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16-2017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424898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166 大小:6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2016-2017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新2016-2017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新2016-2017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新2016-2017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新2016-2017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2016-2017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2016-2017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册教案教案 (新教材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 时、分、秒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三单元 测量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第十单元 总复习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时、分、秒时、分、秒课题:秒的认识课题:秒的认识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总第总第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 ,知道分与秒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

2、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遵守、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来描述具体的时间。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出示多媒体课件: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情景。师:在 2014 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还有那旋转计时的“小彩旗”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你看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二、一!”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时间单位:秒。 (板书:秒的认识)2.在生活的哪些地方你见到或用到过“秒”呢?结合主题图,学生自由发言。(红绿灯转换

3、、赛跑等都用“秒”来计时。 )二、互动新授1.秒的认识。(1)进入情境,全面观察。提问:我们知道计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钟表,仔细观察,说说你从钟面上发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观察,再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观察的结果。(预设:我发现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有 12 个数字;有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中还有 5 个小格)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准确。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2)认识 1 秒。提问:在钟面上跑得最快的那根针就是秒针。 “秒”可以记录比1 分更短的时间。那在钟面上怎样表示 1 秒呢?(秒针走 1 小格就是 1 秒。 )教师用课件演示秒针走 1 小

4、格的动作,让学生观察。(3)体验 1 秒钟。提问:1 秒有多长呢?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嘀嗒声”让学生感受 1 秒有多长。 )钟表发出“嘀嗒”声,两次“嘀嗒”声之间是 1 秒。1 秒钟你能做什么?(拍一下手、眨一下眼睛、点一下头)在我们的生活中, “秒”可以如何表示?(可以出示收集的信息: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 500 米;火车每秒约行 55 米;小汽车每秒约行 20 米;卫星每秒飞行 7900 米等等。)小结:1 秒的时间十分短暂。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 1 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每 1 分每 1 秒。(4)探索计量“秒”的工具。质疑: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

5、怎样计量呢?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表达想法:电子表(或钟) ;有秒针的钟表;秒表。2.自主探究秒与分的关系。提问:观察一下。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小格?你发现了什么?多媒体出示钟表课件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 1 小格,秒针走一圈走了 60 个小格,走 1 小格就是 1 秒,走 60 个小格就是 60 秒。分针走了 1 个小格,也就是走了 1 分钟。因此得出:1 分=60 秒。 )3.切身体验 1 分和 1 秒。看着自己手中的钟表感受 1 秒和 1 分有多长。学生谈感受:生 1:1 秒特别短。生 2:1 分钟比 1 秒钟长

6、,但 1 分钟过得也非常快。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 4 页“做一做”第 1 题。(1)师生合作,教师计时,学生按书上的活动要求进行活动。(2)学生记录活动结果并汇报。2.完成教材第 4 页“做一做”第 2 题。试一试 1 分钟你能做些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1)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2)班内交流汇报。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学生畅所欲言: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2.“秒”经常出现在“倒计时”中。3.1 分=60 秒师小结:同学们,时间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时间在不停流逝,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7、让我们记住列宁的名言: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一切!五、课堂作业补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时、分、秒时、分、秒课题:时间的计算课题:时间的计算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总第总第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1 时=60 分,1 分=60 秒”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2.让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3.培养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猜谜语:兄弟三人手拉手,从早到晚一直走。 (钟表)2.提问:对“兄弟三人”你们

8、了解多少呢?和大家说一说。(“兄弟三人”分别指的是时针、分针、秒针;时针走一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 1 分,走一大格是 5 分,走一圈是 60 分,也就是 1 小时;秒针走一小格是 1 秒,走一大格是 5 秒,走一圈是60 秒,也就是 1 分)3.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你我对对碰。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时刻。4.质疑:我们已经学会看钟面上的时刻,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 (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二、互动新授1.时间的换算。(1)盛泰高尔夫里面的景色非常的美。今天,我有幸被邀请到里面游览了两个小时,你知道

9、 2 小时等于多少分吗?课件出示:2 时=( )分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学生汇报:生 1:60+60=120 分。生 2:1 小时是 60 分,2 小时是 2 个 60,是 120 分。生 3:钟面上时针走了两大格,分针就会走两圈,就是 120 分。(2)师:你们真聪明!小精灵出了一些题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挑战一下吗?出示课件“做一做”:60 秒=( )分 3 分=( )秒 1 分 40 秒=( )秒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2.时间的计算。(1)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 5 页例 2 的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能获得哪些

10、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言:小明 7 时 30 分离家,7 时 45 分到校。(2)提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方法一:观察钟面分针从数字 6 走到数字 9,走了 3 个大格,是 15 分。方法二:因为都是 7 时多,我直接用 4530=15(分) 。方法三:用到校的时刻减去离家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7:457:30=15(分) 。方法四:7:30 过 15 分钟就是 7:45,因此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 分。师:同学们的计算方法都非常好,计算经过的时间有多种方法,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3)请一两名学生说说自己离家的时刻和到校的时刻,然后

11、让其他学生帮忙算一算在路上走了多长时间。三、反馈完善1.填空。(1)分针从数字 2 走到数字 6 经过了( )分;时针从数字9 走到数字 12 经过了( )时。(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 1 时。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结合实际情况填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指名汇报,并说说第 1 小题的解题思路。答案(1)20 3 (2)40 10 102.提问:汽车从石家庄开往北京,9:10 发车,下午 1:45 分到达,路上用了多长时间?(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2)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上前讲讲解答过程。 (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动手拨动指针。

12、 )答案4 小时 35 分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补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时、分、秒时、分、秒课题:练习一课题:练习一 第第 3 3 课时课时 总第总第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并会正确地换算。2.能正确地求出经过的时间。3.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会灵活地计算经过的时间和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时、分、秒” ,大家了解了有关时间的哪些知识?选择你喜欢的方式

13、进行整理。1.小组合作,整理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2.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汇报小组整理的结果。生 1: 1 时=60 分1 分=60 秒生 2: 时 分 秒二、互动新授1.体验 1 分钟的长短。 (出示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1 题。 )(1)课件出示秒表,一起感受 1 分钟有多长。(2)播放录音:登鹳雀楼和广播体操 ,判断所用时间的长短。2.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 (出示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2 题。)师:时间就在我们的身边,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6060(1)让学生独立填写。(2)班内交流。3.比较大小。 (出示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4 题。 )(1)学生独立完成。

14、(2)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3)集体订正。4.计算结束时间与经过时间。 (出示教材第 8 页“练习一”第11 题。 )(1)让学生观察蓝天小学作息时间表(上午) ,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小组交流、讨论。(3)选出代表,班内汇报。师归纳: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4)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答?如:中午 11:30 同学们在做什么?第一节课课间休息多长时间?同学们做眼保健操用了多长时间?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8 题。先说说钟面上的时刻,然后填写时刻并计算出两表之间经过的时间。2.完成教材第 8

15、页“练习一”第 9 题。先让学生读一读题,说一说题意,然后解答。3.完成教材第 8 页“练习一”第 10 题。让学生先认一认秒表,然后通过时间的比较,判断谁跑得快,谁跑得慢。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补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总第总第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谈话引出问题:第 41 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有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准备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出示教材第 9 页主题图):同学们来到操场排好队,看到开来的一辆辆大巴,兴奋地喊:“我们要去参观世博会喽!” 。请大家认真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生 1:全校一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各有两个班。生 2:一(1)班有 35 人,一(2)班有 34 人;二(1)班有 39人,二(2)班有 44 人。生 3:三(1)班有 33 人,三(2)班有 36 人;四(1)班有 36人,四(2)班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