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病因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431203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40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病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医基础病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医基础病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医基础病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医基础病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病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病因ppt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 病因理论,薛飞飞博士 主讲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概述,1、含义:病因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病因学说主要是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的学说。2、内容: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痰饮、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以及先天因素等。3、探求病因的方法: (1)询问疾病经过及其有关情况,推求病因。(直接) (2)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推求病因辨证求因。(间接、主要),一 外感致病因素 (一)六淫,概述:1、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为一年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 2、六淫:超过限度的六气 (1)形成:六气太过或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六气六淫(病因) 气候突变,一 外感

2、致病因素 (一)六淫,概述:(2)六淫的致病特点 外感性:六淫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 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 地区性: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相兼性:六淫致病可单独致病,也可合邪犯病。 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发生转化。,六淫性质和致病特点,风 邪,1、风邪的概念: (1)风邪:指自然界中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外邪。 (2)风为春之主气风病以春季为多,然四季皆可发。 (3)伤人途径:从皮毛肌腠而入,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性质:阳邪风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性 致病特点:开泄易使腠理疏泄、开张

3、易袭阳位易伤及人之上部、肌表、腰背等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 数变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性。(3)风为百病之长 指风为六淫之首,寒湿暑燥热之邪皆可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 风邪为外感病因的总称。,暑邪,1、暑邪的概念: (1)暑邪: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自然界中的火热外邪 (2)暑有明显的季节性 (3)纯属于外邪,无内暑之说,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性质:阳热性质特点:阳热过盛:大热,心烦,面赤,脉洪大(2)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性质:阳邪,向上升散 特点:肌腠开泄,大汗出 津液外泄伤津:口渴喜饮,尿赤频少 伤津耗气 气随津

4、泄耗气:气虚(3)暑多挟湿特点:暑 合邪伤人 暑热症: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湿 湿困症:胸闷脘痞,便溏不爽,四肢困倦,苔腻,湿邪,1、湿邪的概念:(1)湿邪:自然界具有水湿之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2)湿为长夏之主气(3)外湿与内湿 外湿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 内湿脾失健运水湿停聚,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易困脾阳 性质:阴邪 特点: 脏腑(脾) 胸脘痞闷 易阻气机:湿邪伤人停留于 阻遏气机:小便短涩、 经 络 大便不爽 易困脾阳:湿邪困脾脾运失常:不能运化水谷:纳少腹胀便溏;呕吐不能运化水液:水肿、尿少,腹水 (2)湿性重浊 性质:重(沉重),浊(秽

5、浊) 特点: 伤 头头昏重,如物蒙裹 重:湿邪伤人,阻滞气机清阳不升 留于肢体四肢酸痛沉重,困倦阻于关节关节疼痛,屈伸不利 浊:分泌物秽浊不清 在上:面垢,多眵 留于肠胃:便溏,或下痢脓血粘液下注:小便浑浊,黄白带下 留于皮肤:疮疡,湿疹,(3)湿性粘滞 性质:粘腻阻滞 特点: 症状粘滞:大便粘腻不爽,小便涩滞不畅,分泌物粘腻不畅,苔粘腻 病程缠绵:病程长,起病慢,传变慢,发作反复,难以速愈。(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性质:趋下特点: 易袭阴位(下部) 水 肿常见于下部湿邪下注带下、淋浊、泄痢等,燥邪,1、燥邪的概念: (1)燥邪:自然界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 (2)燥为秋季之主气 (3)

6、感染途径: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 (4)温燥与凉燥 温燥见于初秋:燥与热相合 凉燥见于深秋:燥与寒相合,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性质:干涩 特点:皮肤干涩、皲裂;毛发干枯不荣,咽干鼻燥,口唇燥裂,舌干少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2)燥易伤肺 特点: 干咳少痰,痰粘难咯或带血丝,喘息胸痛,易伤津液:津液亏虚,燥邪伤肺肺津不足,宣降失职:,寒邪,1、寒邪的概念: (1)寒邪:指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 (2)寒为冬季主气 (3)寒邪形成:冬季寒冷太过,气温骤降,淋雨涉水,汗出当风 (4)外寒与内寒 外寒:伤寒: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

7、气 内寒:机体阳虚,失去温煦,表现虚寒象。,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性质:阴邪伤阳气:失去推动、温煦、固摄、气化作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功能减退 致病特点:寒邪袭表:阻遏卫阳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脉浮紧寒邪中里:寒伤脾胃脾阳受损:脘腹冷痛,吐泻、形寒肢冷。寒伤少阴心肾阳虚:恶寒踡卧,下利清谷,精神萎靡。,(2)寒性凝滞 性质:凝结、阻滞不通经络、气血、津液阻滞不通 致病特点: 寒凝致痛:寒邪伤人经络气血阻滞,气机闭阻不通则痛,痛则不通 寒凝津阻:寒邪伤阳不能行津化水水聚痰饮水湿 (3)寒性收引 性质:收缩牵引肌腠、经络、筋脉收缩挛急 致病特点: 寒收腠闭:寒邪伤表

8、,肌腠闭阻卫阳被遏: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紧 寒引筋急:寒伤经络关节筋脉收缩拘急:关节屈伸不利,冷厥不仁,脉紧 寒引致痛:寒伤筋脉外引小络:疼痛,热(火)邪,1、热(火)邪的概念: (1)火热之邪:自然界具有火之炎热特性的外邪 (2)火热为夏之主气 (3)火热异同:同:均为阳热过盛所化,无季节性 异:热为温之渐:多为外感(外热)火为温之极:多为内生(内火) (4)五气化火“气有余便是火”五志化火“五志过极化火”,2、热(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性质:阳邪(阳热性质) 特点:阳热:火热之性高热、恶热、脉洪数炎上之性:头面症状头痛、面红目赤,口舌糜烂生疮,牙龈肿痛上扰神明

9、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2)热邪易扰心神特点:火气通心 火邪易扰心神 心神不宁:心烦失眠,躁动不安 心藏神 心神失宁:狂躁不安,神昏谵语,或昏迷,(3)易伤津耗气 特点: 伤津:火热 迫津外泄 津伤 口渴喜冷饮,口干舌燥,灼伤津液 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耗气:火热伤人 壮火食气气 衰 耗气 肢体倦怠,少气懒言, 火热迫津泄,气随津泄 大热、大汗、渴饮(4)热邪易生风动血 特点: 伤津液 生风:火热 耗 血 筋脉失养挛急生风(内风)灼肝阴 表现: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高热症 动血:火热迫血妄行脉流加速出血 灼伤脉络出血表现:高热症+出血症(5)热邪易致肿疡 特点: 火热入血

10、聚于营血腐败血肉:痈肿疮疡,二 内伤致病因素,概念:指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 内容:七情、过劳、过逸、饮食失宜,七情,(一)基本概念: 1、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2、致病条件:突然、强烈、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人的生理调节范围(二)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1、生理:七情 五脏精气血2、病理:情志变化 脏腑气血病变,互相影响,物质基础,情志反映,(三)七情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 (1)伤及本脏: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 (2)一种情志伤及多脏: 如:暴怒伤肝肝气横逆乘脾犯胃恐惧伤肾肾精受伤不能上济于心思虑伤脾伤

11、心耗伤心血、血不养神 (3)七情致病以心、肝、脾为多见。,2、影响脏腑气机:气机紊乱气血运行失常 (1)怒则气上: 肝气上逆头晕、头痛,面赤耳鸣、急躁易怒血随气逆呕血 气血上逆蒙蔽清窍,昏厥 (2)喜则气缓:心气涣散心悸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失神狂乱,哭笑无常 (3)悲则气消:肺气耗散少气懒言,精神萎靡,意志消沉 (4)恐则气下:肾气下陷二便失禁,滑精 (5)惊则气乱:心气紊乱气血失和,心神失常(惊慌、心悸、失眠多梦) (6)思则气结:脾气郁结升降失常、纳运失司:纳少、腹胀、便溏3、影响病情变化 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饮 食,(一)饮食不节 1、过饥: 饥而不得食 气血化生之源

12、不足 渴而不得饮 2、过饱 暴 饮 暴 食 损伤脾胃、纳运失常 脾胃虚弱,勉强进食 小儿食积日久生成“疳积” 3、食无定时脾胃气机郁滯、血瘀痰阻(二)饮食不洁 进食不洁或有毒之物腹痛吐泻、痢疾、黄疸、肠道寄生虫、中毒等,气血不足,脏腑失养,饮食积滞,(三)饮食偏嗜 1、五味偏嗜(1)五味与五脏:(2)病理:伤及所胜之脏2、偏寒偏热偏食寒凉脾胃阳气受损寒湿内生:腹痛泄泻偏食辛热胃肠积热口渴口臭、腹满胀痛、便秘、痔疮,劳逸,(一)过劳 1、劳力过度 劳力耗气气虚证:气短、乏力,懒言、自汗、易感冒 2、劳神过度 劳神劳伤心脾,损伤气血脾气虚+心血虚 3、房劳过度 房劳耗伤肾精肾虚证(二)过逸 1、逸

13、则气滞 2、逸则气虚,三 其它致病因素,(一)外伤 (二)烧烫伤 (三)冻伤 (四)虫兽伤,四 可致病的病理产物,痰饮、瘀血为病理产物又为致病因素称继发病因,痰饮,【概述】 1、含义:痰饮为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 2、性质:均为阴邪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3、痰分有形无形 有形之痰由呼吸道分泌出来咯吐可见的痰液 无形之痰停留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看不见的痰液,外见有苔腻,脉滑,眩晕,呕恶等痰证表现。,【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饮食不当,情志刺激,过劳体虚,过逸少动,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肾失气化,【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滞气机、阻碍气血停留脏腑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停于经络经络气血运行失调2、致病广

14、泛,变化多端致病广泛“百病皆由痰作祟”变化多端“怪病多痰”3、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湿性重浊粘滞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疗困难,瘀血,【概念】瘀血指: 1、经脉中血液运行不畅而停滞 2、溢出脉外的未能及时消散而停留于体内的“离经之血” 【瘀血的形成】 1、气血功能失常血行不畅 (1)气虚 不能运血 (2)气滞 血行不畅瘀血 (3)血寒经脉拘急 (4)血热血热搏结 2、内外伤、气血失摄、血热妄行离经之血,积于体内瘀血 3、“久病必瘀”,(三)瘀血的共同致病特点 1、疼痛: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2、肿块:肿块固定不移 体外青紫肿胀体内癥积,质硬,位置固定不移 3、出血:“瘀血不去,新血不能归经”:血色紫暗,或有血块 4、肌肤爪甲不荣:面色黧黑或紫暗、肌肤甲错、口唇爪甲青紫 5、舌质紫暗:舌质紫暗,或舌质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曲张 6、脉涩或结代:常见沉涩、细涩、弦涩等脉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