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必修2 第七单元《苏联社 会 主 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65774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必修2 第七单元《苏联社 会 主 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北省武汉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必修2 第七单元《苏联社 会 主 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北省武汉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必修2 第七单元《苏联社 会 主 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北省武汉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必修2 第七单元《苏联社 会 主 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北省武汉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必修2 第七单元《苏联社 会 主 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必修2 第七单元《苏联社 会 主 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必修2 第七单元《苏联社 会 主 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易错点1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苏俄生产力发展水平,巩固了工农联盟。错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所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错误的。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是必要的。但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政策,是错误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4新经济政策是放弃社会主义公有制,恢复发展资本主义。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在坚

2、持社会主义经济占主导的前提下,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最终战胜资本主义。5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自产生之日起,就阻碍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错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最终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易混点罗斯福新政“新”:加强国家对

3、经济的直接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2)新特点: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3)启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发展经济应注意计划与市场相结合。(2)从它们出现的历史背景看,都是无产阶级政党实事求是地进行经济政策调整的范例。3余粮收集制是适应战时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固定的粮食税减轻了农民负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遗憾的是很快就被取消了;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但措施不当,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4、4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评价:(1)特点: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2)评价: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斯大林创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它造成了诸多严重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日渐突出,成为苏联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4以苏联的经济改革为鉴,我国经济改革应吸取的教训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1)教训:处理好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处理好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处理好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处理好借鉴外国经验与从本国国情出发的关系,对国情特别是社会发展阶段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2)注意问题:改革目标要明确。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