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0928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江一中桃江一中 20172017 年上学期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卷年上学期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卷命题、审题:胡灿霞 卜其昌 时量:120 分钟 总分:150 分第第 I I 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 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怡”的“荼”许多人便认为是“茶” 。西汉初马王堆墓葬中的随葬品中即有茶叶。不过两汉以前,茶不是作为一种饮料存在,而是一种“菜肴” 。晋代郭璞为尔雅作的注中曾说道茶“叶可煮作羹饮” 。作羹自然少不了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料,还要用一些碾碎的米粉勾芡。现在,在某些

2、地区还有其遗孑存在,如湘西的“擂茶” 、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等等,这些都是介于饮料与菜肴之间的。茶的“文人士大夫化”或说“雅化”是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这是世界茶的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是茶的“雅化”的标志,至今仍被全世界的茶人们奉为经典。唐代主要饮的是饼茶,它由茶叶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在煮茶之前还要烘烤、碾碎,在釜中煮沸而饮。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用器具也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陆羽还研制了十分细致考究的二十四种茶具,大都小巧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中,携带方便。使得“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 ,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那是极富诗意的艺术品。

3、从此饮茶就多了一重意义。在这种情态下,自然会刺激诗人的想象,于是,便产生了著名的卢全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诗人饮茶后的感觉竟是“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甚至要乘此清风遨游蓬莱仙境。唐代的饼茶还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一般平民百姓饮的还只是采下晾干即可饮用的散茶。宋代的饼茶则是特别贵族化的饮料了。尤其是官家监制的,制作时选料严格,其价格超过金玉,还往往被皇家垄断。朝中大老重臣,每逢年节,才有可能得到朝廷一、两饼的赏赐。平民饮的散茶,宋代称之为“草茶” 。冲泡散茶,虽然自古就有,但正式风行于元末明初。当时战争消耗大量的生产力,那些过度奢侈、徒耗民力的龙团凤饼,显然为民众负担不起。明初洪武间,正式停止

4、了让民间供奉饼茶,改为散茶,日久便成为风气。散茶的兴盛也与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味有关系。他们人生的价值取向是“清” 。 尚书尧典上就有“夙夜惟寅,直哉惟清”的教诲。其后清介、清心、清白、清名、清廉等等,许许多多带有“清”字的价值判断为他们所向往。那么日夜相伴的茶水怎么能是浑浊不堪的呢?从宋代开始,文人饮茶如无特殊的目的,便很少加其他佐料了。宋代的饼茶也努力向清澈无色靠拢,而散茶只要茶叶的品质好、采摘及时、加工得法, “清”是完全有保障的。到了明代,以“清”为特征的茶的风格已经形成。有人说它是“清虚之物” ,把品饮茶的嗜好称之为“清尚” ,人们把它看作纯洁的象征。它宜于和人世间摆脱了名缰利锁的“清高

5、”者相匹配。因为茶是至洁之物,所以要求采摘者、烘焙者以及茶具和水质的清洁;在品饮过程中也强调环境氛围的清雅、清幽。明代罗察说:“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清芬满怀,云光浇激,此时幽气,故难于俗人言矣。 ”明代特别是明中叶以后有些文人雅士以“茶人”自称,在园林之内建立茶室。文震亨说:“构一斗室,相旁山斋,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 ”这是在与少数几个知心朋友品饮时所需要的氛围,它充满了清趣。有人甚至提出具有清德之人才配品饮清茶。从这里本来可以进一步迈进“茶道”之门,但此论终是电光石火,稍纵即逝,没有人认真执行过。(节选自茶的演变与风格

6、,作者王学泰,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3 分)A.茶最早不是作为饮料而是作为菜肴存在,里面会加其他佐料。直到宋代开始,文人饮茶才在非特殊情况下,很少填加其他东西。B.散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流行的时间比饼茶晚;饼茶原本是大众化的茶,到了宋代才变得很昂贵。C.元末明初风行散茶的原因,一是饼茶过度奢侈、徒耗民力,成为民众的负担;二是文人士大夫开始有了“清”的审美价值取向。D.要求采摘者、烘焙者以及茶具和水质的清洁;在品饮过程中也强调环境氛围的清雅、清幽是为了和至洁的茶匹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饮茶经历过“俗”到“雅”阶

7、段,直至现今,有些地方普通老百姓饮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这种俗的状态。B. 文人士大夫视茶为“清虚之物” ,是纯洁的象征。所以品饮茶的嗜好被称之为“清尚”之举,和士大夫追求摆脱人世间名缰利锁的“清高”相一致。C.器具和环境都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陆羽研制的像艺术品一样的茶具、“相旁山斋”的茶室等。D.宋代的一般平民百姓多饮用称之为“草茶”的散茶,而贵族官员则以饮官家监制的饼茶为主,饼茶往往因其选料严格而价格昂贵,往往被皇家垄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茶的“雅化”体现为茶的制作方法、烹煮和品饮过程中的器具的细致考究,这使得饮茶就

8、多了一重艺术的意义。B.宋代士大夫所饮的茶饼和散茶都能做到向清澈无色靠拢,这种以“清”为特征的茶的风格到明代已经形成。C.茶并不是一早就作为“至清之物”出现的。茶的种类、饮茶的方式、饮茶的风格在历史中都经过了一些变化。D.茶道在中国没有出现,和要求过高有关。有人提出具有清德之人才配品饮清茶,而这些要求不易于实行。2、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40 分)分)(1)文言文阅读(2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9 题。师说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9、,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

10、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4、下列各句中黑体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 师者,所以传道受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传授。B 今之众人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很多人。C 是故无无贵无贱,无无长无少 无:无论,不分。 D 夫庸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哪,岂。5、下列各句中黑体词

11、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 分) ( )A 古之学者学者必有师 B 是故弟子不必不必不如师C 吾从而从而师之 D 巫医乐师乐师百工之人6、下列各句中黑体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 古之之学者必有师 师道之之不传也久矣 B 乃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今其智乃乃反不能及C 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于师 D 人非生而而知之者 小学而而大遗7、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 D、引人入胜8、下列句子中“也”字的用法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12、 分)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也其闻道也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也欤欲人之无或也也难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其下圣人也也亦远矣A、 B、C、 D、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二)古代诗歌阅读(8 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 10-11 题(每小题 4 分)。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登崖

13、州城作登崖州城作李德裕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10、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涵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_ _ 。 11、两诗都写到了“山” 。李诗曰“青山留人” ,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 ,_ 。 (三)名句名篇默写(7 分)12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 分,每空一分)(1)_,王道之始也。(2)谨庠序之教,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故_,金就砺则利,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_,_,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5)在贾谊看来,秦国灭亡的原因是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老树画画:求之不得,不求自得老树画画:求之不得,不求自得老树不是画画的,他是个教书匠。1983 年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中央财经大学任教至今。老树本来不叫老树,叫刘树勇。也许像他说的,因为很小就长成了很苍茫的样子,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学生们就“树哥” “树叔”地叫他,要叫到“树爷”的时候成了“老树” ,既然自己的本名叫起来有点不大顺口,他就找个大家都叫得顺的名字用起来。 “我的长相太凄凉了,上下五千年提前都长好了。 ”他自嘲地呵呵一笑,大家跟着乐了,初见的拘谨和陌生就渐淡渐散了。老树书教得好,学生知道。学生描画他教授公文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