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经济法第一章 总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41837 上传时间:2017-08-07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会计经济法第一章 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初级会计经济法第一章 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初级会计经济法第一章 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初级会计经济法第一章 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初级会计经济法第一章 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会计经济法第一章 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会计经济法第一章 总论(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法律基础,第二节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重点),第三节法律责任,第一节法律基础,一、法和法律,(一)法和法律的概念(掌握)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2.法律的概念(了解),狭义: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广义: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二)法的本质与特征(掌握),1.法的本质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可能会出判断题)重点:(1)法不是社会各阶级意志的体现,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所

2、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题中四个选项,均属于法的本质与特征。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法的本质与特征。,(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5)统治阶级的某个成员违反法律,也要受到法律制裁。,2.法的特征,(1)国家

3、意志性 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注意: 制定、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 法是通过国家制定和发布的,但并不是国家发布的任何文件都是法(注意判断题)。法需要通过特定的国家机关,按照特定的方式,表现为特定的法律文件形式才能成立。,【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规范基本特征的有()。A.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B.国家制定或认可C.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取得社会公众认可,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法的概念与特征。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例题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200

4、9年)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本质和特征。以上的描述均正确。,(2)强制性,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具有强制性;,(3)利导性,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4)规范性,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二、法律关系,(一)法律关系的概念(了解)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掌握) 三要素: 1.主体 2.内容 3.客体,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5、)。A.公民B.企业C.物D.非物质财富,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主体。选项C和选项D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2010年)A.国有企业B.集体企业C.合伙企业D.个人独资企业,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规定,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自然人、机构和组织、国家、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所以本题答案是ABCD。,1.主体 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1)任何法律关系最少要有两个主体;(2)我国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公民(自然人)最常见的法律关系主体,包括个体户、农户、合伙人等由公民组成的特定

6、主体;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特定主体);外国人及外国社会组织,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A.国有企业 B.集体企业 C.合伙企业 D.个人独资企业,【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自然人、机构和组织、国家、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所以本题答案是ABCD.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一章 总论的法律关系主体知识点。,2.内容 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法律权利和义务是密切联系不可分离 的。(2)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3.客体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1)能够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东西应当具备的特征

7、是:能为人类所控制并对人类有价值。法律关系客体的具体内容在不断发生着演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A土地使用权B发明 C劳务D产品,答案:ABCD,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A自然人 B发明专利 C劳务 D物质资料,参考答案:BCD 答案解析: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非物质财富和行为。自然人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其他三项均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2)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四类:物可以是自然物,可以是人造物,还可以是货币及有价证券。非物质财富,也称精神产品或精神财富,包括知识产品(智力成果,如著作、

8、发现、发明、设计等)和道德产品(如荣誉称号、嘉奖表彰等)行为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不是指人们的一切行为,而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进行的作为(积极行为)或不作为(消极行为),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人身人体(部分或整体)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注意:a.活人的整个身体不得视为法律上的“物”;b.权利人对自己的人身不得进行违法或者有伤风化的活动,不得滥用人身或自贱人身和人格;c.对人身行使权利时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超出法律授权的界限。,三、法律事实(熟悉),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法律事实: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

9、情况。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可以将法律事实划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一)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绝对事件: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不因人的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相对事件: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社会现象,虽属人的行为引起,但其出现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如爆发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二)法律行为,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最普遍的法律事实

10、。,法律行为的分类(熟悉),根据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即行为的法律性质,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注意:违法行为也可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积极行为(作为)与消极行为(不作为),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表示行为:行为人基于意思表示而做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非表示行为:非经行为者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某种事实状态即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等。,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单方行为:由法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如遗嘱、行政命令等;多方行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方法律主体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

11、行为,如合同行为等。,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根据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2005年)A.订立合伙协议B.签订合同C.签订和解协议D.签发汇票,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法律行为的概念。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例题单选题】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可以将法律行为划分为()。A.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B.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C.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D.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

12、核点是法律行为的种类。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四、法的形式和分类,1.法的形式(法的渊源) 法的具体的表现形态,我国法的形式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特别行政区的法、行政规章、国际条约等,注意法律形式的制定机关和法律效力(考试重点)。,注意:我国不实行判例制度,最高法院所作的判决书只是一种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单选2010)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调整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中基本社会关系的是()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行政规章,【参考答案】B 【答案

13、解析】根据规定,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所以本题答案是选项B.选项A“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不包括“常委会”;选项C“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选项D“行政规章”是国务院各部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等制定。,【例题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些不是我国法的主要形式包括()。A.判例B.宪法C.法律D.裁定书,正确答案AD,【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B.国务院制定的总会计师条例C.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D.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正确答案

14、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法的形式。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它通常冠以条例、办法、规定等名称。其地位次于宪法和法律,是一种重要的法的形式。,(二)法的分类 (熟悉),(单选)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进行分类的是()。2008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一般法和特别法是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类,【例题单选题】在下列法的各项分类中,以法的创制形式和发布形式为标准进行分类的是( )。(2007年)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

15、C.实体法和程序法D.般法和特别法,正确答案A,五、法律规范与法律体系(了解),(一)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的概念 1.法律体系2.法律部门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其次是法律调整的方法。,(二)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七个主要的法律部门),(判断)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分为若干个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构成一国的法律体系。(),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题中的表述是正确的。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法律体系的定义,【例题单选题】以下选项中,( )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A.行政法B.合同法C.仲裁法D.民事诉讼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