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副伤寒活疫苗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422561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仔猪副伤寒活疫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仔猪副伤寒活疫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仔猪副伤寒活疫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仔猪副伤寒活疫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仔猪副伤寒活疫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仔猪副伤寒活疫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仔猪副伤寒活疫苗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仔猪副伤寒活疫苗(C500株)生产操作细则,本品系使用免疫原性良好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弱毒株,接种适宜培养基培养,收获培养物加入适当稳定剂,经真空冷冻干燥制成。本品用于预防仔猪副伤寒活疫苗。,1、菌种 1.1疫苗生产用菌种为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弱毒株,原种购于中国兽药检查所,经扩繁后由质检部鉴定、保管、供应。 1.2菌种标准 1.2.1 C500弱毒株应符合以下标准 1.2.1.1 形态和生化特性 本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生化特性应符合细菌分类学中本菌的特性。,1.2.1.2 培养特性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37培养18-22小时,菌落为圆形、边缘整齐、突起、半透明、略湿润的光滑型。 1.2.1.3

2、 血清学特性 普通琼脂新鲜培养物用玻片凝集检查法,对沙门氏菌属O7因子血清出现凝集反应。,1.2.1.4 特异性 在含1%的醋酸铊的普通肉汤中呈均匀浑浊生长,用新鲜普通琼脂培养物与1500%吖啶黄溶液做玻片凝集试验应不出现凝集反应。 1.2.1.5 安全性 用pH7.4-7.6的普通肉汤或蛋白胨水,将培养24-48小时的普通琼脂斜面培养物洗下并作活菌计数,注射下列动物应符合标准。,小白鼠 18-22g(30-35日龄)的小白鼠10只,各皮下注射0.2ml,含活菌数1亿,观察21日,至少应存活9只。 家兔 体重1.5-2.0kg的家兔5只,各皮下注射1ml,含活菌数100亿,观察21日应存活。

3、仔猪 用体重15kg以上的健康易感断奶仔猪4头,各静脉注射1ml,含活菌数30亿,观察1个月应存活。,1.3 冻干菌种2-8保存期为10年。 2、疫苗制造及半成品检验 2.1 生产用菌种的制备 2.1.1 一级种子繁殖和鉴定 冻干种子用普通肉汤稀释或经普通肉汤后,接种普通琼脂平板,37培养18-20小时,观察菌落形态,菌落为圆形、边缘整齐、突起、半透明、略湿润的光滑型。,选取中等偏大的菌落5-10个,混合后接种于普通琼脂斜面若干只,37培养24小时,经纯粹检验合格,并用0.2%吖啶黄溶液做玻片凝集试验应合格,作为一级种子。在2-8保存期不超过1个月,在此期间可以移植1-2次,在培养基上继代不超

4、过5代。,2.1.2 二级种子繁殖 取一级种子接种于普通琼脂或普通肉汤,37培养24小时,经纯粹检验合格后,即可作为生产种子,在2-8保存期不超过2日。,2.2 制苗用培养基制备 2.2.1 材料 牛肉 要求应采购新鲜的精牛肉,3-5岁,前后腿、胸部,尽量少含脂肪、肌腱、筋膜等。 鱼蛋白胨 1.5% 胰蛋白胨 0.5% 氯化钠 0.5% 氢氧化钠 水,2.2.2制备方法将新鲜的精牛肉去掉脂肪、筋膜等绞碎,纯化水低温浸泡24小时,100煮沸2小时,补足失去的水分,冷却静止沉淀24小时,抽取上清液,加入鱼蛋白胨、胰蛋白胨、氯化钠溶化,用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至7.8,煮沸20分钟,降温静止沉淀。,

5、3.1条件准备 3.1.1 根据菌液制备所需物品及设备条件,进行全面准备。 3.1.2 按使用时间,提前做好对发酵罐空消工作,包括罐体、空气过滤系统、各个进出料口,确保灭菌无死角。将准备好的各种物品提前移入洁净工作间待用。 3.1.3在工作开始前3040min,按净化级别要求调整送风量,达到洁净级别要求。 3.1.4提前一天对发酵罐进行全面灭菌,并保持发酵罐正压。,3.2 进料及培养基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通过管道打入发酵罐,加入消泡剂(猪油),然后对进料管道进行清洗、灭菌,关闭进料阀门,对培养基及所有的进出口、空气过滤系统进行灭菌,当温度达到90和100时,分别经上面空气进管和下面放料口向罐内

6、通入蒸汽1分钟左右,罐内116保持40分钟,其他位置121保持40分钟。,灭菌结束后马上夹层通冷水进行降温并及时补充无菌空气保持罐内正压。当温度降至40时,关闭冷水管道停止降温,通无菌空气保持罐内正压,打开自动控温系统的阀门和开关,温度控制在37。,3.3 接种 在火焰保护下,连接种子瓶和发酵罐接种口,打开发酵罐出气阀关小发酵罐进气阀使罐内压力接近于0,确认无误后打开接种阀门,利用正压空气将二级种子按1%-2%的接种量接种于普通肉汤中,然后按2.5%加入40%灭菌葡萄糖溶液。,3.4 发酵培养 接种后先小气量通入无菌空气2h,然后逐渐加大通气量,每2h增加通气量,培养后期每小时测定一次pH,当

7、pH上升到7.8时加入40%葡萄糖溶液2000ml调整pH,培养1820小时,当菌数将要达到最高峰时停止培养收获菌液,将菌液放入灭菌大玻璃瓶中。,4、配苗 将事先准备好的冻干保护剂加入收苗瓶中摇匀,保护剂和菌液的比例是1:7,明胶和蔗糖的最终含量分别是1.3%和5%。 配苗完成后马上进行分装和冻干。,注意事项: 1、培养基是菌苗生产的关键,一定要把握好原材料的质量。 2、发酵罐灭菌时,应注意千万不要留有死角,通气管道压力应高于罐内压力,不要造成培养基倒吸入空气过滤器。 3、通气培养时应认真仔细,10小时后每小时要测定pH值,根据pH值的变化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溶液。 4、注意无菌操作,生产种子应进

8、行纯粹检验,接种、补料应尽量采用管道连接而不采用开口方式进行操作。 5、合理掌握收苗时间,提高冻干菌存率。,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仔猪生产的传染病。临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母猪发生流产。该病对6月以内仔猪易发,特别是14月龄发病较多,病程一般在2天至3周,长的达1个月以上,往往因体质下降并发其它疫病,治疗时间长,效果不佳。本病潜伏期为3天30天。本病是由于仔猪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促进发生和传播的。因此,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发病机制,沙门氏菌的许多血清型可使人感染,发生食物中毒和败血症等,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体。由于抗菌药物

9、的广泛使用(包括作为猪饲料添加剂)等因素的影响,该类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发病率逐渐上升。各种年龄猪只均可感染沙门氏菌,但仔猪较成猪易感,6月龄以下的仔猪(尤其以14月龄者)最易感。带病猪只和带菌猪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随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污染水源和饲料等,经消化道感染健康猪只。患病猪只与健康猪只交配或用患病猪只的精液人工受精可发生感染。此外,子宫内感染也有可能发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猪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本病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饲养管理较好的猪群,即使发病,亦多呈散发性;反之,则常为地方流行性。,流行特点,下列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1、 环境污秽

10、、潮湿,圈舍拥挤,粪便堆积通风不良,温度过低或过高,饲料和饮水供应不良。2、 长途运输中气候恶劣、疲劳和饥饿、内寄生虫和病毒感染。3、 分娩、手术。4、 母猪缺奶。5、 新引进猪只未实行隔离检疫等。,1、多年来对生猪坚持春秋普防制度,主要是针对猪瘟、猪肺疫、猪丹毒和口蹄疫,而忽视了仔猪副伤寒的预防。2、仔猪副伤寒的免疫程序和方法不统一,农户愿防则防,不分仔猪日岑和体况,不注重免疫方法。3、仔猪副伤寒发生后,注重的是治疗,而未从预防措施上多研究探索。4、仔猪圈舍环境卫生差,消毒不经常、不彻底。农户对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松懈。5、同院邻居户所养母猪易相互感染发病,多在低温潮湿雨季多发。6、基层兽医

11、站无诊断化验设备,加之仔猪副伤寒往往并发其它疫病,导致准确诊断和治疗不及时。,仔猪副伤寒流行原因分析,1、统一仔猪副伤寒免疫程序,采用仔猪副伤寒疫苗在仔猪断奶前后各口服免疫一次;改农户愿防则防为强制普遍预防,改农户自购疫苗为请兽医防疫为兽医人员按时亲自到场实施仔猪副伤寒免疫。 2、统一免疫方法:仔猪在7日龄左右实施首次免疫,由兽医人员用冷开水将疫苗稀释成每头5亳升量均匀地拌入少量颗粒饲料中,让仔猪自行采食,确保每头母猪都达到免疫目的。对个别体质瘦弱,不能采食足量饲料的仔猪,采用20%氢氧化铝胶溶液将副伤寒疫苗稀释成2-5倍剂量肌肉注射。 3、在母猪分娩前分娩前1015天,免疫仔猪所用仔猪副伤寒

12、菌苗用量的816倍。 4、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确保仔猪饲料、饮水及圈舍环境清洁卫生。 5、严防引进病猪,养猪场(户)要坚持自繁自养,尽量不从外地外场引进生猪,并实行全进全出的原则。,仔猪副伤寒预防措施的探讨,1、对仔猪推行统一的副伤寒免疫技术,是控制仔猪副伤寒发生的根本措施。2、仔猪副伤寒免疫技术是结合母猪饲养户仔猪培育的实际而制定的,合理适用,易为兽医人员掌握和养母猪户接受。3、我镇仔猪仍存在零星散发副伤寒的情况,可能与每头仔猪的体质和采食副伤寒疫苗饲料的多少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总结完善该免疫技术。4、仔猪副伤寒在多雨潮湿季节最易发生,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严格环境消毒,增强仔猪

13、抵抗力,可有效遏制内源性感染。,免疫注意事项,免疫失败的原因,1.粗放式饲料管理,猪群健康水平差。 2.贯彻兽医卫生防疫工作不够。 3.兽医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4.防疫注射用具没彻底消毒。 5.疫苗稀释操作不当或保存时间过长而失效。 6.慢性或隐性病猪长期带毒和排毒。 7.母源抗体干扰使免疫失败。 8.药物使用不当导致免疫失败。 9.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影响。 10.免疫接种过于频繁。 11.没有科学地制定免疫程序。 12.产品的质量,治疗,(1)按每公斤猪体重肌注1020毫克氟苯尼考,连注天,也可按每公斤猪体重内服2030毫克氟苯尼考,连服天。 (2)按每公斤猪体重内服1030毫克环丙沙星粉,连服天。 (3)按每公斤猪体重内服50100毫克土霉素或毫克强力霉素,连服天。 (4)按每公斤猪体重肌注0.2毫升复方新诺明,首次用量要加倍,连注天;如用粉剂,应按每公斤猪体重内服70毫克,首次用量要加倍,连服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