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二中2015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3164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市二中2015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沈阳市二中2015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沈阳市二中2015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沈阳市二中2015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沈阳市二中2015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阳市二中2015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市二中2015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沈阳二中沈阳二中 2014201420152015 学年度上学期学年度上学期 1212 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阶段验收阶段验收 高三(高三(1515 届)历史试题届)历史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第卷卷 客观题客观题 (6060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4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15 5 分,共分,共 60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文题文】1史学家王国维在古史新证

2、指出,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王国维强调历史研究应A善于对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的审定 B注意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结合印证C注重对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真伪的考证 D重视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的来源的收集【知识点】A1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答案解析】B 解析:从题干中“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 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的信息可知王 国维强调强调地下新材料对古

3、书记载的印证作用,故 B 项正确;AC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排除。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史料研究的正确理解。【题文题文】2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血缘色彩 B 这一制度有利于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C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知识点】A1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 成西周政治制度特点 【答案解析】D 解析:根据材料“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宗法 制度有利于解决贵族内

4、部土地、财产等在继承上的矛盾,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所以答案选 D。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夏商和西周政治制度特点的正确理解。【题文题文】3胡如雷先生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中从多方面论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影响,认为此政体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以下关于中央集权的作用分析,不能支撑此论点的是A修建大规模水利工程发展农业 B在民族战争中组织力量自卫C对商品生产流通有效干预 D统一货币度量衡发展经济- 2 -【知识点】A1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 成西周政治制度特点 【答案解析】C 解析:修建水利工程、民族自卫和统一货币均有利于中央集权

5、的发展;对商 品生产流通有效干预指封建社会里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最大限度的阻碍商品流通,这是 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所以不能算是其积极作用,故选 C 项。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中央集权措施的正确理解。【题文题文】4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A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B商品经济的相对繁荣C冶炼技术有了很大改进 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知识点】H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 步盐铁官营 【答案解析】A 解析: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全面控制工商业,使得 官营

6、手工业的技术更加成熟,故选 A。民营手工业在汉武帝时期受到打击,无力与国家抗 衡,B 排除。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排除 C。冶铁技术的先进才使得铁农 具广泛使用,D 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盐铁官营措施正确理解【题文题文】5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 。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因素有宗法观念 自然经济 皇权专制 理学思想 社会习俗A BC D【知识点】H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 步小农经济模式 【答案解析】D 解析:依据材料中“男尊女卑” “男耕女织” “夫唱妇随”等信息可知 分别与宗法观念、小农经济、理学

7、思想以及社会习俗有关,图示信息与皇权专制没有关系, 故本题选择 C 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图示信息正确理解【题文题文】6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 3 -人正试图去发现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B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关系C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知识点】O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争鸣 【答案解析】B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到认识社 会,强调人的

8、价值和人的作用。孔子等思想家主张仁爱,孟子主张仁政,体现了对人与社 会的关注,由此可见其共同点是 A 项。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中西方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题文题文】7宋代有学者说, “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 , “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一” 。他们的主张是基于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 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 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知识点】O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答案解析】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

9、使人不忘本”可知是宋代学者强调了“明谱系”对维系血缘宗法乃至收摄天下人心的功用,故本题选 择 A 项。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朱熹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题文题文】8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 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知识点】A2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内阁制 【答案解析】D 解

10、析:材料中主要强调了内阁官员没有实权,却往往成为其他官员攻 击的对象,这不利于政府官员之间的协调,由此可知 D 的表述符合题意。联系已学知识可 知内阁无实权,不能监察百官,也不能弥补废丞相后皇权过于集中的弊端,因此 ABC 表述 有误。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明朝内阁制的正确理解。【题文题文】9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 (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据宋史记载, “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 。宋代的“钱荒”现象 反映了商品经济繁荣 说明国家财政困难- 4 - 表明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 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A

11、B C D【知识点】H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 【答案解析】C 解析:铜钱,主要由铜铸成的钱币。自秦代以,以铜为主要原料的制 作方式一直没有改变,铜便成为了货币经济的基础。中国的铜产量并不高,在长时期以铜 钱为主要媒介的商品经济中,对铜的需求经常远远超过其开采量。因此,采用单一铜质货 币的中国与同时拥有金、银等多种质地金属货币的中东及欧洲相比,就自然会被由“铜荒” 引起的“钱荒”所困绕,正确。与以前的历朝相比,宋代社会正处在由古代自然经济向 近代商品经济转化的过程之中,其商品交易和市场影响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骤然增加,这 就必然导致宋朝社会的“钱荒”问题及较

12、之从前各朝更加突出,正确。本题选择 C 项符 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题文题文】10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 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 “恤商” 。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知识点】H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 策工商业发展 【答案解析】D 解析: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

13、低下, A、B 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只是说宋代的商税率比农业要低得多,并不能说明宋以 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C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统治者对商业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政策, D 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经济政策的正确理解。【题文题文】11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B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C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知识点】H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

14、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 策商帮 【答案解析】B 解析:材料中“徽州人多地少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 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说明当时土地稀少价格昂贵主要的原 因是徽州商人致富以后购买田地导致土地价格上涨,故 B 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基础知识掌握。- 5 -【题文题文】12余秋雨说:“在我看起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 ”其主要观点是古代中国 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 B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 C明重要性与是否实用关联度高 D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知识点】H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 步小农经济模式 【答案解析】C 解析:材料中“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 发明”说明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均与农业经济有关,体现了发明的实用性,故 C 项正确; A 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B 不是题干意思所指;D 说法错在“都应该”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题文题文】13终晚清之世,国史馆于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疆吏者皆立年表,而于任事总理衙门之人,则独无年表。国史馆的这种偏好从本质上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