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中语文学案必修一 再别康桥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137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中语文学案必修一 再别康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中语文学案必修一 再别康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中语文学案必修一 再别康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中语文学案必修一 再别康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中语文学案必修一 再别康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中语文学案必修一 再别康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中语文学案必修一 再别康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层面:体会全诗巧妙的构思,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层面:朗读、设问、启发、讲解相结合。 3.情感与价值观层面:领会诗人的惜别深情。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是重点 2.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是难点。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1.限时 30 分钟,独立完成导学案。 2.品味诗歌的情感,熟读并背诵 预习案预习案 使用说明使用说明 &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全词,有感情地朗读;借助“教材助读” ,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 作品的思想感情。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 3、将预习中不

2、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一、一、 教材助读教材助读 (一)走进作者(一)走进作者 徐志摩(18961931) ,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 年考 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到美国、英国留学。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历任 诗刊增刊、 新月月刊等主编。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徐志摩短促一生 正值中国最黑暗的时代。但在动荡和变革的岁月中,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的追 求与渴望,辛勤笔耕,著作颇丰,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 。 诗集有志摩的诗 猛虎集 翡冷翠的一夜 云游 。 (二)了解背景(二)了解背景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

3、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 1928 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 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 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文体知识(三)文体知识 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他不但 致力于新诗艺术美的探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 理论主张,还努力进行创作实践,写出了许多精美诗篇。 音乐美:音乐美: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4、也就是说,音尺、韵脚等音乐性因素的组合, 构成了诗的韵律、诗的节奏,而音节和韵脚的和谐又构成了诗的音乐美,成为诗的 基本动力。 绘画美: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的选用, 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 视觉形象和直观性。经常出现红、黄、青、蓝、紫、金、黑、白等表现色彩的词以 及带有鲜丽色彩的物象,此外还注重色彩的对比,使诗画相通。 建筑美: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 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齐整之感。 (四)整体感知(四)整体感知 1、自读,要从字面读出感觉,读出诗中的情感,和小组成员交流初步印象。、自

5、读,要从字面读出感觉,读出诗中的情感,和小组成员交流初步印象。 2、整体感知内容和结构:、整体感知内容和结构: A、内容:、内容: B、结构:、结构:二、预习自测二、预习自测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前提,为了更好地欣赏本词,请同学们落实好下列内 容。 1、给下列词语注音。、给下列词语注音。 青荇( ) 榆阴( ) 沉淀( ) 长篙( ) 漫溯( ) 满载( ) 斑斓( ) 笙萧( ) 2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艳影: 。 青荇: 。 招摇: 。 斑斓: 。探究案探究案 二、质疑探究二、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探究点 1 文本解读文本解读

6、1、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 2、明明是、明明是“再别康桥再别康桥”为何说成为何说成“作别西天的云彩作别西天的云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诗人?用诗歌原句回答。、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诗人?用诗歌原句回答。 4、常言、常言“花红柳绿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有何作用? 5、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

7、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6、你认为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的感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你认为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的感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7、诗人重回康桥,他观金柳,赏青荇清泉,还做了什么?此时情绪如何?何以见得?、诗人重回康桥,他观金柳,赏青荇清泉,还做了什么?此时情绪如何?何以见得?8、怎么理解、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句?一句? 探究点探究点 2 意象与意境意象与意境 1、本文在意象选择上独具特色,请找出本诗的意象。、本文在意象选择上独具特色,请找出本诗的意象。2、选择这些意象有何作用?、选择这些意象有何作用?探究

8、点探究点 3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再别康桥再别康桥是首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是首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三美三美”建筑美建筑美 (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 、绘画美(指描写的内容方面给人的美)、绘画美(指描写的内容方面给人的美) 、音乐美、音乐美 (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 。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三美三美” 。 1、本诗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本诗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检测案检测案 一、基础训练题一、基础训练题 1、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手蹑脚

9、水波荡漾 缥浮 B柔声细语 波光艳影 破锭 C力挽狂澜 招摇过市 回溯 D悄无生息 沉默寡言 沉淀 2、 再别康桥以 _为线索,抒发了作者 _ 二、能力提升题二、能力提升题 阅读下列徐志摩的诗歌,完成阅读下列徐志摩的诗歌,完成 12 题。题。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杨娜拉! 1、作者以凉风吹拂下的颤动的水莲花作比,是为了突出其_的风致,进而刻 画女郎_的神态。 2、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一句里,一句里, “甜蜜甜蜜” “忧愁忧愁”矛盾吗?谈谈你的理解。矛盾吗?

10、谈谈你的理解。雨巷雨巷学案学案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戴望舒的生平、创作及新诗的相关知识。 2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分析和欣赏,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 能准确分析诗中所蕴含的迷惘感伤而又期待的情怀。 预习案预习案 第一步:借助工具书正音,诵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总体把握诗歌的特点。 第二步:结合【自主学习】自学,完成预习案。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一、字词识记 撑( )着 彷( )徨 凄( )清 巷( )道 彳亍( ) 凄婉( ) 颓圮( ) 迷茫( ) 似( )的 泥( )古 二、阅读资料,了解与本诗的相关知识 要求:阅读时注意以下问题,并在

11、阅读过程中找出答案并用 勾画。 1作者写雨巷时是什么心情?2戴望舒有哪些作品?具有什么称号?3什么是“新诗”?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 1927 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 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 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 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 ,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 年入上海震旦大 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 年参加共青团。19

12、28 年后成为水沫社和 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38 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 副刊。1941 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 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 年春北上至解放区。1950 年因病逝世。诗集有 我底记忆 望舒草 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 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新诗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 裁。新诗草创阶段的努力,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 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当时也称新诗为“

13、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 (钱玄同尝试集序 、胡适谈新诗 、康白情新诗底我见 ) 。1917 年 2 月, 新青年2 卷 6 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 8 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 诗。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1920) 。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 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 (1921) 。 新诗在 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这对新诗艺术方法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 用,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多种艺术潮流,出现了自由体、新格律体、 十四行诗、阶梯式诗、散文诗等多种形式。众多诗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诗人的创造

14、,使 新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从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 三、走近雨巷 ,初步解读 1齐读课文,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歌? 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 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2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围。 3理清诗歌的思路,熟读并背诵课文探究案探究案 一、徜徉雨巷 ,品味精读 1. 品味意象: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 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找一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说说这些意象的特点。 主要是三个意象物。 第一个是油纸伞。第二个是雨巷。第三个是丁香。 *2. 为什么作者要选用丁香这个意象呢?&3. 丁香一

15、样的姑娘的象征含义: 象征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 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 ,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 。即 所谓“托义于物” 。象征能够委婉、含蓄地表达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化 抽象为具体,极大的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象征的手法常常着眼于全文的构 思,多体现在一篇或一段之中。*4品味语言 ,理解诗歌及诗人情感。选出诗中形容“我” 、雨巷、丁香的,表示动作、 情绪、物态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好在哪里形容我的: 形容雨巷的: 形容丁香姑娘的 二、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朦胧、含蓄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