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29330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南昌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南昌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南昌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南昌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常见原子或基团中,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A羟基 B卤原子 C烃基 D乙烯基【答案】C【点睛】:考查常见有机物的官能团概念及判断,注意掌握官能团概念,明确常见的官能团组成、结构与性质;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常见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羟基、醛基、羧基、酯基、羰基、-X(卤素)、氨基等,据此进行判断。2下列化学用语对应正确的是( )A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B乙酸的化学式:C2H4O2

2、C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DF的结构示意图:【答案】B【解析】A为甲烷的球棍模型,甲烷的比例模型能够表示出碳原子与氢原子体积的相对大小,甲烷正确的比例模型为:,故 A 错误; B乙酸的化学式为 C2H4O2,故 B正确;C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2=CH2,故 C 错误;D是 F 的结构示意图,不是 F的结构示意图,故 D 错误;答案为 B。3已知:2CO(g)O2(g)=2CO2(g) H566 kJmol1Na2O2(s)CO2(g)=Na2CO3(s)1/2O2(g) H266 kJmol1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CO 的标准燃烧热为 283 k

3、JB下图可表示由 CO 生成 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H532 kJmol1DCO(g)与 Na2O2(s)反应放出 54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 6.021023【答案】C2Na2O2(s)+2CO2(g)=2Na2CO3(s)+O2(g)H=-226kJ/mol,所以反应 2Na2O2(s)+2CO2(s)=2Na2CO3(s)+O2(g)H-532 kJ/mol,故 C 正确;D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Na2O2(s)+CO2(g)=Na2CO3(s)+ O2(g)

4、H=-226kJ/mol;依据盖斯定律2+得到:2Na2O2(s)+2CO(g)=2Na2CO3(s)H=-1018kJ/mol;即 Na2O2(s)+CO(g)=Na2CO3(s)H=-509kJ/mol;CO(g)与 Na2O2(s)反应放出 509 kJ=254.5kJ 热量时,反应的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 0.5mol,电子转移数为 6.021023,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用,盖斯定律的应用,燃烧热概念计算分析,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计算应用是解题关键,盖斯定律是指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热只与其反应的始态和终

5、态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盖斯定律的基本使用方法:写出目标方程式;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的物质);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平时要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4将 4molA 气体和 2mol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 2 s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 3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2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30 ; 2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1.4molL1。其

6、中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A2s 末(mol) 2.8 1.4 2L0.6mol/L=1.2mol用物质 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0.3mol/Ls,故正确;用物质 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0.15mol/Ls,故错误;2s 末物质 A 的转化率=100%=30%,故正确;2s 末物质 B 的浓度=0.7molL-1,故错误;答案为 A。5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l、Cu、稀 H2SO4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BMg、Al、NaOH 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

7、OC由 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D由 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Cu-2eCu2+【答案】D【解析】A由 Al、Cu、稀 H2SO4组成原电池,铝和稀硫酸反应而失电子,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铝作负极,铜作正极,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故 A 正确;BMg、Al、NaOH 溶液组成原电池,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铝是负极,镁是正极,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故 B 正确;C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铝和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铜和浓硝酸

8、能自发的进行反应,所以铜作负极,铝作正极,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 C 正确;D由 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铁和铜都与氯化铁反应,但铁的金属性比铜强,所以铁作负极,铜作正极,其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 D 错误;故选 D。- 4 -【点睛】:考查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式,注意不能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要结合发生的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判断正负极,为易错点。625 时,Ksp = 5.6110-12,Ksp(MgF2)= 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 时,饱和 Mg(OH)2溶液与饱和 MgF2溶

9、液相比,前者的 c(Mg2+)大B25 时,Mg(OH)2固体在 20 mL 0.01 mol/L 氨水中的 Ksp比在 20 mL 0.01 mol/L NH4Cl溶液中的 Ksp小C25 时,在 Mg(OH)2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 NH4Cl 固体,c(Mg2+)增大D25 时,在 Mg(OH)2的悬浊液加入 NaF 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为 MgF2【答案】C【点睛】: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和沉淀转化,根据氢氧化镁与氟化镁的化学式相似,由题中数据可知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其饱和溶液中 Mg2+浓度较小;氢氧化镁存在着微弱的电离,产生的氢氧根和氯化铵电离出来的铵根结合,产生一水合

10、氨,使平衡正向移动,所以镁离子的浓度增加;Ksp 只与温度有关;不管氢氧化镁的 ksp 有多小,只要加入的氟化钠溶液的浓度适合的话,使 c(Mg2+)c(F-)27.4210-11,可以使氢氧化镁转化为氟化镁沉淀。7已知室温时,0.1 mol/L 某一元酸 HA 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的 pH 值约为 4 B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1107C升高温度,溶液 pH 增大 D由 HA 电离出的 c(H)约为水电离出的 c(H)的 106倍【答案】C【解析】AHA 电离出的 c(H+)为 0.1mol/L0.1%=10-4mol/L,则 pH=-lg(10-4)

11、=4,故 A 正确;B由 HAH+A-,c(H+)=c(A-)=10-4mol/L,则电离平衡常数为=110-7,故 B 正确;C温度升高促进弱酸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变大,则 pH 变小,故 C 错误;DHA 电离出的 c(H+)为 0.1mol/L0.1%=10-4mol/L,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为 10-10mol/L,则由 HA 电离出的 c(H+)约为水电离出的 c(H+)的 106倍,故 D 正确;故选 C。8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 5 -A3 B4 C5 D6【答案】A9某温度下,0.01mol/L NaOH 的 pH 为 10,该温度

12、下将 pH=5 的强酸溶液和 pH=8 的强碱溶液混合后 pH=7,则酸溶液体积和碱溶液体积比为( )A1:10 B10:1 C9:2 D2:9【答案】C【解析】该温度下 0.01mol/L 的 NaOH 溶液的 pH 为 10,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c(OH-)=0.01mol/L、氢离子浓度为 c(H+)=10-10mol/L,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Kw=c(H+)c(OH-)=0.0110-12=10-12;pH=8 的强碱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c(OH-)=110-4mol/L,pH=5 的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110-5mol/L,pH=7 的混合液显示碱

13、性,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c(OH-)=110-5mol/L,设强碱与强酸的体积分别为xL、yL,则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OH-)=110-5mol/L=,解得:x:y=2:9,故选 C。【点睛】: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溶液酸碱性与溶液 pH 的计算,注意掌握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方法,正确计算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解答本题的关键;该温度下 0.01mol/L 的NaOH 溶液的 pH 为 10,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 c(OH-)=0.01mol/L、氢离子浓度为 c(H+)=10-10mol/L,再根据水的离子积表达式:Kw=c(H+)c(OH-)计算出该温度下水的离

14、子积;将 pH=8 的强碱与 pH=5 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 pH=7,混合液显示碱性,根据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计算出强碱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然后列式计算即可。10下列图象能正确地表达可逆反应 3A(g)B(g)2C(g);H0 的是( )- 6 -AA BB CC DD【答案】D【点睛】: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问题,注意根据可逆反应特征判断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对于可逆反应 3A(g)+B(g)2C(g)H0,反应放热,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 C%降低,A%增大,A 的转化率降低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

15、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 C%增大,A%降低,A 的转化率增大,以此解答该题。11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 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5OH=FeO42-4H2OC充电时,蓄电池的负极应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D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答案】C- 7 -【点睛】: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可知,高铁电池放电时必定是锌在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Zn-2e-+2OH-=Zn(OH)2,高铁酸钾在正极得到电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