的操作方式是什么? 3.导尿管阻塞引起的导管相关感染的最佳预防方法是什么?,缩写,UTI 尿路感染 SUTI 症状性尿路感染 CAUTI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 ASA 美国麻醉学会 CDC 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 MICU 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SICU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HICPAC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实践顾问委员会,流行病学,15%25%的住院患者可能需要短期留置导尿. 据2006年医院急诊部门向NHSN提交的报告, ICU和非-ICU部门导尿管的联合平均使用率为0.230.91导尿管日/病人日.,

2、流行病学,导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17%69%)是可以通过应用推荐的感染控制方法加以预防的。 每年380,000例导管相关尿路感染,其中9000例死亡,是可以预防的.,3个关键问题:,1.谁应该留置尿管? A. 什么时候需要尿管? B.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C. 尿管相关死亡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循证分级 1A.,降低UTI和SUTI风险 手术患者 膀胱出口梗阻患者 脊髓损伤患者 脊髓脊膜膨出症和神经源性膀胱患儿,1A.1. 手术患者仅在需要时使用尿管,不应常规使用(Category 1B),正确适应证举例,急性尿潴留患者 需要精确统计尿量的危重症患者 骶骨和会阴部有开放性伤口的

3、尿失禁患者 需要长期制动的患者 为提高终末期患者的舒适度,必要时也可留置尿管.,不当应用举例,为了减轻住院和居家尿失禁病人的护理量. 需要尿液进行培养或其他检查而患者又不愿配合. 为延长术后时间而有无适当指征.,失禁患者,避免家庭护理的尿失禁患者使用尿管 (Category 1B) (关键问题1A)a. 为防止压疮使用尿管,以及尿失禁或住院患者是否需要间断留置导尿(例如夜间)尚需进一步研究。(不推荐/尚未解决的课题)(关键问题1A),循征分级 1B. -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1B.1.遵循无菌插管原则,维持封闭引流。(Category 1B)a 1B.2.有适当适应症方可插管,留置导尿

4、时间根据临床需要决定。(Category 1B)b 1B.3.降低尿管使用率和时间,特别是对于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高危患者,如女性、老年和免疫功能受损患者(Category 1B) 1B.4.确保由受过专业训练(例如医务人员、家庭成员或患者自己)、掌握无菌操作和护理的人负责。(Category 1B) 1B.5.维持无梗阻引流。(Category 1B)c,循证分级 1C. - 高危人群,患者死亡的最高危因素是年龄70岁. 降低尿管使用率和留置时间. 特别是老年和危重患者.,3个关键问题:,2. 对于可能需要尿管的患者, 最佳的操作方法? 特别是与下述相关的风险和益处: A. 不同导尿方式? B

5、. 不同的尿管和连接系统? C. 不同的导管管理方法? D. 不同的系统治疗方法?,导尿方法,外置 vs 留置导尿 间歇 vs 留置导尿 间歇 vs 耻骨上 耻骨上 vs 留置导尿 间歇清洁 vs 间歇无菌,循证分级 2A.,2A.1.对于合作的男性患者,如无尿潴留或膀胱出口梗阻,可考虑用外置导尿管代替留置导尿管.(Category II)2A.2.对于膀胱排空障碍患者,间歇性导尿术优于留置导尿或耻骨上导 尿.(Category II)2A.3.如果使用间歇性导尿术,保持有规律的间隔以防膀胱过度膨胀.(Category IB),循证分级 2A.,中等质量的证据提示,对于间歇性导尿,在使用清洁技

6、术基础上消毒无额外益处 SUTI或菌尿UTI发生率无差异 2A.6.在非急症护理单元,对于需要长期间歇性导尿患者,清洁(非消毒)技术是可接受的,与消毒技术相比,实践性更强.(Category 1A),循征分级 2B - 导尿管和收集系统,2B.2.对于需要间歇插管的患者,亲水性导管可能优于 常规导管.(Category II) 2B.3.遵循无菌插管原则,保持封闭引流.(Category 1B) 2B.4.不需要常规应用复杂引流系统. (Category II) 2B.5.建议使用导管街头预连接、密封的导尿系统. (Category II) 2B.6.导管规格在减少CAUTI和其他尿路并发症方

7、面的益处尚需进一步研究.(无推荐/未解决的课题),导管管理技术,抗生素预防,常规更换 导管和尿袋,评估尿量,导管清洁,抗生素,对于需要短期或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除非有临床指征, 否则不要常规系统性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导管相关尿路感染,膀胱冲洗,除非预期发生梗阻, 不推荐膀胱冲洗 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膀胱冲洗,常规更换导管和尿带,一项研究发现,每月常规更换导管与仅在梗阻或感染时更换相比,SUTI发生率无差异 另一项对家庭护理患者的研究发现,导管更换频率超过每月一次时,SUTI的风险增加.2C.6.不推荐常规定期更换留置尿管和尿袋。而应根据临床指征如感染、梗阻或密封系统破损来决定是否更换尿管和尿袋

8、.(Category II),插管润滑剂,无润滑剂 降低SUTI和菌尿风险 无显著差异 2C.7.a.插管时使用无菌的一次性润滑剂 2C.7.b.不需常规使用抗菌润滑剂,拔管策略,2种策略的菌尿、尿潴留或再插管风险无差异. 一项研究比较了72小时内夹闭-开放与自由引流策略,发现夹闭组菌尿的风险增加.2C.10.a.拔管前不需要夹闭尿管。(Category II),尿管的术后保留时间,对于有留置导尿指征的手术患者,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最好在24h内 显著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减少离床活动和住院时间 尿潴留和SUTI无差异,尿量评估,更少的插管 d UTI风险无差异2C.11.a.对于间歇置管患者,可

9、用便携式B超评估尿量,减少不必要插管。(Category II) 2C.11.b.对于留置尿管的少尿患者是否需要应用便携式B超评估梗阻尚需进一步研究。(无推荐/未解决的课题),循征分级 2D - 系统干预,医护人员和其他导管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在职训练 强调尿管插入、维护和拔除的正确方法和技术.,循征分级 2D.,在插管前后或对导管所在部位和设施进行任何操作时洗手.,三个关键问题:,3.尿管梗阻患者预防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减少堵塞或结垢的方法 能防止堵塞的导管材料,循征分级 3 -减少堵塞或结垢的方法,无 显 著 性 差 异,酸化溶液,生理盐水,醋羟胺酸,3.1.a.对于长期置管二又经常出现尿管梗阻的患者,是否需要应用酸化液冲洗尿管或口服尿素酶抑制剂尚需进一步研究。(无推荐/未解决的课题),循证 3- -导管材料,不同材料的导管无区别 3.2.a 对于长期置管而又经常发生梗阻的患者,硅胶管较其他导管可降低结垢的风险。(Category I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