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重点要点和试题集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424380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重点要点和试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重点要点和试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重点要点和试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重点要点和试题集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重点要点和试题集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重点要点和试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重点要点和试题集(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1.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所谓国内生产总值(即 GDP) ,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 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这使得不同时期的 GDP 不能够直接比较,也使得象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不通过市场的活动很难在其中得到反映;GDP 核 算“一定时期内” “生产的”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相对纯净的流量指标,且该指标并不反 映产品的实现情况;明确 GDP 核算的地域范围是“一国或一地区” ,注意其在核算原则上

2、与 GNP 的区别。由 于人们经常把 GDP 作为指导和反映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指标,因此读者在准确理解这一重要概念的基础 上,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该指标的重大缺陷(如,GDP 并不能准确反映一国居民享有的福利水平,以现有的 GDP 指标作为经济活动的指导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等等) 。 2.2. 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的核算:这里讲到核算国民收入(GDP)的两种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其中,支出法是 在流通环节,通过加总各部门在最终产品上的总支出来得到 GDP 的数值。其基本公式为:GDP= C+I+G+X- M,其中:C 为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I 为企业部门的投资支出,G 为政府部门的政府购

3、买支出,X、M 分 别代表出口和进口,X-M 就是国外部门的净支出。在这四类支出中,初学者不易掌握的是 I 即投资支出。 首先要明确这里的“投资”与日常生活中“投资”在含义上有许多不同;其次还要从不同侧面了解投资的 构成从实物形态看,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从价值构成上看,投资包括重置投资和净投 资;从投资是否合意上看,投资包括投资需求和非合意投资。由此也可看出,由于在核算中包括了非合意 的投资支出,这使得实际的 GDP 与下一章将要讲到的均衡的 GDP 具有根本的不同。 与支出法不同,收入法是从分配的环节核算 GDP 的,其基本公式为: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 接税和企业转

4、移支付+折旧。其中前四项为要素收入,后两项则不是要素收入。读者须搞清楚上述各项收入 哪些会进入消费者的账户,哪些则会成为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各宏观收入指标之间 的关系有一个准确地把握。 3.3. 储蓄储蓄投资恒等式:投资恒等式:储蓄和投资的恒等,是一种定义的恒等,也是基于国民收入核算原理的恒等。 理解储蓄投资恒等式的关键,在于搞清“事前的、计划的”指标与“事后的、实际的”指标的区别,前 者是“合意”的,而后者可能包含“非合意”的部分。把这个问题搞明白,有助于弄清“事前的相等”和 “事后的恒等”的经济含义,有助于增进对下一章将要讲到的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i = s”的理解。 两

5、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S; 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GS+T 或 IS+(T-G); 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G+XS+T+M+K r或 IS+(T-G)+(M-X+Kr) 1.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 市场价值。 2.2.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3.名义名义 GDPGDP:是用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4.实际实际 GDP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5.5.GDPG

6、DP 折算指数:折算指数:即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的比率。 6.6.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叫最终产品;用于 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叫中间产品。 7.7.总投资、重置投资和净投资:总投资、重置投资和净投资:总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 的支出,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其中,用于补偿资本消耗,以重置资本设备的投资 为重置投资;总投资扣除重置投资为净投资。 8.8.存货投资:存货投资:是指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 9.9.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购买

7、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而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 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手中,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10.10.净出口:净出口:即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 - 2 - 11.11.间接税:间接税:即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如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等。 12.12.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值:即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之后的差额。 13.13.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相当于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服务 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14.14.个人收入:个人收入:即从国民收入中扣除公司未分配

8、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然后再加上政府给个 人的转移支付之后的收入。 15.1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即指税后的个人收入。对这种收入人们拥有充分的支配权,人们可据以决定消费和储 蓄的水平。 习题解答习题解答一、一、判断正判断正误误并解并解释释原因原因 1.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既便两国产出不变,其 GDP 亦不能与原来两国 GDP 之和相等。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合并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GDP 是对一国或一地区一定时期内全部最终产出 的市场度量,只要合并前后两国产出不变,合并后的 GDP 亦应与原来两国 GDP 之和相等。 2.国民收入核算中,净投资可以为负,但总投资无

9、论如何不能为负。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若存货的缩减额加上折旧额超过了新生产的建筑和设备的总价值,净投资 为负;若存货的缩减额超过了新生产的建筑设备的价值,总投资也为负。 3.既然折旧和间接税不是要素收入,按照收入法这两项不应计入 GDP。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 GDP 是当年全部最终经济成果的市场价值,折旧和间接税无疑应包括 在里边。如将此两项排除在外,核算得到的就将不是 GDP,而是大致相当于 NI 的一个指标了。 4.个人从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上都获得利息收入,则按照收入法,两种利息都应计入 GDP。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收入法之“收入” ,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而非最

10、终收入。个人从 公司债券中获得的利息被视为要素报酬之一种,而政府公债利息属转移支付,属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二、二、选择选择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1.用支出法核算 GDP 时,投资包括( C ) 。 A.政府部门提供的诸如公路、桥梁等设施 B.购买一种新发行的普通股 C.年终比年初相比增加的存货量 D.消费者购买但当年未消费完的产品 2.使用收入法核算 GDP 时,下面哪一项是不必要的( B ) 。 A.工资、利息 和租金 B.净出口 C.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D.资本折旧 3.下列各项可被计入 GDP 的是( C ) 。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 B.拍卖毕加索画稿的收入 C.晚上帮邻居照看孩子

11、的收入 D.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 4.一国从国外取得的净要素收入大于零,说明( A ) 。 A.GNPGDP B.GNP=GDP C.GNP0 被称为资本 的深化。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可以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新古典增长理论展示了一个稳定的动态增长过程,即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 过少,都存在着某种力量使其恢复到长期的均衡。 8.8.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这是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 1961 年提出的与人均消费最大化相联系的人均资 本应满足的关系式,其基本内容为:若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

12、 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用方程表示,就是:(k*)= n。 9.9.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最为著名。丹尼森把 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其中要素投入量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的 投入;要素生产率即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包括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丹尼森进而把影响经 - 54 - 济增长因素归结为六个: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 入产量的因素。丹尼森通过对各个增长因素所作贡献的量的分析,来比较长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 重要性,并得出结论:知识进展是发达

13、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 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与丹尼森分析的不同之处是他重视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0.10.库兹涅茨的库兹涅茨的“倒倒 U U 字假说字假说” (库兹涅茨曲线):(库兹涅茨曲线):这是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的,即“在经 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多大变化的时 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 ”如果用横轴表示经济发展的某些指标(通常为人均 产值) ,纵轴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则这一假说揭示的

14、关系呈倒 U 字形,因而被命名为库兹涅茨 的倒 U 字假说,又称库兹涅茨曲线。 11.11.最优经济增长:最优经济增长:最优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是,当社会目标已经确定时,经济社会从各种不同的可行 的增长路径中挑选出一条路径,以使社会目标函数最大化。最优经济增长问题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 用来评价经济增长路径选择的目标函数、用来描述所考察的经济社会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运行的状态 方程、有关变量的初始约束条件以及最终的约束条件。 12.12.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是指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 而展开的研究成果的总称。新增长理论的重要特征是试图使

15、增长率内生化,因此又称为内生增长理论。完 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是新增长理论的两个发展阶段。前者又分 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主要包括罗默模型和卢卡斯模型;另一种是凸性 增长模型,主要包括 AK 模型、琼斯-真野惠里模型和雷贝洛模型。 13.13.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经济周期大体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根据周期的长短经济周期可分为长周期(康德拉耶 夫周期) 、中周期(朱格拉周期)和短周期(基钦周期) 。 14.14.乘数乘数- -加速数模型:加速

16、数模型:用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结合起来说明经济波动的理论称为乘数-加速数模型。 乘数原理是指投资变动引起收入变动的理论;加速原理是指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理论。 由萨缪尔森所提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Yt=Ct+It+Gt Ct=Yt-1,00 习题解答习题解答一、判断正一、判断正误误并解并解释释原因原因 1.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实际增长率,国民经济将持续高涨。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根据哈罗德模型得知,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实际增长率时,一国经济会实 现稳定均衡的增长。 2.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国民经济将长期萧条。 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根据哈罗德模型得知,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时,一国经济会实 现均衡的增长。否则,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经济将长期萧条。 3.哈罗德增长模型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在分析方法上存在的区别是:凯恩斯采用的短期的静态 的分析方法,哈罗德采用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