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高中数学学案:《第13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 必修五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27710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邮市高中数学学案:《第13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 必修五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高邮市高中数学学案:《第13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 必修五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高邮市高中数学学案:《第13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 必修五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邮市高中数学学案:《第13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 必修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邮市高中数学学案:《第13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 必修五(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1 1、掌握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及公式证明思路;2 2、会用等比数列的前 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前 n项和的一些简单问题 ; 3 3、从“错位相减法”这种算法中,体会“消除差别”,培养化简的能力。 【学习重点】1 1、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推导 2 2、灵活应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预习内容】 阅读教材第 50-51 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教材上是如何推导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的?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n(2)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内容是什么?有限制吗?将它写成分段函数的形式。n(3)当时,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有几种形式,各有怎样的特点

2、?1q n【新知学习】1 1、等比数列前、等比数列前 n n 项和公式:项和公式:一般地,设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是21 1111,na a q a qa qnS21 1111naa qa qa q。 11qq 11qq说明:在中已知三个可求另外两个;1, , ,nna a q n S注意求和公式中是,通项公式中是不要混淆;nq1nq应用求和公式时,必要时应讨论的情况1q1q2 2、等比数列前、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错位相减法n【新知应用】例例 1 1、求等比数列中,na(1)已知,求;(2)已知,求;14a 1 2q 10S11a 243ka 3q kS(3)已知,

3、求和;1346510,4aaaa4a5S(4)已知,求和;12166,128,126nnnaaaaSnq(5)已知,求。37 2S 663 2S na例例 2 2、 (1)求数列的前项和。2311, ,nx xxxn(2)求数列的前项和。11111,2,3,2482nnn变式:变式:求数列的前项和。2311,2 ,3,4,nxxxnxn【新知巩固新知巩固】本节课学习了两个重要知识点,一个注意: 第一:等比数列前项和的推导方法;n 第二:等比数列前项和的公式;n 要注意等比数列前项和的公式是分类表达的。n第 13 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1)作业n班级_ 姓名_1、等比数列中,前 3 项和,则

4、公比=_ na12a 326S q2、若数列是等比数列,且,则 r=_ na3nnSr3、已知数列满足则当时时,等于 na00111,.(1),nnaaaaan1n na_4、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成等差数列,则的公比为 nannS123,2,3SSSna5、已知为等比数列,又第项至第项的和为 720,则 na3, 21qamn)(nm , mn6、在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已知,且前项的和等于它的 na424311aaaan2前项中偶数项之和的 11 倍,则数列的通项公式 n2 nana7、求下列等比数列的前项和:n(1); (2)1, 1,1, 1, 1 1 11,2 4 88、在等比数列中, na(1)已知,求和;(2)已知,求和;171.5,96aaqnS5131,28qS 1ana(3)已知,求和。132,26aSqna9. 设是等差数列,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na nb。1135531,21,13ababab(1)求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 nnabnna bnn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