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一中高一历史学案: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节(人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67684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市一中高一历史学案: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节(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北省襄阳市一中高一历史学案: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节(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北省襄阳市一中高一历史学案: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节(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市一中高一历史学案: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节(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市一中高一历史学案: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节(人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要求: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 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土地集中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 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一、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一、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 发展阶段耕作方式变化农具的变化 原始阶段 石、骨、木 商周时期 石、骨、木;青铜农具(少) 春秋战国(发达地区)铁制农具(发达地区) 汉代 唐代铁犁牛耕 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土地公

2、有制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奴隶社会(商 周) 奴隶主贵族 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以私有制为 主体的多种 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问题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1、产生原因:、产生原因:_ 2、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 _ _ 三、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三、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 水利工程 阶段 名称或措施意义或概况 灌溉工具 史前阶段大禹治水防洪、灌溉 春秋战国 秦朝 “井渠”关中农民创造,适合干旱地区灌溉 汉代治理黄河(

3、) 唐代设渠堰使、大运河立井水车、 宋代官员奖赏制度水转翻车 明清政府重视水利事业 如果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负责人,请你给都如果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负责人,请你给都青文化遗产写一个批准理由青文化遗产写一个批准理由 四、思维拓展:四、思维拓展: 1、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有利因素: _ _ _ 不利因素: _ _ 2、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_ _ _ _ 3、自然经济、自然经济 (1).特点:特点: _ _ (2).作用:作用: _ _ _ _五、高考演练:五、高考演练: 1、 (2001 全国大纲文综,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

4、取银钱自用, 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 ,官府勒令田主完粮 纳税, “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2、 (2010 年浙江文综,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 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3、 (2009 年辽宁文综,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 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 府募民耕作 4、 (2009 年福建文综,14)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 了福建人( ) A、临海而居的居住方式 B、围海造田的生产方式 C、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 D、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 5、 (2009 年宁夏辽宁文综,24)甲骨文的“年”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 为“禾” 。 卜辞中常见“有年” 、 “大有年”的记载。据此, “有年”的意思应是 ( )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 祀谷神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