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解剖彩色图谱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42969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髓解剖彩色图谱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脊髓解剖彩色图谱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脊髓解剖彩色图谱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脊髓解剖彩色图谱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脊髓解剖彩色图谱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髓解剖彩色图谱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解剖彩色图谱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脊髓,骨科 中枢神经系统,第三节 感觉运动传导通路,第四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第五节 脑脊液及其循环,第六节 脑和脊髓的血管,第二节 脑,一、脊髓的外形,三、脊髓的内部结构,四、脊髓的功能,二、脊髓的位置,复习题,(一)形状长度,(二)脊髓节段,(三)2个膨大,(四)6条沟裂,(五)脊N根,(一)形状长度,前后略扁圆柱形,成人4245cm,(二)脊髓节段,与每1对脊N相连,的1段脊髓称为1个,脊髓节段,两侧连有31对脊N,脊髓共分5部,颈髓(C),胸髓(T),腰髓(L),骶髓(S),尾髓(Co),8节,12节,5节,5节,1节,31节段,(三)2个膨大,颈膨大,腰骶膨大,脊髓圆锥,C5

2、-T1,L2-S3,腰骶膨大,终丝,前正中裂,后外侧沟,前外侧沟,后正中沟,(四)6条沟裂,后根,前根,根丝,(五)脊N根,脊N节,感觉NF,传入NF,假单极N元,感觉N元,运动NF,传出NF,后外侧沟入,前外侧沟出,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后根根丝,对应关系,位于椎管内,脊髓节段与椎骨,脊N出椎管位置,马尾,上下端水平,(二)脊髓的位置,上端在枕骨大孔处接延髓,下端成人平第一腰椎下缘,新生儿平第三腰椎,终丝,脊髓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通过椎管下段,出骶管裂孔,附着于尾骨,脊髓节段 比同序椎骨,C1-4 大致同高,高1个椎骨,T5-8 高2个椎骨,T9-12 高3个椎骨,L1-5 平第1012胸椎

3、,平第12胸椎,C5-8,T1-4,S1-5,Co,和第1腰椎,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胸腰N从同序椎骨,C17 N从同序颈椎,C8 N从第7颈椎与,上方椎间孔出椎管,第1胸椎之间的椎间,孔出椎管,下方椎间孔出椎管,脊N出椎管位置,S14N分前、后支,S5、尾N从骶管裂孔,胸腰N从同序椎骨,下方椎间孔出椎管,从骶前、后孔出骶管,出骶管,锥以下,,组成马尾,三、脊髓的内部结构,(一)大体结构,(二)灰质内的N元,(三)白质内的F束,(前柱),后角,灰质连合,侧角,中央管,(侧柱),(后柱),前角,前索,外侧索,后索,白质前连合,网状结构,1.前角C,(二)灰质内的N元,2.侧角C,3.后角C,轴

4、突经前外侧沟出脊髓,组成前根,,支配同侧躯干,前角运动N元,属躯体运动N元,1.前角C,(二)灰质内的N元,肢体骨骼肌,前角运动N元,分2群,内侧群,纵贯全长,支配躯干肌,外侧群,只在膨大处,支配四肢肌,大型者为运动N元,小型者为运动N元,支配骨骼肌运动,控制骨骼肌张力,1.前角C,运动N元,运动N元,轴突支配,梭外肌运动,轴突支配,梭内肌,维持肌张力,2.侧角C,轴突经前外侧沟出脊髓,参与前根,支配平滑肌、心肌、腺体,是交感N元,骶副交感核,在S24节段有,轴突经前外侧沟出脊髓,参与前根,支配平滑肌、腺体,是副交感N元,3.后角C,属于联络N元,接受后根传入F,或组成上行纤维束上传到脑,组成

5、脊髓反射弧,轴突止于运动N元,后角N核,缘层,后角尖边缘一层大型C,胶状质,缘层前方小型细胞,后角固有核,胶状质前方大中型C,胸核,后角基部内侧大型C,C8L2,Rexed板层构筑,缘层, 胶状质,后角固有核, 前角,中央管周围灰质,(三)白质内的F束,1.上行F束,2.下行F束,(1)薄束和楔束,(2)脊髓丘脑束,(3)脊髓小脑束,起自脊髓,向上行,终于脑,将脊N后根传入的感觉信息,向上传递到脑,1)位置,2)F来源,3)功能,4)损伤后的功能障碍,在T4以上,,楔束占后索外侧份,薄束占后索内侧份,1)位置,位于后索,在T5以下,,无楔束,薄束占整个后索,1)位置,位于后索,楔束起于T4以上

6、脊N节,薄、楔束F起始于同侧脊N节C,薄束起于T5以下脊N节,传导同侧躯干肢体,本体、精触觉冲动,损伤节段以下同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障碍,2)F来源,3)功能,4)损伤后,薄束占,T5以下,薄束,楔束,T5,T4,整个后索,薄束占后索内侧份,T4以上,楔束占后索外侧份,薄束,楔束,无楔束,纵贯脊髓全长,本体觉:,感受器在肌、腱、韧带、关节囊,感受其张力变化刺激,形成自身的位置、运动感觉,精细触觉:,感受器为皮肤触觉小体,形成的触觉有高精度分辨力,脊髓丘脑侧束在外侧索,(2)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前束位于前索,纤维起始于对侧后角缘层和后角固有核C,经白质前连合交叉,传导对侧躯干肢体,痛温觉和粗触

7、觉冲动,(侧束),(前束),脊髓丘脑束横断损伤,损伤节段低2节以下,对侧躯干肢体,痛温觉障碍,脊髓小脑后束,(3)脊髓小脑束,位于外侧索边缘,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后束纤维起于同侧胸核,将肌腱关节的本体觉冲动传至小脑,脊髓小脑前束纤维起于对侧后角,其它下行束,2.下行F束,(1)皮质脊髓束,(2)红核脊髓束,(3)前庭脊髓束,(4)网状脊髓束,(5)顶盖脊髓束,(6)内侧纵束,起自脑,向下行,终于脊髓,将脑发出的运动指令,向下传递至脊髓运动N元,包括,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起自大脑皮质,终于脊髓前角,将皮质发出的随意运动指令,传递至脊髓前角C,位于外侧索的后份,皮质脊髓侧束,位于前索的内

8、侧缘,皮质脊髓前束,仅达胸髓,纵贯全长,腰骶尾髓只有皮质脊髓侧束,无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侧束终止于同侧前角外侧群,管理同侧肢体肌随意运动,管理双侧躯干肌随意运动,皮质脊髓前束终止于双侧前角内侧群,一侧皮脊侧束损伤,同侧损伤平面以下,一侧皮脊前束损伤,肢体瘫痪,无瘫痪,肢体肌,躯干肌,肢体肌,位于外侧索,(2)红核脊髓束,位于前索,(4)前庭脊髓束,位于外侧索和前索深部,(5)顶盖脊髓束,(6)内侧纵束,起自脑干,调节肌张力,止于前角,维持姿势平衡,协调随意运动,1.传导功能:,四、脊髓的功能,躯干四肢的感觉信息通过脊髓,上行纤维束传到脑,脑发出的运动指令通过脊髓,下行纤维束和脊N传到躯干四肢

9、,脊髓上下行纤维束横断损伤后,损伤节段以下感觉运动障碍,1.传导功能:,(四)脊髓的功能,某些低级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2.反射功能:,躯体反射:腱反射、肌张力反射,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内脏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脊髓复习题,1.成人和新生儿脊髓下端平哪个椎骨?,3.脊髓表面有哪些沟裂?,4.标出脊髓横断面大体结构名称?,2.脊髓分哪些节段?,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5.前角运动N元、侧角细胞、骶副交感核,细胞和后角细胞各属于哪类神经元?,6.前角运动N元分哪几群?,各支配什么肌?,7.侧角和骶副交感核位于哪些节段?,8.后角内主要的神经核有哪些?,9.薄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束的,位置?它们起始于何处?终止于何处?,各传导什么冲动?该束在某节段横断,后,引起什么部位何种功能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