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正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45793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正文)(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士学位论文1前 言仓储活动不论在何种经济体制条件下,都是必然存在的经济活动,它的存在是商品生产与流通乃至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当今经济日趋全球化,现代物流活动的速度、效率日益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类经济组织重视的今天,仓储活动能否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流业的迅速崛起,则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仓储活动的意义是由于生产与消费在空间、时间以及品种、数量等方面存在着矛盾引起的。尤其是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些矛盾又势必进一步地扩大。这就不能在仓储活动中采取简单地把商品生产和消费直接联系起来的办法,而需要对复杂的仓储活

2、动进行精心组织,拓展各部门、各生产单位之间相互交换产品的深度和广度,在流通过程中不断进行商品品种上的组合,在商品数量上不断加以集散,在地域和时间上进行合理安排。通过搞活流通,搞好仓储活动,发挥仓储活动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借以克服众多的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的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在商品生产与消费地理上的分离,衔接商品生产与消费时间上的不一致,以及调节商品生产与消费在方式上的差异,使社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能在建立一定的商品资源的基础上,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迈入 21 世纪,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发变得激烈。企业如何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思考的重点问题

3、。降低运营成本,扩大顾客范围,也就成为了很多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仓储活动及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流通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产流通速度的快慢以及效率的升降,也直接关系到构建供应链、价值链和服务链的战略目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企业的仓储系统做一个规划设计,这不仅能增强企业的仓储管理能力,也能增强企业在社会当中的竞争力。学士学位论文2本论文从当今医药物流市场结构的调整到将来医药物流业发展趋势分析的角度,来了解目前中国医药市场的物流业现状。对医药仓储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依据我在云南白药集团毕业实习过程中的切身体会,总结出一套自己对云南白药仓储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学士学位论文3

4、第 1 章 中国医药物流业概况1.1 中国医药物流市场结构的调整路径我国医药市场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大量医药批发企业出现并生存了下来,也导致了我国医药商业领域诸多问题的产生,如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经营效益低、流通秩序乱、管理手段落后、资金不足、政府政策调控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目前我国医药物流市场结构处于过度分散竞争状态的主要原因。医药物流业的分散竞争型市场结构对我国医药经济的运行效率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1。 1.1.1 我国医药物流的市场结构 由分散竞争转向寡头垄断医药物流企业的过度分散竞争把市场上可能存在的用于产生和维持“信誉”的经济租金(维系企

5、业之间动态平衡的社会力量)大为降低。而缺乏足够的经济租金,企业将会倾向于追求短期目标,这样,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就会被“逆淘汰”所困扰,并导致市场的无序运行。而市场无序运行将导致市场信号失真,需求与供给脱节,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严重偏离供求结构中的利润最优状态。在非典发生时期,这一现象体现得非常突出。另外,分散竞争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造成整体行业成本和社会成本的提高;同时还易导致恶性的价格大战,导致厂商利润的大量减少,进而会导致医药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 一、寡头垄断是医药物流市场结构调整的方向 从产业组织理论上看,寡头垄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结构发展的基本趋势。按照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

6、观点,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并进而决定市场运行绩效。在寡头型市场上,少数几个大企业之间易于采取策略性博弈行为,协调各学士学位论文4自的行动,从而达到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动态平衡状态。同时,在寡头垄断的市场上,较高的规模水平和沉淀成本,使企业退出市场时面临巨大的退出成本压力。再者,大企业显著的品牌效应和在广大客户心目中形成的较高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以及广泛而高效的经销网络和较多的先进技术支配权等优势,都使寡头垄断市场成为一种具有现实可能性且呈现出稳定性的市场结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 二、寡头垄断是市场结构的基本形态 1.从发达国家目前医药物流市场结构现状来看,寡头垄断是市场结构的基本形态。 美国

7、的医药分销行业发展比较成熟,有很多优秀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医药市场规模是我国的近 10 倍,他们前 5 家医药物流企业合计的市场份额占到全国 94(1999 年),几乎完全主导了美国的医药物流市场,具有很高的市场集中度,是一种典型的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美国的市场经济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他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市场结构转换中的作用,通过企业的自发竞争促进了市场集中度,进而形成了寡头型市场结构的模式,培育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应对各种市场环境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市场结构由分散型向寡头型的转换,目前不少国家已形成了一些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医药物流企业。 2.从我国近年医药物流市场结

8、构的发展态势来看,也正在向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转变。 近年来,我国医药商业前 10 家的销售额合计所占市场份额从 2000 年的 21增长到 2002 年的 33,这说明中国医药物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正逐步增加,向寡头垄断方向演变的趋势初现端倪。当然一般性的统计反映出来的一些数据还不一定能够完全代表真实的市场状况。像类似于湖北九州通医药公司这样的民营医药物流企业正在快速地发展,他们的销售业绩统计是以各分公司为单位分开计算的,而他们的所有分公司相当于一家企业联合体,应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企业,如果对他们的销售业绩进行合并统计并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明显地看出我国医药物流市场格局集中度的提高速度。少数民营

9、医药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正改变着中国医药物流市场的格局。 学士学位论文5三、由分散竞争向寡头垄断的转变是国际化竞争的需要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历史条件下,已经跨入了 WTO 的门槛,中国医药物流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形势相当严峻2。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范围的竞争态势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经济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企业实力和经营效率的竞争,取胜的关键是具有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巨无霸”企业。近年来,发达国家掀起了新一轮企业并购浪潮,其规模之大、涉及行业之广都为前几次企业并购浪潮所不及。二是寡头垄断由一国范围向全球范围扩张,多

10、个行业全球范围内的寡头垄断格局初步形成。美国一些医药物流企业的并购重组和瑞士裕利医药物流在亚洲的快速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瑞士裕利已经进入了中国医药物流市场,它和美国的一些医药物流“巨无霸”相比还是“小字辈”。面对入世后严峻的国际经济竞争态势,我国医药物流市场结构的调整路径必须、也只能是加快实现由分散竞争到寡头垄断的转变。 1.1.2 我国医药物流市场寡头垄断结构的实现机制 根据我国现有的体制和国际经济环境,实现医药物流市场结构由分散竞争到寡头垄断的转换,必须以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作为基础,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和优胜劣汰,实现资源和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的转移,逐步实现市场的集中。但同时也应看到

11、,我国整体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医药物流市场更是如此),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还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并未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实现市场结构的转变,不但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且还将需要巨大的转换成本。再加上我国已经正式开放医药物流市场,国内医药物流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外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巨大竞争压力。因此,要加快实现医药物流市场结构由分散竞争型向寡头垄断型的转换,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还必须寻求多方面的支持。 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迅速形成富有竞争活力的市场主体,让不同性质的企业参与竞争,这是实现市场结构转换的微观基

12、础;要进一步培育市场,形成包括产权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在内的完善的市场体系,这是实现市场结构转换的基本依托;以市场为手段,破除地方保护壁垒,推动优势医药物流学士学位论文6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形式的兼并和资产重组,这是实现市场结构转换的重要手段。 二、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结构转换中的重要作用1.大力推动医药物流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于目前经营困难、严重亏损的一些医药商业公司除了要求其进行经营上的改进之外,政府要积极促使其采取联合、兼并、破产、控股、参股、收购、拍卖、嫁接等多种形式,促进医药商业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尤其是要彻底清除那些阻碍存量资产合理流动的体制和非体制障碍,扩大优势医药物流企业

13、的经营规模。在政策上对国有医药物流企业的退出加以引导,鼓励非国有医药物流企业对国有中小企业的兼并与重组。2.按照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原则,提高医药物流产业的集中度。医药物流行业是一种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绝不能局限于以行政区划为标准进行行业的规划,那很容易造成重复建设、资源闲置。要以整个中国大市场为目标进行跨区域的行业规划,以便形成以少数几家大公司、大集团为竞争主体的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使大企业之间围绕市场、中小企业之间围绕大企业开展有序的竞争。要加快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大企业、大集团更大的投融资权利,对符合规模经济要求、有利于增强我国医药物流产业竞争力的企业项目,应不分企业性质都给

14、予重点支持。3.通过综合配套改革,为大型医药物流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要尽快放开不合理的行业束缚,完善异地设库的行业政策,使医药物流企业跨区域开展业务时能降低成本,减少跨区域开展业务的障碍;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行为,简化企业购并的审批程序,减少企业向集团化发展的行政性障碍;尽快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促进各种优势企业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产重组。1.2 中国医药物流业发展趋势分析在中国医药商业领域全面开放后的几年内,随着跨国医药商业企业的进入,学士学位论文7市场格局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众多的医药商业企业,将面临优胜劣汰。一些管

15、理落后、人员素质低、规模小的医药商业企业将消失,一些大的医药商业企业将会进行市场份额的再分配,市场趋于集中,少数的大公司占有绝对大的市场份额。发达国家的经验是这一趋势的最好证明,如美国 3 家医药批发企业垄断了 95%的市场。在和跨国药企的竞争中,中国医药物流小而全的弊端暴露无遗,通过一体化发展,迅速地扩大医药物流规模是中国医药物流的未来之路。1.2.1 医药流通企业的效益每况愈下目前,中国的医药流通企业与国外相比仍然显得十分稚嫩。中国医药流通领域存在企业多、规模小、管理机制僵化、效率低、费用高、效益差、秩序乱等多种问题。医药流通企业多而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集中度低,导致企业经营成本高,

16、医药流通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低下。当前,全国从事药品批发的 1.7 万家企业中销售额超过 5000 万元的仅 300 余家;零售企业 12 万家,最大的零售连锁公司年营业额只有 5 亿元。在经济效益上,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开始,医药流通企业效益水平每况愈下,医药流通企业亏损面逐年扩大。1999 年,医药流通企业平均利润不到 1%,而流通销售成本却高达 12%以上。现行医药流通企业商业运作模式不符合现代流通企业的要求。中国现有医药流通企业在流通组织规模化、营销地区全国化、流通技术和设备科学化、经营行为规范化等方面,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多数医药流通商业企业缺乏市场开发和市场服务能力,阻碍了医药流通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1.2.2 医药物流企业各自为政,严重资源浪费中国的制药企业、医药批发企业以及医药零售企业各自为政,造成医药物流资源浪费严重。制药企业、医药批发企业以及医药零售企业都在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中心,各物流中心分别由厂商、批发商或零售商管理,即他们在负责商品生产、流通或销售的同时,也全权负责商品流动或管理的事务。这种形式的物流中心在利益上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