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 渔父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6338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 渔父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 渔父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 渔父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 渔父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 渔父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 渔父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 渔父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第 3 3 专题专题 渔父导学案渔父导学案 2 2 苏苏 教版必修教版必修 5 5 一、基础知识(1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闾阎(l) 糟糠(zo) 枯槁 弹冠相庆 B蒙尘(mn) 沧浪(cn) 苍桑 栉风沐雨 C凝滞(zh) 潇湘(xio) 洗濯 嫣然一笑 D皓月(ho) 莞尔(wn) 吐哺 随波逐流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以见放 见:被 B何不其糟而歠其醨 歠:饮 C鼓枻而去 鼓:击鼓 D可以濯吾缨 濯:洗 二、文本阅读(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2、。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 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 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5屈原和渔父在论述各人的观点时,分别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 分) 答: 6屈原和渔父的观点分别具有怎样的思想内涵?(3 分) 答: 7对于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你是如何评价的?(4 分) 答: 28请你分析一下文章结尾

3、沧浪歌的内涵。(3 分) 答: 三、语言运用(6 分)3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参考译文 孔子行游来到一片阴森茂密的树林,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高土台子上休息。弟子们在 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曲子还未奏完一半,有个捕鱼的老人下船而来,胡须和眉毛 全都白了,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河岸而上,来到一处高而平的地方便停下脚步,左手 抱着膝盖,右手托起下巴听孔子弹琴吟唱。曲子终了渔父用手招唤子贡、子路,两个人一 起走了过来。 渔父指着孔子说:“他是干什么的?” 子路回答说:“他是鲁国的君子。 ” 渔父问孔子的姓氏。子路回答说:“姓孔。” 渔父说:“孔氏钻研并精通什么学问?”子路还未作答,子贡回答说:“孔氏这个人

4、, 心性敬奉忠信,亲身实践仁义,修治礼乐规范,排定人伦关系,对上来说竭尽忠心于国君, 对下而言施行教化于百姓,打算用这样的办法造福于天下。这就是孔氏钻研精习的学问。 ” 渔父又问道:“孔氏是拥有国土的君主吗?”子贡说:“不是。 ” 渔父接着问道:“是王侯的辅臣吗?”子贡说:“也不是。 ” 渔父于是笑着背转身去,边走边说道:“孔氏讲仁真可说是仁了,不过恐怕其自身终 究不能免于祸患;真是折磨心性劳累身形而危害了他自己的自然本性。唉,他离大道也实 在是太远太远了!” 子贡回来,把跟渔父的谈话报告给孔子。孔子推开身边的琴站起身来说:“恐怕是位 圣人吧!”于是走下杏坛寻找渔父,来到湖泽岸边,渔父正操起船

5、桨撑船而去,回头看见 孔子,转过身来面对孔子站着。孔子连连后退,再次行礼上前。 渔父说:“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孔子说:“刚才先生留下话尾而去,我实在是不聪4明,不能领受其中的意思,私下在这里等候先生,希望能有幸听到您的谈吐以便最终有助 于我!” 渔父说:“咦,你实在是好学啊!”孔子又一次行礼后站起身说:“我少小时就努力 学习,直到今天,已经六十九岁了,没有能够听到过真理的教诲,怎么敢不虚心请教!” 渔父说:“同类相互汇聚,同声相互应和,这本是自然的道理。请让我说明我的看法 从而分析你所从事的活动。你所从事的活动,也就是跻身于尘俗的事务。天子、诸侯、大 夫、庶民,这四种人能够各自摆正自己的位置,

6、也就是社会治理的美好境界,四者倘若偏 离了自己的位置,社会动乱也就没有比这再大的了。官吏处理好各自的职权,人民安排好 各自的事情,这就不会出现混乱和侵扰。所以,田地荒芜居室破漏,衣服和食物不充足, 赋税不能按时缴纳,妻子侍妾不能和睦,老少失去尊卑的序列,这是普通百姓的忧虑;能 力不能胜任职守,本职的工作不能办好,行为不清白,属下玩忽怠惰,功业和美名全不具 备,爵位和俸禄不能保持,这是大夫的忧虑;朝廷上没有忠臣,都城的采邑混乱,工艺技 术不精巧,敬献的贡品不好,朝觐时落在后面而失去伦次,不能顺从天子的心意,这是诸 侯的忧虑;阴阳不和谐,寒暑变化不合时令,以致伤害万物的生长,诸侯暴乱,随意侵扰 征

7、战,以致残害百姓,礼乐不合节度,财物穷尽匮乏,人伦关系未能整顿,百姓淫乱,这 是天子和主管大臣的忧虑。如今你上无君侯主管的地位而下无大臣经办的官职,却擅自修 治礼乐,排定人伦关系,从而教化百姓,不是太多事了吗!而且人有八种毛病,事有四种 祸患,不可不清醒明察。不是自己职分以内的事也兜着去做,叫做揽;没人理会也说个没 完,叫做佞;迎合对方顺引话意,叫做谄;不辨是非巴结奉承,叫做谀;喜欢背地里说人 坏话,叫做谗;离间故交挑拨亲友,叫做贼;称誉伪诈败坏他人,叫做慝;不分善恶美丑, 好坏兼容而脸色随应相适,暗暗攫取合于己意的东西,叫做险。有这八种毛病的人,外能 迷乱他人,内则伤害自身,因而有道德修养的

8、人不和他们交往,圣明的君主不以他们为臣。 所说的四患:喜欢管理国家大事,随意变更常规常态,用以钓取功名,称作贪得无厌;自 恃聪明专行独断,侵害他人刚愎自用,称作利欲薰心;知过不改,听到劝说却越错越多, 称作犟头犟脑;跟自己相同就认可,跟自己不同即使是好的也认为不好,称作自负矜夸。 这就是四种祸患。能够清除八种毛病,不再推行四种祸患,方才可以教育。 ” 孔子凄凉悲伤地长声叹息,再次行礼后站起身来,说:“我在鲁国两次受到冷遇,在 卫国被铲削掉所有的足迹,在宋国遭受砍掉坐荫之树的羞辱,又被久久围困在陈国、蔡国 之间。我不知道我有什么过失,遭到这样四次诋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渔父悲悯地改 变面色说:

9、“你实在是难于醒悟啊!有人害怕自己的身影、厌恶自己的足迹,想要避离而 逃跑开去,举步越频繁足迹就越多,跑得越来越快而影子却总不离身,自以为还跑得慢了, 于是快速奔跑而不休止,终于用尽力气而死去。不懂得停留在阴暗处就会使影子自然消失, 停留在静止状态就会使足迹不复存在,这也实在是太愚蠢了!你仔细推究仁义的道理,考 察事物同异的区别,观察动静的变化,掌握取舍的分寸,疏通好恶的情感,调谐喜怒的节 度,却几乎不能免于灾祸。认真修养你的身心,谨慎地保持你的真性,把身外之物还与他 人,那么也就没有什么拘系和累赘了。如今你不修养自身反而要求他人,这不是本末颠倒 了吗?” 孔子凄凉悲伤地说:“请问什么叫做真?

10、”渔父回答:“所谓真,就是精诚的极点。 不精不诚,不能感动人。所以,勉强啼哭的人虽然外表悲痛其实并不哀伤,勉强发怒的人 虽然外表严厉其实并不威严,勉强亲热的人虽然笑容满面其实并不和善。真正的悲痛没有 哭声而哀伤,真正的怒气未曾发作而威严,真正的亲热未曾含笑而和善。自然的真性存在 于内心,神情的表露流于外在,这就是看重真情本性的原因。将上述道理用于人伦关系, 侍奉双亲就会慈善孝顺,辅助国君就会忠贞不渝,饮酒就会舒心乐意,居丧就会悲痛哀伤。 忠贞以建功为主旨,饮酒以欢乐为主旨,居丧以致哀为主旨,侍奉双亲以适意为主旨。功 业与成就目的在于达到圆满美好,因而不必拘于一个轨迹。侍奉双亲目的在于达到适意,

11、 因而不必考虑使用什么方法;饮酒目的在于达到欢乐,没有必要选用就饮的器具;居丧目 的在于致以哀伤,不必过问规范礼仪。礼仪,是世俗人的行为;纯真,却是禀受于自然, 出自自然因而也就不可改变。所以圣哲的人总是效法自然看重本真,不受世俗的拘系。愚 昧的人则刚好与此相反。不能效法自然而忧虑世人,不知道珍惜真情本性,庸庸碌碌地在 流俗中承受着变化,因此总是不知满足。可惜啊,你过早地沉溺于世俗的伪诈而很晚才听 闻大道!” 5孔子又一次深深行礼后站起身来,说:“如今我孔丘有幸能遇上先生,好像苍天特别 宠幸我似的。先生不以此为羞辱并把我当做弟子一样看待,而且还亲自教导我。我冒昧地 打听先生的住处,请求借此受业

12、于门下而最终学完大道。 ” 渔父说:“我听说,可以迷途知返的人就与之交往,直至领悟玄妙的大道;不能迷途 知返的人,不会真正懂得大道,谨慎小心地不要与他们结交,自身也就不会招来祸殃。你 自己勉励吧!我得离开你了!我得离开你了!”于是撑船离开孔子,缓缓地顺着芦苇丛中 的水道划船而去。 颜渊掉转车头,子路递过拉着上车的绳索,孔子看定渔父离去的方向头也不回,直到 水波平定,听不见桨声方才登上车子。子路依傍着车子而问道:“我能够为先生服务已经 很久了,不曾看见先生对人如此谦恭尊敬。大国的诸侯,小国的国君,见到先生历来都是 平等相待,先生还免不了流露出傲慢的神情。如今渔父手拿船桨对面而站,先生却像石磬 一

13、样弯腰鞠躬,听了渔父的话一再行礼后再作回答,恐怕是太过分了吧?弟子们都认为先 生的态度不同于往常,一个捕鱼的人怎么能够获得如此厚爱呢?” 孔子伏身在车前的横木上叹息,说:“你实在是难于教化啊!你沉湎于礼义已经有些 时日了,可是粗野卑下的心态时至今日也未能除去。上前来,我对你说!大凡遇到长辈而 不恭敬,就是失礼;见到贤人而不尊重,就是不仁。他倘若不是一个道德修养臻于完善的 人,也就不能使人自感谦卑低下,对人谦恭卑下却不至精至诚,定然不能保持本真,所以 久久伤害身体。真是可惜啊!不能见贤思齐对于人们来说,祸害再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而 你子路却偏偏就有这一毛病。况且大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各种物类失去了道就会死亡, 获得了道便会成功。所以大道之所在,圣人就尊崇。如今渔父对于大道,可以说是已有体 悟,我怎么能不尊敬他呢?” 13潺潺的小溪枯竭了,干渴的牲畜死去了,田野的庄稼枯萎了。 14. 示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杨慎 临江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