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 读后感1600字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41539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东坡传 读后感16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东坡传 读后感16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东坡传 读后感16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东坡传 读后感16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东坡传 读后感1600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东坡传苏东坡传 读后感读后感 16001600 字字以下读后感范文由读后感栏目为您精心提供的,希望您在此能找到所需要的相关信息。祝您生活愉快!更多资讯请收藏本站负责修撰史书一 0 七一年一至六月,任告院开封府推官同年十一月,任杭州通判一 0 七四年,任密州太守一 0 七七年,任徐州太守一 0 七九年,任湖州太守一 0 七九年八月至十二月,受弹劾入狱一 0 八 0 年,贬任黄州团练副使一 0 八五年六月至十月,重蒙起用,任登州太守同年十二月,回京任中书舍人一 0 八六年,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拟制诏书)一 0 八九年,任杭州太守一 0 九一年一至八月,任吏部尚书同年八月至次年三月,任颖州太守一 0

2、 九二年三至八月,任扬州太守同年九至十月,任兵部尚书十一月至次年八月,任礼部尚书一 0 九三年,任定州太守一 0 九四年,贬任英州太守,南行途中,三次降级,改派惠州充建昌军司马。一 0 九七年,贬往海南,谪居儋州一一 0 一年,徽宗即位,太后摄政,苏轼蒙赦北返一一 0 一年七月二十八日,于常州病逝,享年六十四岁。纵观苏东坡的一生,在宦海可谓三起二落。考中进士那年,在入榜的 388 人中名列第二,而且是因为主考官欧阳修的误会(以为这么精彩的答卷出自他的朋友曾巩)和避嫌,否则当列榜首。苏轼在担任凤翔推官三年后依例解职,英宗本欲破格拔擢为翰林,为宰相韩琦所阻,韩琦倒不是不喜欢苏轼,只是认为年轻人应该

3、多一些历练。而英宗更是早就把苏轼视为未来宰相的人选。至少从一 0 五七年到一 0 七九年这段时间苏轼的仕途还算是一帆风顺的。一 0 七九年苏轼受了四个月的牢狱之灾,史称“乌台诗案” 。表面上是文字狱,弹劾他的官员在他的文章诗词中找出大逆不道的语句,加以指控。更深层的原因是苏轼加入了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反对王安石的新政。而苏轼作为文坛新星,其影响力日增,因此要加以镇压。因与苏轼通信或为他出版诗集,很多人受到牵连,包括预驸马王诜。在黄州期间,苏轼在一片东坡上耕田务农,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他的四篇公认的最佳作品也在此时问世,即:赤壁怀古 、前后赤壁赋、 承天寺夜游 。一 0 八五年到一 0 九三

4、年这段时期是苏东坡仕途的第二春,虽然一直担任“省部级干部” ,但不管在中央还是在地方,都是在重要部门担任领导岗位,政绩上颇有建树,可算是官运亨通。一 0 九四年开始的第二次被贬,罪魁是哲宗及新任宰相章椁(应该是竖心旁,打不出那个字)。此人虽然可算是苏轼的故交,但绝对是王安石一派,跟司马光、苏轼的政治立场对立。此次风波共有 830 名官员受波及,史称“元佑党人案” 。苏轼是第一个被拿来开刀的,想来是因为他在政坛和文坛的地位都同样的高,对手不得不重视。一一 0 一年获赦后,当时的朝野一致认为苏轼将再度得到重用,可惜东坡遽然仙逝。我的结论:东坡先生一生漂泊,但更多时候还是自由自在,而不完全是身不由己;东坡先生的仕途颇有坎坷,但得意之时还是比失意的时候多,并非几乎没受到重用;东坡先生两次受贬,起因都是王安石一党的迫害,跟司马光一点关系也没有相关推荐:相关推荐: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