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学案33 辉煌灿烂的文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66498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学案33 辉煌灿烂的文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学案33 辉煌灿烂的文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学案33 辉煌灿烂的文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省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学案33 辉煌灿烂的文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省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学案33 辉煌灿烂的文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学案33 辉煌灿烂的文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学案33 辉煌灿烂的文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思考】想一想 每年的“端午节”人们赛龙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屈原(前 340前 278)说一说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朗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拍板,唱 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 ”公为之绝倒。历代词话卷五宋二幕士形象地说出了柳永和苏东坡词的什么风格? 议一议 在当今汉字输入电脑化、美术字库丰富多彩的时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有,其价值何在? 读一读 中国文字起源于原始社会,甲骨文只是已知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但不能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说一说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的部分

2、画面。清明上河图有什么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文学 1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如何? 精讲 (1)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为后来现实主义的诗歌提供了 范例。 (2)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为历代诗人不断学习和发展,成为我国诗歌创作上所特 有的民族艺术特色。(3)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就有力 地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重视劳动人民的创作,向民间文学作品学习。 2汉赋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为什么说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4宋词和元曲各有哪些代表人物?列出他们的名句或代表作。 5明清小说的特点有哪些? 6.中国古代文

3、学经历了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 (1)这种变化的趋势是( )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艺术 1下图反映的汉字是由繁到简的演变。图一(1)依次指出上图文字各是什么书体? (2)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2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 6001800 年中国绘 画的发展状况。约每 200 年间出现一

4、个高峰。图二(1)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堪称绝世珍品的古画,专家对它的评价是:以形写神,注 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 “这幅画应是哪一作品?它在我国绘画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2)处于图二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 A顾恺之B吴道子C张择端 D郑板桥 (3)下面两幅画处于图二第_个高峰期。分别属于何种画风,反映了什么社会景象? 两幅画各有何主要特征?(4)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 19 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 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 D英国风

5、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3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1)它主要是在_的基础上,吸收其他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演变而 成的。 (2)在现代社会,京剧应怎样面对现代文化的挑战? 精讲 (1)徽调和汉戏。(2)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当加以珍惜和保护。 京剧更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地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并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 味,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生命力。中国古代的文学、书法、绘画、戏曲艺术辉煌灿烂,成就巨大,名家辈出。屈原创作的楚辞,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汉赋是以楚辞为基础,创造而成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唐朝开放的社会和繁荣的经济,促进了诗歌的繁荣,涌现出李白、杜甫

6、、白居易等斐声中外的诗人。到了宋代,词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涌现出柳永、李清照、苏轼、辛弃疾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著名词作家。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文学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小说。 三国演义 、水浒传 、 西游记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中国的书法兼具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其发展经历了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在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书体方面,都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书法艺术家,他们创作的影响后世的书法作品,至今仍是书法爱好者临摩学习的主要内容。中国的绘画被称作国画,与文字相伴而生,注重写意传神,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画家和传之后世的绘画作品。中国

7、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剧种繁多,京剧是其中的代表,被称为中国的“国粹” 。一、选择题 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 A 老子 B甲骨卜辞 C 诗经 D楚辞 2 三绝句:“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 子。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此诗的 作者最可能是( ) A王勃 B李白 C杜甫 D王维 31982 年版西游记中沙僧扮演者闫怀礼于 2009 年 4 月 12 日因病去世,享年 73 岁。 从作品类别来看,下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与西游记最为类似的是( ) A 搜神记 B 雨霖铃 C 水浒传 D 窦

8、娥冤 4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5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 ,有评价说,枝干“虬(qi,盘曲)屈无端倪” ,石 “亦 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 “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6.(原创题)2010 年 6 月 13 日是我国第五个“非文化遗产保护日” ,山东省市两级“非遗” 特色项目如剪纸、中国结、皮影、黑陶等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在省体育中心进行技艺展示,右 图展示的剪纸主要反映了( ) A文人意趣 B民间风情 C宫廷生活 D山水画意境 7下列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

9、梅兰芳先生的照片和舞台艺术照。对梅先生所表演的艺术 形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梅兰芳年轻时的照片 梅兰芳舞台艺术照A它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戏曲形式 B它体现了我国戏剧善于与时俱进的优点 C它以北京地方戏为母体而成,故名京剧 D它的发展与当时统治者的喜好密不可分8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 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题号12345678答案二、非选择题9社会学家认为:“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世俗化完全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趋向,世

10、俗化肯定现世生活,肯定官能享受,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出以具体功利为追求、以感官享受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趋势。试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请在我国古代绘画、文学方面各举两例说明世俗化趋势的表现。(2)试分析呈现上述世俗化趋势的主要原因。学案学案 33 辉煌灿烂的文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辉煌灿烂的文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答案解析】 课前准备区 问题思考 想一想 (1)他创作了新的文学体裁楚辞。 (2)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及不畏权贵,追求真理的坚定意志。 说一说 柳永的词清柔婉约,苏东坡的词豪迈奔

11、放。 议一议 在当今时代,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仍有存在价值。原因可以从以下角度说明: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是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美术字库是建立在古 代书法艺术宝库基础之上的;对古代书法的继承和发展会使美术字库更加丰富多彩等。 说一说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历史上风俗画的杰出代表。它的伟大价值不仅在于画面 宏大、人物众多、景象宏伟丰富以及表现技巧生动完美,更重要的是其反映的社会内容的真 实性。画家以写实的态度表现,使我们能够对当时现实的真实情景有深刻了解,并对宋代流 传下来的书籍有所印证。 课堂活动区 考点一 2(1)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巡游之风盛行。 (2)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

12、,有利于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1)内容丰富多彩,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2)诗歌艺术形式完善。(3)诗人队伍壮大,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民众、士人。 (4)名家辈出,流派众多,作品极为丰富。 4柳永:雨霖铃 ;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李清照:“花自 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关汉卿:窦娥 冤 ;马致远:汉宫秋 。 5(1)拜金逐利风气浸染小说创作,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2)批判现实。 (3)数量丰富,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6(1)A (2)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

13、出现和壮大。 考点二 1(1)甲骨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2)A 2(1)女史箴图 。标志着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并且顾恺之创制了 “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2)B (3)二 风俗画 文人山水画 社会景象:前者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人口众多,交通发达,商业繁荣的景象。后者反映 了江南的山水风光。 特征:前者构图宏伟,画面开阔,以民众的生活为题材,重在写实。后者构图不求对称, 墨色恬淡,重在写意,被称为“残山剩水” 。 (4)D 课后练习区 1C 2C 3.C 4D 5A 6B 7.C 8A 9(1)表现:绘画方面 :北宋清明上河图专门描绘市井生活;明清时期,木刻 版画作为插图使小说、剧本更加有趣;出现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实用性的年画、布贴画、剪 纸画等。文学方面:宋代士大夫为歌女写词,在歌楼舞榭中传唱;宋代“话本”直接取 材于现实生活,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明清的“三言” “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 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说明:可不拘泥于以上参考答案,只要举出一个符合要求 的事例,且言之成理即可) (2)原因: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印 刷术的不断提高;文化逐渐普及,社会识字率的提高;传统轻商意识逐渐淡化。(说明: 可不拘泥于以上参考答案,另有创新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