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中语文导学案 必修2《第7课 归园田居》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3925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中语文导学案 必修2《第7课 归园田居》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中语文导学案 必修2《第7课 归园田居》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中语文导学案 必修2《第7课 归园田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中语文导学案 必修2《第7课 归园田居》(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十冶高中语文导学案二十冶高中语文导学案课题名称归园田居(其一)课型新课 编写教师年级高一编号42日期学生姓名班别组别等级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歌的基本特征。2领会田园风光的意境。 3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二学习重点:二学习重点: 领会田园风光的意境。 三学习难点:三学习难点: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四学法指导:四学法指导:朗读法带着美好的感情,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来读,读出作品的“原味”来, 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 五学习过程:五学习过程: 自学导航:自学导航: 知人论世,作者简介 陶渊明:

2、(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今九江) 人。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但是,陶到 29 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 41 岁时,为彭泽 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 “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 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 节先生”。 陶渊明既是隐逸诗人也是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直接影响到唐代的田园诗 派,唐代的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 (二)探究展示(二)探究展示1、标题的题眼是什么?由

3、此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作者辞官归园田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并翻译成现代汉语)3、作者对自己为官是怎样评价的?(用原文回答,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 情? 5、诗人在描写田园生活情景时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6、有人说陶渊明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有什么看法?(可从社会责 任感、个人追求、当时的社会环境等角度思考)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1、内容上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 心情,这种情绪,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返朴归真”。“返

4、朴归真” ,第一是“朴”,处世要朴实,不做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 至;第二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这是我国历代 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生活境界。 2、艺术上 一是用白描的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 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 二是情景交融。“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八句,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 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 然的艺术境界。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 陶渊铭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 融。 三是比喻生动形象,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为“尘网”、“樊笼”,把 误入官场的人比作“羁鸟”、“池鱼”,不仅形象贴切,而且蕴含了强烈的感情 色彩。 四是语言朴素自然。如:“狗吠深巷中,随手写来,明白如话,正如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中所言:“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不 著一字,尽得风流”。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 结合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田园生活这个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