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代自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45486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7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古代自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1-1古代自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1-1古代自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1-1古代自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1-1古代自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古代自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古代自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自然观,自然 广义的自然,就是指自身表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整个存在,就是我们这个宇宙的总和。包括人和社会。 狭义的自然即与社会相对立的自然界,是自然环境的同义语。我们课程在此意义上使用该词。 自然观 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是世界观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自然界的本体论构成 自然界的结构与秩序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及原因 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图景,演化图景,自然图景,自然观的主要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它包括: a)物质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 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可分的、有结构与层次。

2、b)运动观:物质世界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运动状态是可以转换的。 c)时空观:物质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运动的。 d)系统观:物质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结构的统一体。,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人与自然的认识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这种认识历程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社会由原始文明向现代文明演进的轨迹。,自然观的历史演化,原始或神话的自然观 古代、中世纪自然观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0世纪以来自然观的变革,丹皮尔:科学史,最初,人们尝试用魔咒来使大地丰产, 来使家禽牲畜不受摧残, 来使幼小者降生时平平安安。接着,他们又祈求反复无常的天神, 不要降下大火与洪水的灾难;他们的烟火缭绕的祭品

3、,在鲜血染红的祭坛上焚燃。,后来又有大胆的哲人和圣贤,制定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方案,想用思维或神圣的书卷,来证明大自然应该如此这般。但是大自然在微笑史芬克斯(Sphinx)式的笑脸。注视着好景不长的哲人和圣贤,她耐心地等了一会他们的方案就烟消云散。,接着就来了一批热心人,地位比较卑贱,他们并没有什么完整的方案,满足于扮演跑龙套的角色,只是观察、幻想和检验。从此,在混沌一团中,字谜画的碎片就渐次展现;人们摸透了大自然的脾气,服从大自然,又能控制大自然。,变化不已的图案在远方闪光;但它的景象不断变幻,却没有揭示出碎片的底细,更没有揭示出字谜画的意义。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她不可思议地保

4、护着猜不透的史芬克斯式之谜。,第一章 古代自然哲学, 1. 0 原始思维与哲学思维 古代自然哲学是作为远古蒙昧时期的原始宗教和原始思维的对立面而产生的。 1、原始思维 神话 哲学思维 (神灵世界) (非神灵世界) 2、哲学思维的意义在于:从神灵世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是人类精神的一次伟大解放。, 1. 1 古希腊自然哲学,1、古希腊与哲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自然哲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把自然看作一个独立于人的对象加以整体地看待;把自然界看作有规律且可以认识的对象;创造了一套哲学的或数学的语言力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指出了哲学与科学诞生的三

5、个条件:惊异、闲暇、自由。,惊异: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困惑与惊奇,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闲暇: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奴隶制为贵族和自由民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有条件从事理性思辨。 自由: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为哲学和科学的自由思想提供了空间。,2、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1)米利都学派:以唯物主义自然哲学为主要特色 泰勒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自然哲学家;一种象征): 万物源于水 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的本原和元素是“无定”,最先使用“本原” 阿那克西美尼:万物的本原是“无定”的气 气的凝聚和疏散,2)毕达哥拉斯学派,试图寻找一种超越于任何事物,又是具体事物所固有的,确定的一种东西作

6、为世界本原。 宇宙是和谐、有秩序的 数即万物(数点线面立体万物) 数服从一定的规律; 园、球形是最完美的; 突出了数学方法在哲学和科学思维中的意义。,3)赫拉克利特,最重要的自然哲学家之一,自发辩证法的奠基人。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 一切皆流,无物常驻: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万物都根据逻各斯生成,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相反者相成,一切通过斗争而产生。,4)德谟克利特,“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古代原子论:希腊哲学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通过具有不同形体的不可分割的原子和虚空的组合,解释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7、对近现代科学影响很大。 用抽象的物质实体解释世界; 从统一性出发具体解释世界的多样性。 倡导决定论,反对目的论。,3、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1)苏格拉底(公元前469 399): 苏格拉底关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事。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一个特点:自然哲学与道德哲学的分离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辩证”这个词导源于人们的一种活动,即聚在一起讨论问题,按对象的种属加以辨析。,2)柏拉图(公元前427347):,著述颇丰,均为对话体裁。且多以苏格拉底为主角。反对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属客观唯心主义。 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创立学校,成为学园派的缔造者。在学园的入口处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在学园的

8、出口处写着:能谈哲学者才可治国。 理念论:真正的实在是理念,它先于一切感性经验。日常世界只是理念世界不完善的摹本。哲学的任务在于把握理念。 数学是感性世界通向理性世界的桥梁。 我们面对的自然界,纷纭复杂,变幻万千,如果不把它们纳入一种规则的框架内,我们便不能很好地把握它们。 “拯救现象”(将杂乱的现象规整),3)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从师柏拉图近20年,创立与柏拉图非常不同的哲学体系。公元前343年,任幼年亚历山大的教师。公元前335年雅典创办自己的学园,创建自己的学派(逍遥学派)。 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著述几乎遍及每个学术领域。确属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开辟此后2000

9、年西方哲学的思辨道路。,两个世界理论:,永恒不变的月上世界。月上世界由纯粹的“以太”构成;运动是完美的匀速圆周运动。(上帝的第一推动) )有生有灭的月下世界。月下世界涉及到物理学的内容,涉及到世界的本原问题。 四元素说:月下世界由水(湿冷)、火(干热)、土(干冷)、气(湿热)四种元素组成。其运动是直线运动。 四因说:质料因是指事物由什么东西形成的;形式因是指事物根据什么形成的;动力因是指事物形成的动力是什么;目的因是指事物为什么而形成。目的因又称终极因,是核心。决定了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是目的论哲学。 方法论与逻辑学:范畴篇、分析篇,4、对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评价,“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

10、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自然哲学:“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它在这样做的时候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思想,预测到一些后来的发现,但是也说出了十分荒唐的见解,这在当时是不可能不这样的。”,基本点:,(1)探讨了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及宇宙万物都是由某种基本东西演变而来的(如水、土等,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含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分别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关于物质的构成,认为物质世界的万物都是由水、火、气、土四物构成(四元

11、说,种子说,原素说)。 (3)关于运动的一般认识,认为世界是相互作用和联系的一个整体,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 (4)对于天体和宇宙的认识,提出了宇宙模型,包括地心说、日心说的萌芽。 (5)关于生命的起源,提出了许多猜测性的很有见解的思想。,特征:,(1)朴素的唯物论(占主导地位,也有唯心的部分)。它基本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力图从自然界解释自然界,这标志着人类摆脱愚昧,走向科学的第一步。 (2)朴素的、辩证的。它从事物的联系、变化、演化、运动的方面来看待事物,但由于当时科技的落后,没有建立在大量的科学技术发现的基础之上,这种自然观只能是朴素的,这是人类早期智慧显示的标记。 (3)整体性

12、、系统性。因为科学还未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古希腊人总是从整体上观察和说明自然的变化过程。这是人类无限认识能力的一种表现。 (4)直观性、猜测性、思辨。对事物进行直接的观察,得到直观的结果。这表现人类的幼稚性。,古希腊朴素自然观对后世的影响,积极影响: (1)为后世提供了本质正确世界观的雏形 (2)原子论思想的影响 (3)重视数学的传统 (4)重视思维规律的研究 消极影响: (1)现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唯心主义的渊源 (2)主观猜测的错误理论的影响, 1.2 中国古代自然观,1. 背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三个阶段: 战国到秦汉前(475 B.C.-221 B.C.):科学技术的许多门类都取得了重要成

13、就; 秦汉到南北朝(221 B.C.-A.D.581):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实用科学体系; 唐、宋朝(6181276):科技发展达到鼎盛。,中国科学技术曾经一度领先,5世纪15世纪:中国在科学技术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标志是形成了: 四大学科体系:农、医、天、算 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造纸术 与古希腊比较:由定律、定理表现的理论自然科学不如古希腊,而实用科学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古代实用科学:与技术没有分化的一种知识形态。,春秋战国(前770221)学术繁荣、百家争鸣,初步奠定中国古代知识体系。正好与古希腊的繁荣交映生晖。 百家争鸣,主要有:儒、墨、道、法、名、阴阳。最重要:儒、道

14、二家。 两汉到明清,总体儒道交融,墨学中绝。儒学主导,道学延绵。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古代科学影响很大。,2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周易-儒家的最高典籍,易经大约形成于殷周之际,传说伏羲氏始作八卦,周文王推演为六十四卦。 易传旧说孔子(前551前479)所作,近认为是战国以来的解易作品汇集。,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生生之谓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刚柔者,立本者也。 刚柔相推而成变化。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家自然观,老子(约前580前500)开创。庄子(约前369前286)继承、发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

15、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通于天者,道也。 道者万物之所由也,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阴阳五行学说,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春秋战国,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结合起来。顺序:木、金、火、水、土。 西汉董仲舒(约前178前104)体系化。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五行相胜。天人感应,人副天数

16、。 近代(日常):金、木、水、火、土。,李约瑟:五行的概念不是一系列五种基本物质的概念,而是五种基本过程的概念。中国人的思想在这里独特地避开本体而抓住了关系。 张岱年:先秦认为五行是生活中的五种基本资料。董仲舒以后多认为五行是构成万物的五种元素,但不是最基本的元素,五行从属于天地阴阳。董:最高实体;宋明理学:最高实体是太极。,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点,朴素的唯物辩证法 强调关系(阴阳、五行)、波场(气); 朴素辩证法(阴阳辩证法); 自发运动变化(易-循环演化、生成论); 规律与本体相联系(阴阳变化、道); 自然、人生和社会相联系(天人合一)。,3、古代中西自然观共同之处,总体上都认为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都是从某种浑沌到秩序的变化发展过程。 是有规律的,客观世界有统一性; 事物普遍联系着;自然界是演化发展的。,古代中西自然观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