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高中历史选修二:专题二第四课 word版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33811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高中历史选修二:专题二第四课 word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唐山市高中历史选修二:专题二第四课 word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唐山市高中历史选修二:专题二第四课 word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唐山市高中历史选修二:专题二第四课 word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唐山市高中历史选修二:专题二第四课 word版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高中历史选修二:专题二第四课 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高中历史选修二:专题二第四课 word版无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 进步性和艰巨性进步性和艰巨性 【重点重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产生的影响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产生的影响 【难点难点】 (1)“(1)“公车上书公车上书” 、 “百日维新百日维新”是近代中国人在民主政治实践上迈出的重要步伐是近代中国人在民主政治实践上迈出的重要步伐 (2)(2)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

2、性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一、一、 “公车上书公车上书” 1 1背景背景 (1)19(1)19 世纪末,列强加快了瓜分中国的步伐,世纪末,列强加快了瓜分中国的步伐, 加剧。加剧。 (2)(2)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建立适合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建立适合的政治、经济环境。的政治、经济环境。 (3)(3)英国式的政治制度的影响,尤其是英国式的政治制度的影响,尤其是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事实的影响。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事实的影响。 (4)(4)甲午战争的惨败把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推到了甲午战争的惨败把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推到了的最前沿。的最前沿。 (5)1895(5)1895 年年 4 4 月,月,

3、的签订。的签订。 2 2内容内容 (1)(1)治国之法:仿行西方君主立宪制度。治国之法:仿行西方君主立宪制度。 (2)(2)强国之法:推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各项政策。强国之法:推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各项政策。 (3)(3)教民之法:改革教育制度、科举制度等。教民之法:改革教育制度、科举制度等。 3 3影响影响 (1)(1)冲破了清政府冲破了清政府“士人不得干政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的禁令。 (2)(2)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发展为政治实践。发展为政治实践。 二、百日维新 1 1背景背景 (1)“(1)“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

4、2)(2)维新人士积极行动,通过创立报纸、组织学会、维新人士积极行动,通过创立报纸、组织学会、 等方式把维新运动推向高潮。等方式把维新运动推向高潮。 (3)1897(3)1897 年年 1111 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加剧。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加剧。 (4)1898(4)1898 年初,康有为上年初,康有为上 。 2 2时间:从时间:从 18981898 年年 6 6 月月 1111 日,光绪帝下日,光绪帝下 到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到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3 3内容:在人事方面、内容:在人事方面、经济方面、文教方面和军事方面都颁布了一系列措施。、经济方面、文教方面和军事方面都颁布了一

5、系列措施。 4 4评价评价 (1)(1)进步性进步性 在政治上,给予了资产阶级一定的言论、出版、结社等自由,有利于在政治上,给予了资产阶级一定的言论、出版、结社等自由,有利于参政参政 议政。议政。 在经济上,承认、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有利于在经济上,承认、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有利于 的发展。的发展。 在文化上,提倡兴西学、废八股,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播。在文化上,提倡兴西学、废八股,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播。 是近代中国人对是近代中国人对迈出的重要一步。迈出的重要一步。 (2)(2)局限性局限性 没有触动没有触动和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和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 没有实行维新派所倡导的

6、定宪法、设议院和没有实行维新派所倡导的定宪法、设议院和 等主张。等主张。三、推翻帝制 1 1背景背景 (1)(1)戊戌变法开阔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在中国起到了较为广泛的戊戌变法开阔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在中国起到了较为广泛的作用。作用。 (2)(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中国出路的进一步探索。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中国出路的进一步探索。 2 2过程过程 (1)1894(1)1894 年年 1111 月,孙中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月,孙中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目的是建立美国式兴中会。目的是建立美国式 的民主共和政府。的民主共和政府。 (2)1905(

7、2)1905 年,孙中山组建年,孙中山组建,并在其机关刊物,并在其机关刊物民报民报上将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上将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 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确立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奋斗目标。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确立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奋斗目标。 (3)1911(3)1911 年年 1010 月,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埋葬了清王朝统治。月,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埋葬了清王朝统治。 (4)1912(4)1912 年元旦,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年元旦,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5)1912(5)1912 年年 3 3 月,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月,颁布中国历史上

8、第一部民主宪法 内容:规定了国家主权归属;统治权分配原则,人民自由平等及应履行的义务。内容:规定了国家主权归属;统治权分配原则,人民自由平等及应履行的义务。 意义: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专制的意义: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专制的 。 3 3影响影响 (1)(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由理想变为了现实。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由理想变为了现实。 (2)(2)临时约法临时约法使使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捍卫民主共和制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法律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捍卫民主共和制提供了思想

9、武器和法律 依据。依据。 四、捍卫共和四、捍卫共和 1 1背景背景 (1)(1)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与掌握北洋新军的袁世凯相互勾结。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与掌握北洋新军的袁世凯相互勾结。 (2)(2)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的日益暴露。日益暴露。 (3)1912(3)1912 年年 3 3 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4)(4)袁世凯依靠帝国主义,对外卖国,对内肆意践踏民主,积极谋划袁世凯依靠帝国主义,对外卖国,对内肆意践踏民主,积极谋划。 2 2努力努力 (1)1913(1)1913 年年 7 7 月,孙

10、中山为捍卫共和,发起了月,孙中山为捍卫共和,发起了 。 (2)1917(2)1917 年组织护法运动。年组织护法运动。 3 3影响影响 (1)(1)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2)反对专制、倡行反对专制、倡行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课堂小结与反思课堂小结与反思】【互动释疑互动释疑】 1 1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怎样认识其原因?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怎样认识其原因? (1)(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作为维新变

11、法的理论基 础。础。 (2)(2)原因原因 客观原因: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客观原因: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 强大,强大, 为了减少变法阻力,康有为借助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孔子权威来宣传他们的变法。为了减少变法阻力,康有为借助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孔子权威来宣传他们的变法。 主观原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康、梁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主观原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康、梁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 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的代表,与帝

12、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中西结合合” 。 2.2.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会失败?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会失败? 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袁世凯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袁世凯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 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 直接原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全国直接原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全国 人民支持护国运

13、动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主观原因主观原因:北洋军阀内部矛盾加剧,袁世凯众叛亲离北洋军阀内部矛盾加剧,袁世凯众叛亲离 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改变了对袁世凯支持的态度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改变了对袁世凯支持的态度 【课后作业与练习课后作业与练习】 一、选择题 1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思想理论传播发展为政治实践的事件是( )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公车上书” C组织学会 D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2在近代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认为变法是立国自强的根本,为此,他主张 应( ) 拒和 迁都 练兵 仿行西方君主立宪制度 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各项政 策 改革教育制度、科举制度 A B C

14、D 3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 ) A 定国是诏 B 应诏统筹全局折 C三民主义 D 临时约法 4维新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推翻封建制度 C摆脱民族危机 D实践维新思想 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表达的基本理念有( ) 主权在民 天赋人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权分立 君主立宪 A B C D 6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际意义在于( )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条件 C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7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是( ) A没有改变中国的政体B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

15、和发动 D以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 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 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 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 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请回答: (1)材料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有何意义?统治权力的分 工体现了什么原则? (2)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哪种政体形式?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 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