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一《溶液的配制和分析2》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44144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一《溶液的配制和分析2》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一《溶液的配制和分析2》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一《溶液的配制和分析2》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一《溶液的配制和分析2》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一《溶液的配制和分析2》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一《溶液的配制和分析2》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 8、9 溶液的配制和分析 编写人 刘显一、 能力拓展1.将 1molCO 排放在空气体积为 150m3的车库内。假设气体均匀混合,此车库内 CO 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现有一种泉水样品,1.0L这种泉水含有 48.0 mg Mg2+。那么,该泉水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含 1.0 mol Mg2+ 的这种泉水的体积是多少升?3.实验室中需要用 CuSO45H2O 晶体配制 200 g 16%的硫酸铜溶液,试计算需要此晶体和水各多少克?4.某实验中需要 93mL 1 mol/L Na2CO3溶液,实验室中只有 Na2CO310H2O 晶体,试计算需要此晶体的质量,并分步写出配制过

2、程。5.实验室需要 480 mL0.1molL-1硫酸铜溶液,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取 7.86g 硫酸铜,加入 500mL 水 B.称取 12.0g 胆矾,配制 480mL 溶液C.称取 8.0g 硫酸铜,加入 500mL 水 D.称取 12.5g 胆矾,配制 500mL 溶液参考答案 一、1. 6.6106 mol/L 2. 0.002 mol/L , 500 L 3. 50 g ,150 g 4. 28.6 g 5. D 来源:学&科&网二、1. 125a / 72v mol/L (1.736a / v mol/L) 2. 1000v / (36.5v + 22400) mol/

3、L3. 632 4.(1) 0.05L , (2) 0.05L5. D 6.A 7. (1)1.00 mol/L ,0.40 mol/L (2) 1.12 L 二、 能力拓展1.V mL Al2(SO4)3溶液中含 a g SO42-,若把此溶液取一半加水稀释至 2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 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将标准状况下的 V L HCl 溶于 1000 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 p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等体积的 Na2SO4、KAl(SO4)2 、Al2(SO4)3三种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 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三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4、 。4.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计划使用 NaOH 溶液制取简易消毒液,反应原理为:Cl2 +2 NaOH = NaCl + NaClO + H2O , 实验室里有一瓶 4.0 molL-1的 NaOH 溶液,来源:学&科&网 Z&X&X&K一瓶 14%的 NaOH 溶液 (密度为 1.14gmL-1) 。求:这两种溶液各多少升才能分别与 2.24L(STP)的氯气恰好完全反应?5.在无土栽培中需用浓度为 0.5 mol/L NH4Cl 溶液、0.16 mol/L KCl 溶液、0.24mol/LK2SO4溶液作为培养液,若用KCl、NH4Cl 和(NH4)2SO4三种物质来配制 1.00L 上述营

5、养液,所需三种盐的物质的量是( )A.0.4mol、0.5mol、0.12mol B.0.66mol、0.5mol、0.24molC.0.64mol、0.5mol、0.24mol D.0.64mol、0.02mol、0.24mol来源:学科网6.浓度为 0.50molL-1的某金属阳离子 Mn+的溶液 10.00mL,与 0.40molL-1的 NaOH 溶液12.50mL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则 n 等于( )A. 1 B. 2 C. 3 D. 47. 取 50.0 mL NaCO3和 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 BaCl2溶液后得到 14.51g 白色沉淀,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量

6、减少到 4.66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1)原混合液中 Na2CO3和 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临漳一中高一化学学案(全部用)组稿人:高一化学组: 刘显 使用时间:2009 年 10 月 18 日课时 10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苏教版)学习目标1.通过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的了解,认识假说、实验等科学方法在人类探索原子结构奥秘过程中的作用。2.知道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并了解 118 号元素的电子排布情况。3.了解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常通过电子得失使最外层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的事实,

7、并通过氧化镁、氯化钠的形成初步了解钠与氯、镁与氧气反应 的本质。知识梳理1. 19 世纪初英国科学家 提出了原子学说,认为 。19 世纪末,科学家 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并于 1904 年提出了 式的原子结构模型。1911 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 原子结构模型,认为 。 1913 年,丹麦物理学家 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轨道模型,认为 。1926 年,科学家又提出了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现在人们可以近似认为,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2.根据 120 号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你能归纳出哪些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3.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很稳定,与此相关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是 。Mg 和 O

8、 的原子结构 (是,否)稳定,若不稳定,它们反应时容易发生的变化及结果分别是 Mg 原子易 而形成 ;O 原子易 而形 成 。:4.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反应时,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合价的正负及数值与它们在反应过程中电子的得失及数目有何关系? ,而这些原子在反应中电子得失的数目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何关系 。试写出氯化镁、氧化铝的化学式: 例题解析例 1. 在 1911 年前后,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运动的 粒子(质量数为 4 的带 2 个单位正电荷的质子粒) ,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 ,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能让大多数 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

9、就像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的 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 Au 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1) (2) (3) 解析:早在道尔顿时代,人们认为原子是个实心球。卢瑟福通过这个实验,发现大多数 -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这说明原子并不是无法穿越的实心球,而是有隙可乘的。“也有极少数的 -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 ,由于 -粒子带正电荷,说明原子中阻挡 -粒子的微粒带正电荷,这个微粒就是原子核, “-粒子被笔直地弹回”说明 Au 原子核质量远大于 -粒子。来源:学科网例 2. 活泼金属钠、镁、铝可与活泼非金

10、属氟、氧形成氟化物 NaF、MgF2、AlF3和氧化物Na2O、MgO、Al2O3 。钠、镁、铝、氟、氧的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说明下述过程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的变化情况。来源:学|科|网 Z|X|X|KNa+FNaF Mg+2F MgF2 2Na+ONa2O 2Al+3OAl2O3 解析:活泼非金属和活泼金属化合时,通常活泼金属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活泼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使其最外层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当活泼金属 Na、 Mg、Al 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原子化合时,分别失去1、2、3 个最外层电子而形成 Na+、Mg2+、Al3+,当活泼非金属 F、O 原子与活泼金属原子化合时,分别得到1、2 个电子形成 F-、O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