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教育讲座讲义下载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422553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健康教育讲座讲义下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亚健康教育讲座讲义下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亚健康教育讲座讲义下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亚健康教育讲座讲义下载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亚健康教育讲座讲义下载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健康教育讲座讲义下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健康教育讲座讲义下载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治已病治未病 与亚健康对话,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罗仁 教授,罗 仁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军优秀教师,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197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系,198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肾病专业研究生毕业。从事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三十年。先后出版专著48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广东省科技攻关课题等9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9项;累计课题经费100万元。 现受聘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全

2、国中医肾病学会委员。全军中医内科学会常委兼秘书长、全军中医药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内科学会常委。,一、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什么是中医“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其包括三个方面: 无病重防 对于健康无病之人,重在养生调摄,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贼邪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欲病早治 欲病指欲作未发,包括病情潜隐,尚未显露,几乎无自觉症状,或病情轻微,仅有先兆表现。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讲:“莫知其情,莫见其形。”,素问.刺热论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已病防变 伤寒论曰:“伤寒中风

3、,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还有清代名医叶天士所强调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等。,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超前性,上世纪末,国际上围绕医学目的进行了两年的大讨论,最终认为:“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是关于健康的科学”、“好的医生应是使人不生病的医生,而不仅是把病治好的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以及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这种中医“治未病”思想正是上述医学目的,而且中医“治未病”已有近两千年了,在理论与实践上蕴藏着丰富的内

4、容。 中医“治未病”思想被国际上称为最先进、最超前的思想,它将人们的认识带入“无病世界”的最高境界。,什么是健康?,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步确立,健康的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健康不仅仅是没病和不虚弱,而且包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完好状态。” 阿拉木图宣言,健康的标准,1、身体上的良好状态体质强壮,生长发育达到该年龄应有的标准。饮食、睡眠等生活起居符合科学要求。 2、心理上的良好状态智力正常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可以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3、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在人际交往和各种社会活动中,能够恰如其分地扮演生活中

5、的各种社会角色,注意以法律和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应当重视人类与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融洽与协调。,健康的八大要素,“治未病”对“大健康”时代的贡献,保持健康的身体,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执著追求的目标,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什么是“大健康”? 就是指要全社会人群达到健、寿、智、乐、美、德的“六字人生最佳境界”。 “治未病”深刻地揭示了“大健康”的核心内容 有人说过:医学应当是研究健康的科学。然而长期以来现代医学却忙于应付各种已发的疾病,研究各种药物和治疗手段也都是“对症处理”。问题就出在预防措施的滞后。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中医治未病就是其最好的方法

6、。,什么是亚健康?,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sub-health)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又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等。 有人认为其特点是“我没有病,但我不健康”。“没有病”是医生说的,因为诊断疾病无依据;“不健康”是患者说的,因为他感到痛苦的折磨。 亚健康的转归 亚健康的转归有二:一是经过若经过及时有效的调控,可向健康状态转变;二是任其发展进一步恶化,转向疾病态,甚至出现“过劳死”(一种因过劳导致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现象)。,亚健康与中医“未病”有联系么?,中医未病理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记载,后世医家先后提出“消

7、患于未兆”、“济羸劣以获安”。“未兆”即指未有显著疾病征兆之时;而“羸劣”,则是指虚损或不太健康,但不一定有病的状态。这些内容正是现代所说的“亚健康状态”。 “上工治未病”就是把亚健康状态经过及时有效的调控,使之转为健康状态。这种医学思想代表着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二、亚健康的发生率,世界三种人(WHO的全球性调查),健康人群约10%亚健康人群约70%疾病人群约20%,亚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是从亚健康诱发环境的角度审视的,这类人群的特点是存在着易诱发亚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工作紧张或不适应人群 (如“三资”企业员工、农民打工者等) 生活不规律人群 (如小公司经理、昼夜轮班者、经常出差者

8、等) 烦恼、焦虑人群 (如出国者、大学生等) 情感空虚、悲观抑郁人群 (如下岗者、离婚者、离退休者等) 特殊职业人群 (如演员、医护人员、电脑爱好等) 遭遇突发事件人群 (如突然遇到失恋、重病以及意外受伤等) 机体生长发育、转折期人群 (如儿童、青少年、更年期男女等) 体弱及病后人群 (如平素体虚者、大病、重病之后者等) 精神压力过大人群 (如公务员、知识分子、成功者等),三、亚健康的发生原因,亚健康的发生原因,目前认为亚健康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不良饮食行为、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 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竞争、紧张、冲突、焦虑、抑郁等。 环境因素的

9、影响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口过剩等。 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等)。,亚健康的发生机制,虽然现代医学对亚健康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迄今为止,亚健康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目前,对于亚健康的发生机制认为是:由于心理、社会、生物等多种环境因素,引起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紊乱以及氧化应激损伤,导致基因表达紊乱,最终导致亚健康的发生,其中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为亚健康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亚健康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那么“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等,则引起亚健康 。 亚健康的中医病因病机可概括为:亚健康的发病多因七情内伤,加之劳倦、

10、饮食、生活不节等导致体内阴阳平衡失调,升降失常,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导致心脾气血两亏、脾虚湿盛、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肝肾阴亏。此时如不加调整,进一步发展,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将会导致气滞、血瘀、痰湿,郁久化热而出现热、毒、瘀、虚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涉及到心、肝、脾(胃)、肾等脏腑。,四、亚健康的临床表现,亚健康的临床特点,发病率高,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无确定病因或病因不明 是机体身心轻度失调状态的一组临床症状,“不定陈述综合征”。 其临床特点为“一多三少”。一多指疲劳多;三少即三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 无器质性病变,属功能性改变 临床上无疾病诊断依据 呈慢性发

11、病及发展 若及时干预可逆转为健康状态 若不及时防治,可发展为疾病。,亚健康的常见临床表现,亚健康主要以主观感受为主,客观体征极少或没有,症状可单一出现,也可以交替或合并出现,临床上具体表现为: 疲劳 失眠或嗜睡 健忘 食欲不振 烦躁不安 抑郁或消沉 焦虑不安 头晕、心悸、气短 大小便异常 性欲低下 免疫功能下降 (如经常感冒或有感冒症状,咽喉不适,口腔溃疡等),五、亚健康的分类,亚健康的分类,躯体性亚健康 躯体性症状,以疲劳为主,还可有失眠、便秘、头痛、腰背酸痛等 心理性亚健康急躁、焦虑、抑郁、担心、恐惧等。 社会交往性亚健康 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加大,交往频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等。 道德性亚

12、健康 在世界观、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利于自己和社会的偏差,导致行为的偏差、失范和越轨 。,六、亚健康的检测与诊断,亚健康的医学检测方法,量表检测 康奈尔医学指数(CMI) 亚健康状态自测表 血液学检测(一滴血检测法) 超高倍显微诊断仪(MDI)亚健康评估法 多媒体显微诊断仪(THMMDI)检测法 血液流变学检测 血液细胞阻抗测量 福贝斯远程健康检测系统(TDS)检测 是祖国传统经络医学理论和现代高新电子技术设备结合的产物。 其它 观指甲测健康、观舌测健康、观面测健康及中医的三部九候综合评估等,亚健康的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诊断标准。 国外有不少国家针对亚健康状态中最常见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制

13、定了相关标准,其中美国标准的使用较多,以下为美国标准,可供参考。 诊断标准(美国):即必须具备2项以上主要标准和6项以上症状标准加上2项以上体征标准,或单纯症状标准超过8项者,可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接下页),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美国),主要标准1、持续性或反复性疲劳或极易疲劳,表现为:(1)睡眠休息后不能缓解;(2)严重时,日活动量减少50%。2、排除其他慢性临床疾病,包括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慢性或亚急性细菌感染、慢性精神病、慢性炎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次要标准1、症状或病史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6个月。(1)低热或畏寒;(2)咽喉疼痛;(3)颈前、颈后或腋下淋巴结肿痛;(4)不能解

14、释的全身肌肉无力;(5)肌肉疼痛或不适感;,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美国),(6)既往可耐受的运动后24小时全身疲劳; (7)和病前不同的全头痛; (8)游走性非炎性关节疼痛; (9)神经精神症状(畏光,暂时性视盲,健忘,兴奋过度,意识模糊,思维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忧郁); (10)睡眠紊乱;2、体征标准 (1)低热; (2)非渗出性咽峡炎; (3)可触及颈前、颈后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直径2cm)。,亚健康诊断的参考标准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 已经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持续或反复出现6个月以上,通过系统检查,无明显的器质性病理损害证据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阳性改变; 无重要器官的

15、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或原有疾病在康复过程中的病理损害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变与现有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内在联系; 尽管患有明确的非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或精神心理疾病诊断,但无需用药维持; 具有以疲劳为主的各种躯体不适症状(以躯体性亚健康为主); 具有急躁、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不适症状(以心理性亚健康为主); 具有人际交往频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以社会交往性亚健康为主); 判断:具备第、项可诊断为亚健康状态,加上、任一项即可判断为亚健康状态的类型 。,七、亚健康的防治,亚健康的防治意义,医学领域 有可能阻断亚健康向临床病态的发展,真正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

16、中医的优势。 社会效益 提前防治亚健康,对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合理配置社会资源,降低国家、个人医疗费用,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具有实际意义。 经济效益 亚健康保健治疗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开发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若能抓住这个机会,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亚健康的基本调控方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枉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皇帝内经.素问心理平衡 适量运动 适时休息 戒烟限酒 合理膳食 药物干预 中医防治,心理平衡,森田疗法 自我认知疗法 疏导疗法 催眠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 暗示疗法 娱乐疗法,日本森田疗法,本疗法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心身疾病。 1、要经常保持充实的生活; 2、从端正外表做起; 3、不要感情用事; 4、不要发牢骚; 5、不要以病为借口逃避现实; 6、不要做完善欲的俘虏; 7、靠努力产生自信; 8、学会豁达; 9、顺应自然; 10、避免长期休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