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大全检疫查验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436023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ppt课件大全检疫查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医学ppt课件大全检疫查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医学ppt课件大全检疫查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医学ppt课件大全检疫查验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医学ppt课件大全检疫查验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ppt课件大全检疫查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ppt课件大全检疫查验(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检疫查验,检疫查验的概念,检疫查验是指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入出境的各种管理对象实施的医学检查和卫生检查。,检疫查验的法律特征,(1) 检疫查验是国境卫生检疫机关的行为,这种行为是通过国境卫生检疫机关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来实现的; (2) 检疫查验的对象复杂多样,一般包括入出境的人员、交通工具、集装箱、行李、货物及邮包;入出境的尸体、骸骨;入境出境的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等;,(3)检疫查验的手段包括医学检查和卫生检查以及卫生处理; (4)检疫查验有入境查验和出境查验之分;(5)检疫查验的目的是及早发现传染病和传播媒介、易感人群,以便及时采取隔离、留验和卫生处

2、理等措施。,检疫查验的对象,出入境人员的检疫查验 关于简化全国口岸出入境旅客健康申报手续的公告 国家质检总局2008年第62号为便利出入境旅客通关,国家质检总局简化全国所有口岸出入境旅客健康申报手续。 一、常态管理 (一)国内外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出入境人员免于填报出入境检疫健康申明卡。但有发热、呕吐、咳嗽、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患有传染性疾病或精神病,携带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动植物及其产品等物品的出入境人员须主动口头向旅检通道检疫官员申报,并接受检验检疫。,(二)各检验检疫机构在简化出入境旅客健康申报手续后,要在保持现行口岸旅检通道检验检疫设施不变的条件下,充分利用

3、科技手段,加强检验检疫,保障检验检疫法律职能履行到位。通过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医学巡视、体温检测,加强对出入境人员携带特殊物品的检疫巡查、X光机抽查,提高检验检疫工作的有效性,严防疫病传入传出。,二、应急管理 (一)国内外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对出入境交通工具和人员及其携带物采取临时性检验检疫强制措施的公告,来自疫区的交通工具必须在指定的地点停靠;出入境人员必须逐人如实填报出入境检疫健康申明卡,并由检验检疫专用通道通行;出入境人员携带物必须逐件通过X光机透视检查。(二)对疑似染疫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精神病的人员,检疫官员将实行体温复查、医学检查等措施;对可能传播传染病的出入境

4、人员携带物,检疫官员将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疫病疫情传播。,(三)疫情解除后,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恢复常态管理的公告。 本公告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口岸实施。 本公告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出入境特殊物品的卫生检疫管理,出入境特殊物品的卫生检疫管理实行卫生检疫审批、现场查验和后续监督管理制度。 卫生检疫审批 直属检验检疫局负责所辖区域内出入境特殊物品的卫生检疫审批。 现场查验 邮寄、携带的出入境特殊物品,因特殊情况未办理卫生检疫审批手续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予以截留,要求按照规定办理卫生检疫审批手续;对出入境特殊物品实施现场查验,并填写入出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现场查验记录:,(一)检

5、查出入境特殊物品名称、批号、规格、数量、输出输入国和生产厂家等项目是否与审批单列明的内容相符; (二)检查出入境特殊物品包装是否安全无破损,不渗、不漏; (三)对出境的特殊物品应核查出厂检验合格报告,检查生产记录、原材料来源,以及生产流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对经卫生检疫符合要求的出入境特殊物品予以放行。,特殊物品,特殊物品是指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 。 微生物 是指病毒、细菌、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等医学微生物; 人体组织 是指人体胚胎、器官、组织、细胞、人体分泌物、排泄物; 生物制品 是指:细菌类疫苗、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各种诊断用试

6、剂、干扰素、激素、酶及其制剂以及其他活性制剂(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重组DNA产品、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剂、微生态制剂、核酸制剂等),以及其他生物材料制备的有关制品;,血液及其制品 是指全血、血浆、血清、血细胞以及由血液分离、提纯或者应用生物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或者血细胞组分制品。 危害: 年,我国浙江省发现例因注射美国生产的血制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友病人。 2007年1月患者使用广东佰易药业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出现不良反应,部分使用药者出现丙肝抗体阳性 ;2008年5月江西博雅生物制药生产的药物出现问题,发生了6名患者死亡的重大事件。 肉毒杆菌毒素,是由一种被微生物

7、学家称之为梭状芽孢肉毒杆菌的细菌产生的蛋白质神经毒素,堪称目前世界上毒性最强的物质,甚至比氢化物的毒性还要强10000倍,是沙林毒气毒性的10万倍!肉毒杆菌的芽孢耐热性极强,在开水中可以存活5到22小时。,军队常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症状。感染毒素的重症患者,经常因为并发吸入性肺炎和心力衰竭于2到3天内死亡。病死率曾高达4060%。医学界原先将该毒素用于治疗面部痉挛和其他肌肉运动紊乱症,用它来麻痹肌肉神经,以此达到停止肌肉痉挛的目的。可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们发现它在消除皱纹方面有着异乎寻常的功能,其效果远远超过其他任

8、何一种化妆品或整容术。因此,利用肉毒杆菌毒素消除皱纹的整容手术应运而生 。,出入境尸体、骸骨卫生检疫,关于取消“尸体、骸骨入境、出境许可证的签发”加强监管的通知国质检法200884号 国境卫生检疫法修改后,取消了“尸体、骸骨入境、出境许可证的签发”。 出入境的尸体、骸骨的托运人、承运人或者代理人应当提供死者的身份证明、死亡证明、防腐处理证明等有关文件,经口岸检疫查验后,出具“卫生检疫证单”后即可移运。,何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出入境人员和国境口岸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事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

9、件。,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哪些?,发生鼠疫、霍乱、黄热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乙类、丙类传染病较大规模的爆发、流行或多人死亡的; 发生罕见的或者国家已宣布消除的传染病等疫情的; 传染性菌种、毒种丢失的; 发生临床表现相似的但致病原因不明且有蔓延趋势或可能蔓延趋势的群体性疾病的; 中毒人数10人以上或者中毒死亡的; 国内外发生突发事件,可能危及国境口岸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 检验检疫机构应当采取哪些控制措施,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检验检疫机构经上一级机构批准,应当对突发事件采取下列紧急控制措施 : 1、现场措施 (1)现场进行临时控制,限制人员出入;对疑为人畜共患的重要疾

10、病疫情,禁止病人或疑似病人与易感动物接触; (2)对现场有关人员进行医学观察、临时隔离留验; (3)对出入境采取限制措施,禁止移运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 (4)封存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蔓延的设备、材料、物品; (5)实施紧急卫生处理措施。,2、检验检疫机构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现场勘验,确定危害程度,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启动国境口岸突发事件出入境检验检疫应急预案的建议。3、国家质检总局国境口岸突发事件出人境检验检疫应急预案应当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各级检验检疫机构的国境口岸突发事件出入境检验检疫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当报上一级机构批准后实施,同时

11、报告当地政府。,4、国境口岸突发事件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调查、确证、处置、控制和评价工作由直属检验检疫局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实施。5、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国境口岸突发事件出入境检验检疫应急处理指挥体系有权调集出入境检验检疫人员、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国家质检总局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第六条的规定,提请国务院下令封锁有关的国境或者采取其他紧急措施。6、参加国境口岸突发事件出人境检验检疫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预案的规定,采取卫生检疫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7、出入境交通工具上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其负责人应当以最快的方式

12、向当地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告,检验检疫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相应的卫生检疫处置措施。对出入境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依法予以留验和医学观察;或依照卫生检疫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8、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对临时留验、隔离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查检验,并按规定作详细记录;对需要移送的病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病人及时移交给有关部门或机构进行处理。9、在突发事件中被实施留验、就地诊验、隔离处置、卫生检疫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检验检疫机构采取卫生检疫措施时,应当予以配合。,突发事件的报告,(一)总体要求:检验检疫人员发现突发事件信息时,应及时向上级

13、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的信息。,(二) 需要报告的情况: 需要报告的核和辐射突发事件:1、发现放射性超标物品,怀疑为非法携带运输放射源、核材料和核废料等的;2、口岸发生核和辐射突发事件,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或释放,污染环境和物品,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污染和伤害的;3、怀疑为核和辐射恐怖事件的。,发现生物类突发事件信息时需要报告的情况1、本口岸或相邻口岸同一时间段集中出现3例(含3例)以上同样症状的病例。 2、辖区内口岸来自相同国家/地区的人员同一时间段集中出现3例(含3例)以上同样症状的病例。 3、疑似生物恐怖的事件。 4、出现高度怀疑为具有较大公共卫生风险

14、的传染病病例1例(含1例)以上。,化学品突发事件需要报告的情况1、现场中毒人员具有相似的症状,且与某类化学毒剂的致毒症状相似; 2、现场发现具有化学毒剂相似理化特征的物质; 3、现场出现化学毒剂释放的迹象,如气味、烟雾等; 4、现场监测化学毒物浓度的仪器报警;,(三)报告程序,1、事发地检验检疫人员在发现或接到口岸突发事件信息后,按相关规定尽快报告事发地检验检疫机构现场工作组,由现事发地检验检疫机构现场工作组报直属局领导小组。 2、直属局领导小组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立即以书面形式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值班室。 3、发生特别重大的化学品突发事件时,事发地检验检疫机构现场工作组可直接向国家质检总局值班

15、室书面报告,同时通报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疑似恐怖事件的,要立即通报当地反恐部门。,(四)报告内容要求,事发地检验检疫机构现场工作组在初次报告后应进行阶段报告和总结报告。 1初次报告: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描述、波及范围、危害程度(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症状、性质初步判定、已采取或拟采取的主要措施等。2阶段报告:主要报告事件进展和处置情况、潜在威胁及影响、下一步措施等,并对初次报告内容进行补充、修正。3总结报告:全面报告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分析原因和影响因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口岸传染病处置个人防护指导原则,在对口岸传染病可疑病例的排查处

16、置中,应将个人防护工作作为开展排查处置的前提,放在首位。个人防护主要包括呼吸道防护和皮肤接触防护两部分。一般而言,对呼吸道传染病的个人防护要求较高。,所有用于防止人员受到传染病病原体感染或污染的器材和用品统称为个人防护装备。针对不同传播途径传播的传染病、不同环境中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要求不同,检疫人员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体格检查、采集样本、现场快速检测、实施卫生处理等排查处置工作时,应根据传染病致病因子的种类、存在的量,传播途径,以及实施的不同操作等因素选择适当的防护措施。,个人防护装备种类及要求 防护水平分级 防护装备的穿戴,防护装备穿戴原则,穿脱防护装备的原则是基于以下设定: 个体防护装备是洁净、安全的,正确使用能够确保个体不受病原体危害;穿戴防护装备前设定个体是相对污染体;从污染现场出来后,设定防护装备的外表面已经受到污染。 由于不同防护级别防护装备种类的差异,穿脱程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正确的穿脱程序其意义在于给予个体最大限度的防护,避免其受到外界传染病可疑病例、外环境的污染,从而预防感染传染病致病因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