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第十六章 儿童少年、女子与体育运动,[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以及运动定向;女子与体育运动的关系第一节 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 第二节 身体素质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三节 运动定向的生理学依据 第四节 女子与体育运动,《人体生理学》,第一节 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一、运动系统 二、心血管系统 三、呼吸系统 四、神经系统,《人体生理学》,一、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 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人体生理学》,(一)生理特点,1.骨骼的特点 儿童少年骨骼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 骺软骨不断骨化并增生,使骨伸长、增粗;骨化在20-25岁左右完成 骨完全骨化前,过大的负荷会影响骨骺的正常生长《人体生理学》,2、关节的特点 儿童少年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他 儿童少年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 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的作用下较易脱位《人体生理学》,3. 肌肉特点 ①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
②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也易恢复 ③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 ④肌力的增长不均匀《人体生理学》,不同年龄人的肌肉重量比例和肌力,《人体生理学》,(二)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1. 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 2. 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 3. 均衡发展肌肉力量 4. 发展儿童少年的柔韧性 《人体生理学》,二、儿童少年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儿童少年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特点 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人体生理学》,儿童少年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特点,1.血液 儿童少年血液量相对比成人血液量多,但单位体积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与成人相比则较低《人体生理学》,儿童少年安静时细胞量,《人体生理学》,2.心脏 儿童少年心脏的相对重量和容积均和成人的相近由于儿童少年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故心率较快;儿童少年的心肌纤维收缩力弱,心脏泵血力小,故每搏输出量小《人体生理学》,不同年龄男女脉博均值曲线,,,《人体生理学》,儿童少年心脏的几个指标与成人的比较,,,,,,,,,,,,《人体生理学》,3.血管 儿童少年的血管因易扩张而相对较粗,血压也比成人的低。
从青春发育期开始到性成熟期,因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相对滞后,加之性腺、甲状腺等分泌旺盛,可引起血压明显升高,称为“青春性高血压”《人体生理学》,青春性高血压一般多见于身体发育良好、身体增长迅速的青少年,其特点是收缩压较高(但一般不超过20 kPa),具有起伏现象,舒张压则在正常范围青春性高血压”,《人体生理学》,各年龄阶段血压均值表 单位:mmHg,,,,,,,,,,,,《人体生理学》,1.儿童少年不宜过早进行专项耐力训练和竞赛活动,12-13岁后,力量和耐力练习的比例可逐渐增加 2.儿童少年运动训练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出现青春性高血压的人运动量更要合理安排 3.尽量减少憋气、紧张性和静力性练习,以免心脏负担过重二)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人体生理学》,儿童少年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 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三、儿童少年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与体育锻炼,《人体生理学》,儿童少年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而呼吸频率较快 呼吸阻力较大、呼吸肌力量(即肺通气的动力)又弱,所以肺活量较小 由于儿童少年氧运输系统功能较差,最大通气量和摄氧量都较低 在运动时通气量的增加主要依靠呼吸频率的增加来实现。
一)儿童少年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人体生理学》,儿童少年的最大肺通气量与最大吸氧量,(依《人体生理学》,1994),《人体生理学》,(二)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1.应以速度性练习为主,不宜进行过多的耐力、力量及静力练习 2.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正确配合凡是使胸廓扩张的动作应吸气,反之应呼气;要避免憋气或屏气动作 3.注意呼吸道卫生,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人体生理学》,四、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生理特点 与体育锻炼,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 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人体生理学》,(一)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1.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兴奋过程占优势,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多余和错误动作较多 2.儿童少年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恢复也较快 3.儿童少年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但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人体生理学》,不同年龄阶段脑重,(依体院教材《运动生理学》,2002),《人体生理学》,(二)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1.体育活动内容要多样化,避免单调及静止性活动 2.不宜做过难的动作,应多安排以游戏和模仿性质为主的练习,全面发展基本技能。
3.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人体生理学》,第二节 身体素质发展的年龄特征,,《人体生理学》,一、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儿童少年各项身体素质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现象,称为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人体生理学》,二、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都包括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两个阶段 增长阶段表现为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分快速增长阶段和缓慢增长阶段在增长阶段之后身体素质的发展速度明显变慢或趋于稳定 进入稳定阶段,身体素质不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甚至有所下降《人体生理学》,《人体生理学》,三、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在不同年龄阶段,各项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是不同的,人们把身体素质增长特别快的年龄阶段,称该项身体素质的敏感期《人体生理学》,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民的敏感期,《人体生理学》,四、身体素质增长的顺序性,在身体素质的增长过程中,由于各种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即出现高峰的时间有早有晚,表现在增长的顺序有先有后《人体生理学》,第三节 运动定向的生理学依据,,《人体生理学》,一、运动定向与科学选材,运动定向与科学选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选材主要是挑选那些各方面条件优越、有发展潜力的儿童少年参加多年系统训练。
究竟进行哪个运动项目的专门训练,并创造这一项目的优异成绩,还要经过基础训练阶段实践的观察和检验才能最终确定,即运动定向《人体生理学》,二、科学选材和运动定向的年龄特点,运动员科学选材和运动定向均要考虑最初年龄 系统训练过程主要表现在各运动项目达到高水平运动成绩最佳年龄期的范围不同,以及达到最高水平运动成绩所需要的训练年限不同《人体生理学》,(一)各运动项目达到高水平运动 成绩的年龄期,,《人体生理学》,世界优秀运动员达到高水平运动成绩最佳年龄期范围,《人体生理学》,《人体生理学》,(二)各运动项目达最佳成绩所需训练年限,达到高水平运动成绩所需要的训练年限依运动项目不同而异,一些项目还存在性别差异 如果训练的条件较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较高,运动员的天赋条件较佳,其训练年限可能会相应缩短《人体生理学》,达高水平运动成绩所需的训练年限,《人体生理学》,(三)确定初级选材和运动定向的适宜年龄及应注意的问题,根据各运动项目的年龄特征,可大体上确定选材和运动定向的最初年龄《人体生理学》,我国各项目选材的年龄/岁,《人体生理学》,第四节 女子与体育运动,一、女子的运动能力 (一)力量的性别差异 (二)氧运输系统的性别差异 (三)运动负荷时功能变化的性别差异,《人体生理学》,(一)力量的性别差异,男子和女子在性成熟之前,肌肉力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在12~14岁后,男女之间的力量出现了明显差异。
通常认为,女子的肌肉力量平均约为男子的2/3,且各种力量存在性别差异(表17-6)《人体生理学》,中国18-25岁男女青年肌力比较,《人体生理学》,男子肌肉占体重的40%¬45%,而女子占32%¬35%;女子的骨骼肌体积小,因而肌肉的力量较男子差 实验证实,女子的骨骼肌体积小与雄性激素水平低有关 体育锻炼中,女子肌力的增加是通过改善神经的控制,增强神经冲动的传递,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予 工作而实现,与骨骼肌体积增加的关系不密切《人体生理学》,训练导致男女力量的变化,《人体生理学》,(二)氧运输系统的性别差异,女子呼吸肌的力量相对于男子来说较差,加之气道阻力大,因而女子的肺通气量及肺活量等呼吸机能均小于男子 同时女子的血量、红细胞、血红蛋白总量都比男子低,心脏的重量、容积、搏出量和每分输出量等均比男子低,故女子的氧运输能力较差《人体生理学》,男女呼吸机能的比较,《人体生理学》,对9-21岁学生的研究发现,其最大吸氧量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均存在性别差异,并受年龄影响 女子体内的碱储备和保持PH值相对恒定的能力较低,故耐酸能力差《人体生理学》,(三)运动负荷时功能变化的性别差异,1.定量负荷时机体的反应 2.极量运动时的反应,《人体生理学》,在进行负荷量、持续时间及其他条件相同的运动时,男女的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反应不尽相同。
与男子比,女子的反应程度较大;而且,心肺功能的变化主要依靠增加呼吸频率和增加心率等代偿性变化来顺应肌肉运动的需要,同时恢复也较慢1.定量负荷时机体的反应,《人体生理学》,2.极量运动时的反应 在尽本人最大能力运动时,同男子相比,女子的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表现为动员快,潜力较小,负荷以后恢复较慢 女子的心输出量相当于男子的70%,按照每千克体重计算,也只相当于男子的85%同样,女子的最大吸氧量、过量氧耗也不及男子,女子在极量负荷运动时的最大负荷量也低于男子《人体生理学》,9—21岁学生最大吸氧量相对值的年龄、性别特征,《人体生理学》,二、月经周期与运动,,《人体生理学》,(一)月经周期的生理变化,月经周期受到卵巢内分泌的调节和控制 一个月经周期若按28天计算,根据不同时间的变化特点,分为三个时期,即月经后期、月经前期、月经期 在月经周期的生理变化和特征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但其生理过程的机制是一致的《人体生理学》,(二)月经周期的生理反应,在月经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反应,有轻度的不适感,如下腹坠胀或轻度疼痛、腰酸、乳房发胀等;有一定的全身反应,如食欲不好、疲倦、嗜睡、烦躁、头痛等,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现象。
《人体生理学》,(三)月经周期与运动能力,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女子的运动能力发生不同的变化 不同运动项目对经期运动能力的影响不同《人体生理学》,(四)运动对月经周期的影响,1.运动与初潮 2.运动与经血量 3.运动与痛经,《人体生理学》,[复习思考题],1.简述科学选材和运动定向的年龄特征 2.试述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年龄特征,指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3.试述儿童少年氧运输系统年龄特征,指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4.试述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年龄特征,指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5.分析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6.女子力量和氧运输系统有哪些特点?运动负荷时功能变化的性别差异如何? 7.运动对月经周期有哪些影响?月经期女学生的体育教学与锻炼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