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实验总攻略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4832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实验总攻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实验总攻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实验总攻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实验总攻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实验总攻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实验总攻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实验总攻略课件(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总攻略,攻略,实验中常用器材和药品的作用,1.常用器材和药品的作用,(续表),(续表),2.盐酸在生物实验中的作用,3.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作用,与颜色有关的实验,(续表),典例(2014 年四川卷)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B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C用纸层析法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和鉴定胡萝卜素提取粗品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解析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优良试剂。健那绿染液是对活细胞中线粒体进行染色的专一性染料。观察 DNA 和

2、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纸层析法是对叶绿体中色素进行分离的方法。标志重捕法是用来调查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用取样器取样法。,答案A,攻略对应练1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解析:脂肪用苏丹反应呈橘黄色,与苏丹反应呈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呈紫色;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NA 与甲基绿发生显色反应呈绿色,RNA 与吡罗红发生显色反应呈红色。,答案:A,2(2017 年河北武邑期末)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

3、对苹果匀浆进行检测,可出现紫色反应B进行酵母菌计数时,将培养液滴于计数室,然后盖上盖玻片C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后再染色D制作生态缸时,放置的植物和动物的种类及数量越多生态缸越稳定,解析:苹果匀浆中含有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A 正确;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酵母菌计数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B 错误; 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要求细胞保持其生物活性,因此不能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C 错误; 制作生态缸时,因生物生存的空间有限,要使该人工微生态系统正常运转,

4、在设计时,要考虑系统内的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而且种类和数量搭配应合理,而不是放置的植物和动物的种类及数量越多生态缸越稳定,D 错误。,答案:A,3(2015 年天津二模)下列试剂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相同的,是(,),A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B酒精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CCuSO4 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D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中的作用,白质”的实验中用于提供Cu2+;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解

5、析: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两个实验中均用于配制解离液,使组织细胞分离开;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70%的酒精用作防腐剂,而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 50%的酒精用于洗去浮色;CuSO4 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中用于配制斐林试剂,而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胞膜”实验中用于使细胞吸水涨破,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用于调节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答案:A,材料的选择与处理方法,攻略1材料的选择,2.材料的处理方法,(续表),典例(2014 年山东卷)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鉴定待

6、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 NaOH 溶液,振荡后再加 CuSO4 溶液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解析鉴定蛋白质的试剂为双缩脲试剂,该试剂使用时应先加 NaOH 溶液,再加 CuSO4 溶液,A 正确;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 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应首先对大蒜根尖低温处理,诱导分生区细胞染色体加倍,再制作装片,C 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同组的酶和底物混合前应先保温到实

7、验温度,若在室温下混合后再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则达到实验温度时,反应可能已发生,D 错误。,答案A,攻略对应练4(2017 年河北辛集模拟)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 DNA 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还原糖、DNA 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二苯胺试剂B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 DNA 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C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 NaOH 溶液都呈无色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解析:还原糖鉴定试剂是斐林试剂,DNA 鉴定试剂是二苯胺试剂,A 错误;鉴定还原糖和 DNA 需进行水浴加热,蛋白质鉴定不需进行水浴加热,B 错误;二苯胺试剂和用

8、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都呈无色,C正确;脂肪鉴定时可见橘黄色(或红色)颗粒,蛋白质鉴定时呈紫色,D 错误。,答案:C,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检测的实验,(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实验材料选择方面,用苹果比用植物叶片的效果要,好,B在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加入石英砂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还原糖的溶解,C用于该实验检测的斐林试剂也可用于检测蛋白质,只,是添加试剂的顺序不同,D由于斐林试剂不稳定,在使用斐林试剂时要先加 0.1g/mL 的 NaOH 溶液,后加入 0.05 g/mL 的 CuSO4 溶液,解析:苹果果肉的颜色比植物叶片的浅,且含大量还原糖,所以在检测还

9、原糖的实验材料选择方面,用苹果比用植物叶片的效果要好;在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加入石英砂的主要目的是使研磨充分;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中 NaOH 和 CuSO4 的添加顺序不同,且两种试剂使用的 CuSO4 溶液的浓度也不同;在使用斐林试剂时应将等量 NaOH 和 CuSO4 溶液混匀后加到组织样液中。答案:A,6下列有关实验材料与方法的叙述,恰当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B以人成熟的红细胞为材料提取 DNAC用低温处理洋葱根尖,观察染色体变异D以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观察叶绿体解析: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法;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

10、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在低温下可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变异;洋葱鳞片叶没有叶绿体。答案:C,攻略,实验的基本原则,1变量与单一变量原则(1)变量的种类:实验变量(自变量)、反应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控制变量)、额外变量(干扰变量)。(2)处理变量的目的及关键:目的在于操纵自变量,获得因变量;关键在于控制无关变量,减少干扰变量。(3)单一变量原则:确保“单一变量”的实验观测,即不论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确保“单一变量”的操作规范,即实验中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2对照与实验对照原则,(1)对照:对照组通常指在自然状态下或已知影响因素所造成的结果的一组实验;

11、而实验组通常指某种自变量的改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未知,需要人为探索的一组实验。对照组能帮助人们排除无关变量所造成的实验误差,与实验组对照有助于得出真实可信的结果或结论。,(2)实验对照,空白对照:设置两组实验,其中施加实验变量(要研究的因素)处理的为实验组,常态或未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为对照组。自变量为实验变量的有无。一般验证性实验采取空白对照。,相互对照:设置三组以上的实验,每一组既作为实验组,同时又是其他组的对照。自变量为实验变量的不同量度(或类别)。一般探究“最适(佳)条件”的实验采用相互对照。自身对照:实验组、对照组在同一实验对象上进行,即实验处理前的为对照组,处理后的为实验组,自变量为实

12、验变量的处理与否,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条件对照:增设了与实验变量无关的一组实验。常结合,空白对照进行,具有反证或加强作用。,3等量原则:对照实验设置的正确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他条件的完全相等”。,典例为验证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发育,将 27 只同种、同时孵化且大小相同的蝌蚪,随机均分为 3 组,饲养的水、饲料和温度等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甲组加入甲状腺激素,乙组加入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丙组不加入药剂。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其生长情况。(1)请根据实验“单一变量”原则回答下列问题。,本实验中同种蝌蚪和相同饲养条件属于(,),甲组加入的甲状腺激素是(,),甲组的变化和结果是

13、(,),A自变量,B因变量,C额外变量,D无关变量,(2)本实验的关键步骤是(A定时喂食C定时观察,)B定时换水D用药量合理,(3)实验中选取同种、同时孵化的大小相同的蝌蚪来做实验,其目的是_。,解析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与说服力。自变量是指实验中要研究和控制的因素或条件。因变量是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答案(1)D,A B,(2)D,(3)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攻略对应

14、练,7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数据测,探究实验设计,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中,实验结果可能与提出的假设不一致,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解析:三项是正确的;对照有多种,有些实验可以是自身对照。答案:C,8(2015 年湖南长沙二模)下列对有关实验中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 pH 是自变量B在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是无关变量C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插条生根数是

15、因变量D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酒精是无关变量,解析: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pH 是无关变量,A 错误;在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模拟的是细胞大小,属于自变量,B 错误;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C 正确;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根据是否产生酒精判断呼吸方式,因此酒精是因变量,D 错误。,答案:C,攻略,高中生物实验分类,分类一、观察类(使用光学显微镜)1显微镜的相关知识(1)观察:高倍镜使用要诀先低后高,找移转调。低找: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图像,并调节至清晰。移:将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

16、央。高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调节细准焦螺旋及光圈,使图像清晰。,(2)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及细胞数目的关系归纳,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与玻片距离越远。,低倍镜下的视野中,细胞数多、细胞体积小、视野明亮;高倍镜下的视野中,细胞数少、细胞体积大、视野较暗。,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3)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判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在载玻片的标本上、在目镜,上、在物镜上。判断方法如下,移动玻片:污点随载玻片的移动而移动,则其位于载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