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2962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西省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西省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西省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西省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 南通市 2016 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地理考试时间:_分钟题型材料选择简答题总分得分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 图 1 为“甲、乙两地 1012 月正午太阳高度折线图”,读图完成 12 题。1有关甲、乙两地位置的描述,图示时期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B. 乙地位于南半球温带C. 甲地位于南半球热带D. 乙地位于北半球热带2图示时期( )A.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B.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先减后增C. 两地白昼长度差值先增后减D. 乙地白昼时长先缩短后延长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 图 2 为“我国东南某地

2、水系、城镇分布图,读图完成 35 题。3相对我国其他区域来说,图示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 径流量 小且有季节变化,有结冰期B. 径流量大且有季节变化,无结冰期C. 径流量小且无季节变化,有结冰期D. 径流量大且无季节变化,无结冰期4相对于 R2河流,图示省道的运输优势主要是( )A. 速度更快B. 成本更低C. 路途更短D. 运量更大5甲处堆积了含重金属的尾矿,最可能受其污染的河流是( )A. R1B. R2C. R1和 R2D. R2和 R3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 图 3 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和部分肠 50 米高程沉积岩年龄(单位:距今百万年

3、) 分布图”,读图完成 67 题。6.M 处的构造地貌属()A. 向斜谷B. 向斜山C. 背斜山D. 背斜谷7.M 处构造地貌形成过程最有可能为( )侵蚀作用 褶皱隆起 固结成岩作用 沉积作用A. B. C. D.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 图 4 为“某沿海地区气候资料图片(月降水量距平值等于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平均月降 水量之差),读图完成 810 题。8形成该地气候特征的原因主要是该地A. 受赤道低压带长期控制B. 全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C. 海 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D. 受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9下列图片中,最能反映该地自然风光的是A. B. C.

4、D. 10甲、乙、丙、丁四幅年平均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中,与该地区近海表 层水温分布最接近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 图 5 为“2014 年末我国流动人口统计数据图”,读图完成 1112 题。11.2014 年,我国人口流动的状况是( )A. 流动人口中农业转移人口约占 75%B. 流动人口平均年龄明显上升C. 流动人口近九成为已婚新生代夫妇D. 流动人口 的流向趋于不稳定12有关我国人口流动新动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流入地消费水平低拉动人口流入B. 流出地资源开发成本高推动人口流出C. 城镇化将提升农业转

5、移人口占比D. 房价偏低促使流动人口居留时间延长13地理信息系统与北斗系统相结合,可以更方便地( )A. 获取城市大气质量实时信息B. 获取城市交通流量实时信息C. 了解城市人口增长动态信息D. 调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图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 图 6 为“曹妃甸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业流程图”,图 7 为“曹妃甸位置图”,读图完 成 1416 题。14该经济区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A. 地形B. 水源C. 交通D. 市场15该经济区的主导工业是( )A. 钢铁工业B. 建材工业C. 电力工业D. 海洋化学工业16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它的示范

6、意义表现在( )A. 产业结构多样B. 劳动 力需求少C. 污染物零排放D. 资源利用率高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 火星表面是一个空气稀薄且干燥、寒冷的沙漠世界,太阳风可能是导致火星大气稀薄的 “罪魁祸首”。图 8 为美国航天局 2015 年 11 月 5 日公布的“太阳风加速火星大气离子逃 逸示意图”。据此完成 1718 题。17地球上的大气没有被太阳风“剥夺”,主要是因为地球()A. 与太阳距离更远B. 公转速度较慢C. 表面温度较低D. 体积和质 量更大18火星大气的流失导致火星表面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到达火星的太阳辐射减少B. 火星大气吸收

7、太阳辐射减少C. 火星表面辐射减弱D. 火星大气吸收火星表面辐射减少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孔雀河流域胡杨林郁郁葱葱,而目前却有上百万亩胡杨林枯死。图 9 为“新疆孔雀河下游枯死的胡杨林图”,据此完成 1920 题。19该地目前胡杨林大片枯死的主要原因有( )A. 土地退化B. 降水量稀少C. 过度开垦D. 不合理用水20改善该地胡杨林生长环境的对应措施有( )A. 退耕还草还林B. 统筹安排流域用水量C. 实施人工降雨D. 人口迁移至上游地区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 图 10 为“我国某日某时刻天

8、气形势图”,读图完成 2123 题。21该日,我国( )A. 江南大部天气晴好B. 西北地区细雨和风C. 东北气温有所回升D. 西南地区狂风暴雨22此时,我省省辖市中降水概率较低的有( )A. 连云港B. 苏州C. 无锡D. 宿迁23即将迎来大风降温天气的省(区)有()A. 甘肃B. 新疆C. 山东D. 内蒙古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 表 1 为“我国三大城市群部分资料统计表”,图 11 为“我国三大城市群分布示意图”,据 此完成 2426 题。24由表可知,三大城市群中( )A. 人口密度最小的是珠三角B. 城市人口最少的是京津冀C. GDP 占全国比重最大

9、的是长三角D. 单位面积城市人口最多的是珠三角25目前,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特征主要有( )A.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B. 逆城市化日益显著C. 城市新区不断涌现D. 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26当前,三大城市群面临的共性问题有()A. 基础设施承压过大B.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C. 产业转型较为缓慢D. 国内经济发展腹地偏小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_分,共_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一:“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贾 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滇 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

10、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 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 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 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材料二:图 12 为“茶马古道及南方丝绸之路示意图。27.滇藏茶马古道地区的地形特点有_,茶马古道多沿_分布。28.“茶马古道”对我国西南地区区域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_29.你认为,“茶马古道”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哪些启示?_图 13 为“我国某市城市用地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30.甲、乙、丙图例中,代表住宅、商业用地的分别是_、_。以商业用地为例, 说明判断理由_。31.在城市北部规划高新技术开发区,其理由

11、主要有_。32.形成铁路穿城而过现状的因素主要是_。试评价铁路和城际铁路穿越城区给 城市带来的影响。_澳大利亚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图 14 为 “澳大利亚大陆地形和降水量分布图”, 图 15 为“澳大利亚大陆甲、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33.甲、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_、_,其共同特点主要有_。34.现季节,P 地的气候特征是_,形成的原因是_。这些气候特征 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有_。35.借鉴乙农业地域类型区的发展经验,促进我国该类型农业发展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_。【海洋地理】图 16 为“南海岛礁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36.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南海地处_板

12、块。37.随着三沙旅游线路的开通,国人南海游的愿望得以实现,南海发展海岛旅游的优势有 _。38.南沙群岛按成因属于_,它在开发南海资源中的作用主要有_。39.影响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的自然灾害主要是_,其防御的措施主要有_。答案材料选择 1. A 2. C 3. B 4. A 5. B 6. D 7. C 8. C 9. A 10. A 11. B 12. C 13. B 14. B 15. A 16. D 17. D 18. D 19. C,D 20. A,B 21. A,C 22. B,C 23. A,D 24. C,D 25. A,C 26. A,B 简答题 27. 以高原、山地为主;山地多

13、在北部,高原在南部;地势北高、南低河谷28. 促进区域生产与区际贸易;促进沿线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区域经 济水平的提高;提高区域知名度;带动城镇的兴起与发展。29. 优化联系方式;注重区际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交通运输建设与经济发展 必须十分注意因地制宜、趋利避害。30. 甲、乙分布于市中心;占地最少;交通通达度高31. 地价低;临近文化区;环境质量好;交通便捷32. 历史 方便人们出行;造成交通干扰;噪声污染33. 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科技水平高;专业程度 高34. 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

14、利于作物生长和有机质积 累;降水少影响作物生长35. 开辟水源;培育良种;扩大生产规模:加大政策扶持;发展物流(任答 4 点得 4 分)36. 亚欧37. 旅游季节长;旅游资源多样38. 珊瑚岛 提供补给;通信支持;避风港等39. 台风;风暴潮 提高海洋灾害的监测与预报能力;加固海岸防护工程;建立与健全海洋灾 害的防灾应急体系;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解析材料选择 1. 根据图 1 可以获取信息,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在 12 月的某一天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可知 甲地位于北半球,因为无太阳直射现象,所以位于温带地区。乙地在 10 月某日正午太阳高 度角达到 90 度,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

15、半球,可知乙地在南半球,并且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 之间,位于热带。故选 A。2. 看图可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在增大,A 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就是两地的纬度 之差,B 错。乙地白昼时间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由短变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 90 度那 天是乙地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之后白昼变短,故 D 错。所以 C 正确。3. 该区域河湖众多,而且位于我国东南地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流水量 的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夏季降水量大,秋冬季节降水量相对小一些。因为东南地区在 秦岭淮河以南,所以河流无结冰期。故选 B。4. 公路运输与水路运输比较,优势是公路运输更灵活,速度比水运快。5. 甲河是 R2 的支流,如果甲河受到了污染,那么就是 R2 河流水运动过程中带来的尾矿污染。6. 根据图例等岩龄线判断 M 处,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所以为背斜构造。根据等高线数 值可判断 M 处数值在 4650 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