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42102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赵耀丽,看一看,说一说,图片表现的内容是上节课的哪个知识点?,新课导入,1.什么是贫血?贫血程度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2.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概念、病因、 身体情况、饮食护理及铁剂治疗时的配合与护理 学习难点:铁的吸收利用,注: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比较缺铁性贫血与一般贫血表现的异同点,从而加深对疾病的理解和记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2.熟悉缺铁性贫血的定义、病因、治疗。3.了解铁的代谢 能力目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缺铁性贫血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修养。

2、,概念,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的分布: 正常成人体内含铁量:男性50mg/kg,女性35mg/kg,其中65%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称为贮存铁,其余为组织铁。,人体铁的来源和吸收: 1.内源性铁来自红细胞破坏; 2.外源性铁来自食物,食物中三价铁在胃酸及还原酶作用下还原成二价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被吸收。肠黏膜吸收铁的量与体内贮存铁量保持动态平衡。,铁的代谢,1.铁在体内存在形式 组织中的铁主要是以血红蛋白、肌红 蛋白和酶的形式存在。

3、贮存铁主要是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形 式贮存在肝、脾、骨髓、肠黏膜中。,2.铁的来源 生理情况: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海带、 紫菜、木耳、香菇、肝、肉、血、豆类等。 脂肪、乳类、谷物含铁较低。 非生理情况:铁可来源于药物和输血。,3.铁的吸收 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及小肠上部吸收。 胃酸、VitC促进铁吸收。 茶(含鞣酸)、奶(含磷)、咖啡影响 铁的吸收。,4.铁的排泄 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平衡 状态。 铁主要是随肠粘膜细胞、皮肤细胞、尿 道细胞脱落而丢失。妇女还通过月经、妊 娠和哺乳而丧失铁。,难点铁的吸收利用过程,食物中的Fe3+,Fe2+,血液中Fe2+,在十二指肠及空场上端吸收,胃酸或

4、还原剂,被氧化,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任何原因使体内铁缺乏,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1.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量相对不足 2.铁吸收不良 3.铁丢失过多,1.铁需要量增加,但摄入不足:是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病因,病因,2.铁的吸收不良:胃、十二指肠切除术,萎缩性胃炎 3.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痔出血,月经过多等。,阅读护理评估内容,阅读提纲 缺铁性贫血与一般贫血相比有何特殊表现(重点)?,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询问病人有无慢性失血病史、慢性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手术史;有无需铁增加而摄入不足的情况,儿童患者有无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护理评估,二、身体评估 1.一

5、般贫血共有表现 2.缺铁性贫血特殊表现 3.缺铁原发病表现,护理评估,二、身体评估 1.一般贫血共有表现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悸、气短。,贫血表现,2.缺铁性贫血特殊表现,组织缺铁表现:如口角炎、舌炎、皮肤干燥、毛发干枯、指甲条纹隆起,严重呈 “匙状甲”。 精神行为表现:如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等。,口角炎,缺铁性贫血病人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缺铁性贫血病人反甲表现,3.缺铁原发病表现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相应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长期轻度贫血病人,因缺血缺氧引起的不适和活动无耐力,病人自觉工作效率低,常有

6、自卑感。一旦贫血加重,症状明显时,病人常有焦虑和烦躁。,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 1.血象: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特别是晚幼红细胞增生活跃,细胞体积偏小。骨髓铁染色阴性。 3.铁代谢检查: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降低。血清铁蛋白是反映贮存铁的敏感指标,可用于早期诊断 。,人体正常红细胞与低色素小红细胞,缺血性贫血病人血象和骨髓象图片,护理评估,五、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变不合理饮食结构和方式,预防性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或铁强化食物。 2.铁剂治疗 是纠正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措施。 (1)口服铁剂(首选):硫酸亚铁 (

7、2)注射铁剂: a.口服铁剂后胃肠反应严重而无法耐受(适用情况) b.消化道疾病导致铁吸收障碍者 c.病情要求迅速纠正贫血者,案例导入,1.李先生,45岁,因疲乏、气促、心悸、食欲不振3月入院,护理体检:口唇、面色苍白,皮肤干燥,毛发干枯。血液检查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血清铁减少,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外铁消失。粪便检查见钩虫卵。病人对本病一无所知,对预后感到担心。入院后睡眠不好,心情不好。临床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试列出该病人现存的护理诊断?计算补充铁剂总量。常用右旋糖酐铁。,护理诊断,护理目标,1.缺铁状况纠正,营养失调改善 2.活动耐力增强 3.能描述引起缺铁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护理措施,除按贫血一

8、般护理外,还应做好以下护理: 一、饮食护理 均衡饮食,避免偏食、挑食; 定时定量,少量多餐; 多食含铁丰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 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避免同服牛奶、浓茶、咖啡和刺激性食物。,附:食物的含铁量,乳类、谷类、植物性食物含铁少 肝脏、动物血、肉类、鱼类、蛋黄、豆类含铁多,二、用药护理,1.口服铁剂的护理: 应餐后或餐中服用; 避免与牛奶、浓茶、咖啡等同服;还应避免同时服用抗酸药及H2 受体拮抗剂; 与维生素C、乳酸或稀盐酸等酸性食物或药物同服,以促进铁的吸收; 口服液体铁剂时用吸管,避免牙齿染黑; 服铁剂期间,粪便颜色会变黑,做好解释; 治疗有效于用药1周左右网织红细胞上升;

9、两周血红蛋白升高,1至2月恢复正常.为补足体内贮存铁,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服铁剂36个月。,二、用药护理,2.注射铁剂护理:注意铁剂的不良反应。 用药时应注意: 首次用药须先用0.5ml试验剂量深部肌内注射,同时备肾上腺素,做好急救准备,1h后无过敏反应,可遵医嘱予常规剂量; 常用深部肌内注射,常更换注射部位; 不在皮肤暴露部位注射,抽取药液后更换针头采用 “Z”形注射法。,三、心理护理,向病人耐心解释缺铁性贫血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且治愈后对身体无不良影响,解除其心理压力。,四、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 介绍缺铁性贫血相关知识,提高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积极防治原

10、发病。2. 饮食指导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提倡均衡饮食,荤素结合,保证各类营养素的摄入。,护理评价,病人营养状况是否改善 活动耐力是否增加 能否描述引起缺铁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课堂练习,一、选择题 1.铁的吸收主要在哪个部位( )。 A.结肠 B.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C.胃 D.回肠 2.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原因是:( ) A.铁的摄入不足 B.铁的吸收不良 C.慢性失血 D.铁的需要量增加 E.骨髓造血功能不良 3.缺铁性贫血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 ) A.铁剂治疗 B.病因治疗 C.少量输血 D.增加营养 E.补充维生素,B,C,B,课堂练习,4.关于口服铁剂的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

11、A.应在饭后服用 B.禁饮浓茶 C.不能与维生素C同服 D.避免与牛奶、咖啡同服 E.液体铁剂需用吸管服用 5.关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哪项是正确的:( ) A.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B.维生素B12可增强疗效 C.多饮茶水,以有利于铁吸收 D.小剂量开始,血红蛋白正常后再用铁剂36个月 E.禁用酸性药物,C,D,二、案例分析,张某,女, 46 岁。头晕、乏力 2 月余,近日加重而就诊,病人活动后气促,皮肤黏膜苍白,无发热、出血,既往患子宫肌瘤,月经量过多。实验室:血象示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骨髓象示增生性贫血,血清铁蛋白降低。 问题: (1)临床诊断 (2)引起该病的原因 (3)常见护理诊断 (4)该病人的护理要点,答案:,(1)缺铁性贫血 (2)慢性出血(月经过多) (3)活动无耐力、营养缺乏低于机体需要量、知识缺乏。 (4)休息与活动饮食护理:含铁丰富饮食。 用药护理:首选口服铁剂,饭后服用。若口服效果不佳改用注射铁剂,坚持疗程,补足储存铁。 健康指导: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偏食,增加富含铁食品,课后作业,再次回顾有关贫血的知识,比较一般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异同点 完成练习册同步练习题,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