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邓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41642 上传时间:2017-08-0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邓2)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邓2)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邓2)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邓2)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邓2)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邓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邓2)(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1、词语的形、音、义 这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是一直以来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如:中国 老师2、词语的用法 在词语教学中,老师不仅仅要讲清楚词语的形、音、义,还要讲清楚词语的用法,即词与词的搭配及搭配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让学生掌握词语的用法。 如:中国中国人我是中国人。,3、构成词语的语素的意义 语素是词汇系统的核心,是最基本最稳定的因素。汉语词汇大多以单音节语素为构造单位,按照一定的构词法结合而成,语素意义与词义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大多数语素在构词时意义基本保持不变,即使有少数的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语素是汉语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抓住它就

2、抓住了汉语词汇的一个根本点。 如:中国 中心 中央 中学 篮球 足球 网球 棒球 乒乓球,4、汉语的构词法 现代汉语合成词的结构可以概括为并列式(学习、父母)、偏正式(汉语、黄河)、主谓式(国庆、地震)、动宾式(回家、唱歌)、述补式(扩大、改正)、附加式(竹子、石头)等类型,每种类型都可以联系一大批词。学生掌握了语素的意义和构词法,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词义,并可举一反三地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5、词语的语境知识 词汇知识不仅指各种定义知识,还包括语境知识。学会一个词是掌握定义知识和语境知识的连续过程。尤其是一些多义词、近义词和虚词的教学,更要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学生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多义词的不

3、同义项之间,以及近义词之间的意义和用法的差别。 如:进来、进去;美丽、漂亮,6、词语的网络联想词群 网络化是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利用词语的网络化特点,可以以一个点带动一大片,迅速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联想已经学过的词语,建立词语网络。 如:打:打球、打人、打的、打架、打水、打扑克,7、词语的文化意义 词汇是和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语言要素,词语的文化意义就是通过词的意义和形式所反应出来的汉民族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民族文化,并把它与汉民族文化进行对比,可以把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词语文化意义的揭示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 你好! 你吃了吗? 色喇嘛利空!,8、

4、基于汉外比较的词汇“空位” 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不少差异,常有“此有彼无”的现象,形成了语言中的“空位”。空位因不同的语言而异。 例如汉语中的量词、汉语词的重叠现象,以及像“旗袍”、“筷子”、“元宵”、“麻将”、“京剧”等文化词语,“红豆”、“喜鹊”、“梅花”、“绿帽”、“狗咬狗”等象征比喻词语。讲解这类词语时,要着重培养海外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汉语的亲属称谓词,给以英语或日语为母语的人落下程度不同的空位。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肚子里得有一桶水。这一桶水,除了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外,还应该掌握基本的教学法。如

5、何把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让外国学生尽快掌握,并转化为他们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学法。,二、展示词语的技巧,(一)、展示词语的技巧 学生掌握一个词语要经历从认识、理解到记住、使用的过程,所以词汇的课堂教学一般也包括了展示词汇,解释词汇,指导练习和巩固记忆等内容。以下就从这四个方面来讨论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的方法。,展示词语就是把所要教的词语通过领读、板书等方法介绍给学生:1、词语展示顺序的安排 词语展示顺序的安排一般来说,教材里的每一课都附有生词表。课本上生词表中生词的顺序,多半都是按生词在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因此,在学习生词的时候,教师可以以生词为线索串讲课文。也可以让学生以生词为线索概括或复述

6、课文,不断强化学生对生词的记忆和对课文的理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也可以打乱生词表的顺序,自己重新排列顺序。常见的排列方式有以下几种: (1)按词类排列分组展示将所学习的生词按照词类分组排列,即把生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还有词组等等,分门别类加以讲解和练习。 (2)按话题排列分组展示将意义相关、可以出现在共同话题的词语排列在一起进行学习。例如“问路”,“看病”,“打电话”,“买东西”等等,把相关的词语排列在一起,便于学生根据话题练习对话或叙述。生词的学习和运用相结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2、展示词语的技巧(1)领读、齐读、点读、认读朗读是学习语言不可缺少的环节。朗读词

7、语或课文时,眼、耳、口、脑同时开动,词语的音、形、义作为互相联系的整体进入脑海,会留下比较深刻的记忆。 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直接教会学生标准的读音,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的错音。朗读时可以按照课本上的生词表顺序,也可以按照教师自己编排的顺序。 领读之后,一般应给学生一些时间自己练习性地读一读,之后可以用全班同学齐读、分小组齐读、男生或女生齐读、点读(请一个同学单独朗读)等方式,促进学生熟悉生词。 所谓认读,可以是教师在黑板上随意写下所学的生词,请同学们大声读出来;也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卡片,让学生读卡片上的生词。,(2)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词汇对于一些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有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实物或图片展

8、示,同时示范读音,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记住。比如学习“筷子、手机、邮票、钱包、眼镜”等名词,就可以采用实物展示的方法。如果学习表示颜色的形容词或交通工具、体育运动之类的词语,就可以用图片展示的方法。教师也可以用实物或图片来检查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可以出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说出名称。,(3)体态、动作展示人的体态、动作也是一种表达方式,而且基本上是全世界通用的,所以在学习一些简单的动作动词时,不妨采用这种方式。如“走、跑、坐、捡、扔、挥、扶、弯腰、拥抱”等。不一定要求教师自己在讲台上表演各种动作,可以让学生示范,也可以带一只布娃娃来做各种动作,让学生根据表演说出相应的词。这样不但形象,也增加了课

9、堂乐趣,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4)听写听写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有效检查学生的复习或预习情况,又可以展示词汇。 听写的时候,教师可以请一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写。听写结束后,请下面的一个同学(或全班一起)检查板书是否有错误,最后由老师对容易犯错的字词加以说明和提醒。 教师还可以事先给学生分出几个词的类别,可以是动词、名词等词类,也可以按“称呼语”、“交通工具”等分类,要求学生将听到的词语分别写到不同的类别里。,(二)解释词语的技巧对词语的解释,一般应包括解释词语的意义及基本语法功能,在句子中常处的位置,在不同语境中可能产生的语境意义,词语的搭配规律及习惯,词语的使

10、用范围等方面。 1、直接翻译 是最简便的一种解释方法,适用于初学者。另外,中高级词汇中有些意义抽象,用汉语难以解释清楚的词,也可以采取这个方法。 这样的解释可以让学生迅速理解,省时省力,但也会造成学生对母语或中介语的依赖。另外,汉语中的词汇与外语中的词汇并不是都能一一对应,即使意义相当的词语,也会有各种差异,所以在翻译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要提醒学生加以比较。,2、用已经学过的旧词解释新学的词 如以“很快”解释“迅速”,“正好”解释“恰巧”,“马上”解释“立即”,用“进一步学习”解释“进修”等等。 用旧词解释新词可以有效摆脱学生用母语翻译来理解词义的局限,并可以复习、巩固已学的词汇。不过一定要

11、注意到旧词和新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如果这种差别影响到了具体使用,就要进行辨析,以避免学生使用中的错误。例如“感人”可以解释为“让人感动”,这时要说清楚“感人”和“感动”在用法上的差别。“感人”的主语是让人感动的事物,如“故事感人”,“事迹感人”,主语一般不会是人;“感动”的主语则应该是人。,3、用同义词解释 所谓同义词,实际上绝大多数是近义词,所以用同义词解释时,一定要同时进行辨析,讲清异同。 对同义词进行辨析,也就是从“意义”上、“附属色彩”上以及“用法”上加以辨析。 4、通过反义词的对比来解释词义 可以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反义词来进行对比,使学生掌握词义。如学习“偶尔”一词时,学生已经

12、学过了“经常”,就可以告诉他们这两个词的意义正好相反,再通过例句加以解释。,5、通过已经掌握的语素意义推知词义 在讲解新词时,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语素的意义来推断新词的意义。比如学习“自学”一词,学生知道了“自”是“自己”的“自”,“学”是“学习”的“学”,“自学”的含义便不讲自明了。又如“惊喜”,就是“吃惊”加“喜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汉语语素的语感,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帮助。,6、形象释义 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等形象化教学手段来解释词义,便于学生理解,又可以加深记忆。 例如“龙”这个词,英语译为dragon,但中国人所说的龙与英语中dragon的形象和意义都不同。教师在讲这个词时,展示一

13、张“龙”的图片,便一目了然。,7、表演 对那些可以演示的词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或学生的表演来进行解释。比如汉语中的一些动词,如“提、抓、捏、拧、握、扛、抬、举、夹、背”等等,这些词单靠外文翻译,既浪费时间又不容易解释清楚,如果用表演的方式来解释,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词义。,8、语境释义 选取学生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设定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从词的实际运用中体会理解词义。比如“了解”和“认识”这两个词,在有些语言中是一个词,一些学生体会不出它们的差别。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操练以下例句: 师:(指班里学生甲问学生乙)你认识他吗?学生乙:我认识他,他是阿里。师:阿里喜欢吃什么,你了解吗?学

14、生乙:我不了解,我是最近才认识他的。教师将上述句子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模仿造句并体会词义。,9、扩展词义 教师在解释生词时,除了要讲清该词在课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外,还可以适当讲讲该词的其他常用义项和用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常用的多义词。 例如“一般”这个词,课文里的释义是“通常”(中国的大学生一般都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把“一般”的另外两个常用义项“普通”(我的汉语水平很一般)和“一样、同样”(弟弟的个子和哥哥一般高)简单地加以补充讲解。,10、归纳词义 对学过的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和用法,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唤起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该词。 11、与母语对比 将汉语词与相对应的

15、学生母语词进行比较,揭示两者之间的异同,以减少语言之间的干扰。,12、学生讲解 对中高级水平的学生,在经过充分预习的前提下,可以让他们尝试用汉语解释生词。由一个人主讲,其他人更正、补充,最后由教师讲评。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三)词汇练习的技巧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词语的意义和基本用法以后,要组织学生反复练习,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运用词语的能力。词语练习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即记忆练习,辨别练习,理解练习,用法练习。,1、记忆练习 着重帮助学生记忆词语的意义和发音,主要有以下几种练习方法: (1)问答式练习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来练习生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来设置问句,并及时纠正学生在回答时可能出现的错误。例如练习“食堂、不过、味道、油腻、蔬菜”等词语,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师:你常常在哪里吃饭?生:我常常在学校的食堂里吃饭。师:食堂的饭菜好吃吗?生:味道不错,不过有点儿油腻。师:你喜欢吃什么?生:我喜欢吃蔬菜和水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调整问话,引导学生说出要练习的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