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讲座(十八)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9765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讲座(十八)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安全管理讲座(十八)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安全管理讲座(十八)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安全管理讲座(十八)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安全管理讲座(十八)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讲座(十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讲座(十八)(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管理知识,山东建大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国家注册安全培训师 王祯鑫,2,几 个 有关的 概念,3,1、无危则安,无缺则全,按照系统安全工程观点,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2、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3、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什么是安全?,人每天受到的危险,危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 安全是不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5,包含三层含义: A.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生事故B.不可承受风险得到有效控制C.基本达到法律法规要求,6,什么是管理? 管理有许多定义,诸如: (1)系统理论: “管理就是对一个

2、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 、领导和控制,用最有效的方法去实现组织目标。” (2)管理大师泰勒:“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们用最好的方法去干。”,7,安全管理定义 安全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所谓安全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8,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9,一、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10,1、

3、安全生产方针的产生:,1、19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上规定了“安全生产”方针; 2、1987年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劳动保护工作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在安全生产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11,2、安全生产方针之间内在关系:,“安全第一”是基础、是保证,“预防为主”是核心、是根本,12,3、安全生产方针的理解:,1、确立保护人的安全和健康是第一位的原则,尽量努力避免人员伤亡和职业病的发生; 2、劳动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把贯彻安全法规、满足安全健康需要摆在第一位,绝不做有损于安全生产的事情;当生

4、产任务与安全工作发生矛盾时,要贯彻“生产服从安全”的原则,排除不安全因素后再进行生产;正期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设备、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3、安全应具有一票否决权; 4、做到劳动安全健康设施“三同时”,即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第一,13,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所有的事故都应立即报告和进行处理。,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的理解:,1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03年提出:瞄准“一个目标”,构建一种“工作格局”,着力抓好“三件大事”,建立“六个支撑体系”,推进“五项创新”。,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15,“工作格局”:

5、就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16,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依法建立健全独立的、有权威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和指标考核体系,形成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机制;,17,二是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综合监管的职责,依法加强执法监督。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18,三是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安全投入,加强基础工作,形成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19,四是全社会要大力营造安全生产的舆论氛围,搞好舆论监督和群众监

6、督,并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20,直至今日世界范围内每年350万人死于意外事故,其中每年劳动工伤死亡110万人,交通事故死亡80万人,每秒钟7个家庭饱尝事故灾难带来的苦果,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5的D。生产和生活中发生意外事故和职业危害,如同“无形的战争”在浸害着我们的社会、经济和家庭。正象一个政治家所说:意外事故是除自然死亡以外人类生存的第一杀手!,安全生产情况统计与分析,21,全世界每年死于各种意外的人数超过700万人,其中: 交通死亡人数为99万人 暴力56.3万人 局部战争50.2万人 Aids 300万人 工伤和职业病200万人,22,全世界每年死于

7、各种意外的人数超过700万人,23,全世界每年死于工伤和职业病200万人,平均每分钟死亡3.8人 每天死亡5480人 全球每秒160人伤残,4000人需治疗,24,全球每年事故2.5亿起每天68.5万起每小时2.8万起每分钟475.6起,99年4月巴西15th世界职业安全卫生大会,ILO数据:,25,-劳动工伤死亡:1.5-2.0万人; 交通事故死亡:道路7.5万人;铁路1.0万人 公共事故死亡:0.4万人; 中小学生意外死亡:1.1万人; 职业病: 80万人,年增5万,年死亡近万人; 经济损失:1000亿.,中国每年事故统计概况:,26,2000-2005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起数统计,2000

8、年:829954 2001年:1000629 2002年:1073434 2003年:963796 2004年:803571 2005年:727945,年,起数,27,2005年,工矿商贸企业事故12826起,死亡15396人,28,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2004年),29,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2005年),30,全国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死亡人数 比例图(2005年),31,部分地区安全生产状况较为稳定 在全国32个统计单位(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中,有4个单位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分别是天津、安徽、宁夏和新疆兵团;有15个单

9、位的工矿商贸企业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西、海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建设兵团。,32,部分地区特大事故上升 全国有14个省(区、市)特大事故上升,分别是: 广东(增加6起、232人)、江苏(增加4起、73人)、新疆(增加3起、113人)、江西(增加3起、46人)、云南(增加3起、24人)、内蒙(增加3起、12人)、山西(增加2起、79人)、青海(增加2起、67人)、吉林(增加2起、33人)、辽宁(增加1起、213人)、黑龙江(增加1起、162人)、河北(增加1起、92人)、海南(增加1起、12人)、重庆(增加1起、9人

10、)。,33,而机械加工行业的重伤与轻伤的人数则大大超过这个比例。,据一家大型钢铁企业测算,事故死亡人数与重伤及轻伤人数的比例是1:2:28。,即使按这个比例,每年伤者人数也高达4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终生残疾。,34,生产事故形成的残疾,35,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的职工有2,500万人以上。 全国累积尘肺病患者已达56万多人,累积死亡14万多人,现患尘肺病人约42万人。,我国职业危害状况,36,目前,我国尘肺患者每人直接损失为2800元,间接损失1.2万元。据此推算,仅目前尘肺病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70多亿元,这还不算那些疑似尘肺患者造成的经济损失

11、。而他对生命的戕害则无法用金钱估算。,尘肺职业健康的主要杀手,37,江西省修水县上衫乡是个穷乡。现这个乡正被死亡阴影笼罩着。几乎每个月都有人因矽肺病死亡。截至2003年初,上衫乡矽肺病患者就有399人,这些患者绝大多数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都是在乡金矿干活时得的这种病。患者有的已经撒手人寰,活着的也无法下地干活。现在,上衫乡矽肺病人已有40多人死亡。江西省职业病研究所所长预言,10年以后,上衫乡将成为寡妇乡。,尘肺案例,38,目前,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积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发现病人数量,我国都居世界首位。,39,1、工伤死亡千人率我国为0.12,发达国家为0.02;,与国外

12、先进国家事故水平的对比情况:,40,与国外先进国家事故水平的对比情况:,2、道路万车死亡率我国为17人,最好的国家为2人。,41,美国,百万吨煤的死亡率是0.03人;印度为0.5人;俄罗斯为0.65人。中国为5.7人,这是美国的190倍,印度的11倍,俄罗斯的9倍。美国每年产量9亿吨,中国为10亿吨。美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约为40人左右,中国则高达7000人。,42,新中国安全管理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43,某单位1958年2002年事故发生趋势,有四次事故高峰期 第一次1958-1969年,第二次1970-1972年, 第三次1975-1978年,第四次1994年开始出现,44,1.每一次事故高

13、峰出现之前一般都有先期一、二年的政治运动,如1958年-1961年的大跃进期间、1970-1972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使安全生产工作首先受到冲击;2.在事故高峰起始阶段几乎都伴随着安全生产监察管理机构的重大改革,或职能转化,或机构撤并;3.事故高峰发生的时间与幅度往往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过热)同期同步,如1993年开始的市场经济改革。,45,二个历史最好时期经验,六十年代初至文化大革命前 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首先,当时各级政府和企业对安全生产十分重视,而且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实效,主要是国家与企业都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其次是国家安全生产监察管理机制比较顺畅,各级政府的监察管理力度较大

14、。 第三是严肃、及时处理重特大事故,严格执法。,46,生产经营单位的 安全管理概述,47,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 安全生产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生产经营单位行政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应做的事情和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48,生产经营

15、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就是在计划、布置、监察、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方面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横向方面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全层次、全过程的大事,因此,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从制度上固定下来。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明确、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把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49,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达到如下要求

16、: (1)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并应适时修订; (2)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3)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4)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来保障; (5)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等制度,特别要注意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50,二、安全生产的组织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事危险性较大的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员;是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还是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没有统一规定。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但必须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作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