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4416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邯郸市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邯郸市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邯郸市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邯郸市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6 年邯郸市初中毕业生升学模拟考试(二)年邯郸市初中毕业生升学模拟考试(二)语语 文文 试试 卷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8 页,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第 二 部 分 题 号第一部分 一二三四第三部分得 分第第 一一 部部 分分 (1 16 6 题题 2525 分)分)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 分 )( )A.洞穴(xu) 曲折(q) 证券(jun) 锐不可当(dng)B.哽咽(y) 召唤(zho) 惩罚(chng) 一筹莫展(chu)C.追溯 (s) 嫉妒(j)

2、强迫(qing) 浑身解数 (ji)D.狭隘(i) 憎恨(zng) 精粹(cu) 获益匪浅(f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 )A.元宵 标致 不可名状 一拍即合 B.推卸 迁徙 一视同仁 再接再励 C.震憾 奥秘 束手无策 别出新裁 D.取缔 诀别 迫不急待 水泻不通3.“欲盖弥彰”的“弥”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 “弥”在字典里的解释有:满;遮掩;更加;姓。 “欲盖弥彰”的“弥”应选第 种解释。(3 分)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蒹葭诗经战国诗歌B.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散文C.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散文D.孔乙己鲁迅现代小说5.

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6 分)( ) 潮平两岸阔, 。 ,江春入旧年。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 ,故克之。 (曹刿论战 )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诗入词,着重写对春光逝去的惋惜,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 子是: , 。 6.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总分核分人得 分评卷人通 知为培养大家追求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兹定于 5 月 4 日下午 4:00 召开“青春与坚强作 伴,书香伴梦想飞翔”的主题团课,请全体团员准时参加。2016 年 3 月 5 日校团委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标题。(2 分)(河北新闻网 3 月 4 日电)在由团中央学校部举办的寻访 2015 年度

4、“最美中学生”活 动中,石家庄市第四中学的金宵宇同学获评全国“最美中学生”称号。 15 岁的金宵宇有着坎坷的童年,目前与 70 岁奶奶相依为命,虽然家境贫寒,仅靠着 低保金生活,可她自强不息,乐观向上,被老师称为“内心强大的小家长”。她热爱读书, 喜爱写作,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她买不起喜爱的书籍,就想尽一切办法借书,如饥似渴地 阅读,她勤奋学习,自立自强,成绩名列前茅。凭借她的开朗、乐观和坚强,金宵宇获得 了“自强之星”“最美中学生”等荣誉称号,她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个人。 标题: 看了上面新闻,学校团委拟给全体团员召开一次“青春与坚强作伴,书香伴梦想飞翔” 的团课,下面是这则通知,在格式、内容、

5、语言上各有一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3 分)格式: 内容: 语言: 李华同学将作为代表在团课上发言,他想借用名著里的相关内容完善自己的发言,请 你帮他填写完整。 (2 分)备选名著:备选名著:童年童年 名人传名人传 西游记西游记李华的发言稿:只有拥有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才能提升生命的价值,成就人生 辉煌,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双目失明,双腿瘫痪,但他坚持写作,最终 用超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将不完满的人生谱成了完美的乐章;就像 第第 二二 部部 分分(7 72323 题题 4545 分)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一、阅读下文,回答 7 79 9 题。题。 (6 6 分)分)山坡羊

6、山坡羊潼关怀古潼关怀古张养浩(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山坡羊”是这首元曲的 。 (1 分) 8.结合加点词语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2 分)9.下列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得 分评卷人)A.“山河表里潼关路” ,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的地势特点。B.“望西都,意踌躇”中的“西都”即长安, “意踌躇”写出了作者看到长安从繁盛到荒 凉的沧桑巨变,不由感慨横生的样子。C.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痛之情,其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D.整首曲子先写

7、潼关的雄伟气势,又写作者路过潼关的所见所想,最后抒发了作者的感 慨。二、阅读下文,回答二、阅读下文,回答 10101515 题。题。 (1414 分)分)魏王欲攻邯郸魏王欲攻邯郸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 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 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 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 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 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选自战国策魏策

8、 )【注释】衣焦不申:衣着憔悴,形容衣着不整。大行:大路。方:正。北面:向北。持:驾驭,赶。驾:马车。奚为:为什么。用:路费。御:驾驭车马。动:和下文的“举”都是行动的意思。 (11)信:取得威信。10.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标两处)(2 分) 王 之 动 愈 数 而 离 王 愈 远 耳 犹 至 楚 而 北 行 也。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2 分)中道而反 反: 我欲之楚 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 A. 方北面而持其驾 其真无马邪 ( 马说 ) B. 见人于大行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 ) C.

9、 而离楚愈远耳 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 D. 吾御者善 吾妻之美我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译文: 14.为劝魏王不攻打邯郸,季梁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用下面哪个成语概括?(3 分) ( )A.围魏救赵 B.纸上谈兵 C.南辕北辙 D.老马识途 15.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2 分)三、阅读下文,回答三、阅读下文,回答 16161818 题。题。 (8 8 分)分)得 分评卷人得 分评卷人给友善一个应答给友善一个应答 公交车上,一个小女孩腼腆地站起来。 让刚上车的一位伯伯坐下后,小女孩就靠在座椅的旁边站着

10、。我坐在后排观察她, 一开始,她为做了好事而快乐,还有一份因被人关注而产生的羞怯。渐渐地,她似乎有了 什么心事,几次欲言又止,我感觉她终究会表达出来。果然,在她将要下车的那一站,她碰了碰那位伯伯的胳膊,声音很小,但让听者的 心为之一怔,她说:“伯伯,你怎么就不说一声谢谢呢?我一直等了 3 站呢,你连对 我笑都不笑一下。为什么?” 旁边的人都笑了。唯独那个被让座的人不笑,眼神直直的,仿佛未听明白,无动于 衷。 我对他顿时没有一点好感。像这样的人社会上有很多,无论别人为他做了什么,他 们都是眼神直直的,没有一点感觉。对友善没有一点应有的回应,对得到帮助没有一点应 有的感激,在他们心灵的行囊里,仿佛

11、没有“谢谢”二字。 小女孩并不是在等待一种回报。她在等一种回音或者回应,来解答她心里的疑问。 我想,她的心中是有一个疑问悬而未决的这个伯伯怎么啦?怎么就不说一声“谢谢”? 或许她的老师教过她,受到别人帮助时,一定要说声“谢谢”。而眼前这个伯伯,怎么连 微笑都不会呢?小女孩的行为无疑是友善的,但此刻她的内心也必定是郁闷的,因为她的友善没有等来 回应。人行世间,拥有友善,就如同拥有了处世良方。它是人们和谐相处的润滑剂,可以 沟通心灵,连接情感,包容天地万物,也可以滋润美德生成。它能够让你和你身边的人感 情更纯真,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其实,仔细想来,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享受着这个世界的 赠予,不管是生活

12、上的,还是心灵上的。美好的存在,均拜他人所赐:每天早晨,工人们 送来新鲜的牛奶和晨报,面点师提供热气腾腾的早餐,打开电视机,主持人送来远方的新 闻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惬意和温馨。友善有如玫瑰,赠予他人,手留余香。但请不要忘记,友善就像一声呼喊,是需要及时回应的。而这种回应,是一种生活 态度,更是一种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给友善一个回应,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个 点头,抑或一个感激的眼神,这种回应既能快乐别人,又能升华自己,并且在潜移默化中 让对方的友善得到了一份鼓励和支持,何乐而不为?一朵花会因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 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池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 心静静地绽放感激的笑脸。不要让这个世界心存疑虑,不要让友善者的心变得冰冷和疲惫。所以,当一个又一个的友善环绕着你时,请颔首致意!因为,没有一种给予理所应 当,更没有一种领受可以无动于衷! (选文有改动) 16.文章用大量篇幅讲述了小女孩在公交车上让座的故事,引出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 分)17.文章两段分别从哪些方面论证作者观点的?(2 分)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