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林岷目录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7393268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缺氧林岷目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缺氧林岷目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缺氧林岷目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缺氧林岷目录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缺氧林岷目录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缺氧林岷目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缺氧林岷目录(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缺 氧林 岷,目 录一、缺氧的概念及常用的血氧指标二、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三、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四、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自学)五、氧疗与氧中毒,一、缺氧的概念及常用的血氧指标1. 概念:当组织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时,组织的代谢、功能及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2. 常用的血氧指标 (1)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正常值:PaO2:13.3KPa(100mmHg)PvO2:5.33KPa(40mmHg),(2)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CO2max):正常值:20ml/dl (1.34ml

2、/g15g/dl) (3)氧含量(Oxygen content,CO2):CO2= Hb实际携氧量+物理溶解的O2 正常值:CaO2:19ml/dlCvO2:14ml/dl (4)动-静脉氧含量差(动-静脉氧差):血液弥散给组织的氧量,间接反映组织摄取、利用氧的能力。CaO2 CvO2=5ml/dl,(5)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O2):取决于氧分压,与氧分压之间呈氧离曲线(ODS)的关系。CO2-溶解的氧量SO2= 100%CO2max 正常值:SaO2:95%SvO2:70%(6)P50:反映Hb与O2亲和力的指标。正常值:2627mmHg,2,3-DPG H+ C

3、O2 温度,2,3-DPG H+ CO2 温度,P50,氧 100 饱 80和 60度 40 % 202.67 5.33 8.00 10.7 13.3氧分压(kpa)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二、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一)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1. 定义: PaO22. 原因: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3. 血氧变化特点与组织缺氧的机制血氧变化特点:PaO2 SaO2 CaO 2 CO2max正常动-静脉氧差或正常(慢性缺氧),组织缺氧的机制: 血液与组织之间氧分压差 氧弥散速度CaO 2 弥散给组织的氧量4. 紫绀(cyanos

4、is,发绀):概念: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平均浓度5g/dl,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紫绀与缺氧之间的关系,(二)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1. 定义:Hb量或质改变,或Hb结合的氧不易释出 2. 原因:贫血:最常见。CO中毒:机制: CO中毒者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高铁血红蛋白血症:HbFe2+ 氧化剂 HbFe3+ OH,高铁血红蛋白呈咖啡色或青石板色 。 肠源性紫绀:定义。Hb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强3. 血氧变化特点与组织缺氧的机制血氧变化特点:PaO2、SaO2 :正常CO2max CaO2 :或正常动-静脉氧差 :组织缺氧的机制:,(三)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

5、oxia)1. 定义:组织的有效血液灌流量减少2. 原因:全身性、局部性3. 血氧变化特点与组织缺氧的机制血氧变化特点: 动-静脉氧差:组织缺氧的机制:单位时间内流过毛细血管的血量减少休克或心衰易累及肺,常合并低张性缺氧,(四)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1. 定义: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2. 原因:细胞中毒:如氰化物中毒CN-+Cytaa3Fe3+ Cytaa3Fe3+ CN-,致呼吸链中断,生物氧化不能进行。其它:组织严重水肿、线粒体损伤、呼吸酶合成障碍3. 血氧变化特点动-静脉氧差,三、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一)代偿性反应1. 呼吸系统:PaO28kpa时,外周化

6、学感受器受刺激呼吸加深 加快肺泡通气量增加、静脉血回流增加。2. 循环系统:心输出量:心率、心肌收缩性、静脉回流血液重分布:保证心、脑血供,肺血管收缩:维持V/Q适当比值机制:缺氧a、缩血管物质生成增加:CA、Ag、TXA2、 ET(内皮素)、LTs(白三烯)等b、肺血管平滑肌对Ca+通透性 Ca+ 内流 毛细血管增生3. 血液系统:骨髓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增多:促红素氧离曲线右移:2,3-DPG合成增加,分解减少。,4. 组织细胞的适应性变化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无氧酵解增强肌红蛋白增加低代谢状态,(二)功能代谢障碍1. 缺氧性细胞损伤(hypoxia cell damage):细胞膜的变化:

7、通透性a、 Na+内流 细胞水肿b、K+外流 细胞内缺钾 合成代谢障碍细胞外钾 高钾血症 c、Ca2+内流 钙超载线粒体摄Ca2+ ATP生成障碍激活磷脂酶 膜磷脂分解 膜结构受损使XD转变为XO 氧自由基生成,线粒体的变化溶酶体的变化2. 呼吸功能障碍:急性低张性缺氧 肺水肿PaO24kpa时 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3. 循环功能障碍:长期严重缺氧 高原性心脏病、肺心病、贫血性心脏病4. 中枢神经系统:,四、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自学)(一)代谢耗氧率(二)机体的代偿能力五、氧疗与氧中毒(一)氧疗:低张性缺氧的效果最好 (二)氧中毒:1. 概念:0.5个大气压以上的氧对细胞有毒性作用。2.

8、 分型:肺型氧中毒、脑型氧中毒3. 机制:取决于氧分压,与活性氧的作用有关,病例分析:1. 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 CO2max 20ml/dl, CaO2 15ml/dl, PaO2 6.7KPa(50mmHg)、动-静脉氧差为4ml/dl, 其缺氧类型是什么?2. 某患者身体素健,与朋友在外进餐后出现头昏、头痛,衰弱无力等症状,继而发生昏迷、抽搐,其朋友亦有类似表现。体检发现:面色、口唇青紫,心率140次/分,血氧检查结果: CO2max 12ml/dl, CaO2 11.4ml/dl, PaO2 13.3KPa(100mmHg)、动-静脉氧差为4ml/dl, 判断其缺氧类型是什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3. 车祸患者,左季肋部挫伤,第九、十肋骨折,脾破裂,血压50/30mmHg, 脉搏150次/分, Hb 7.5g/dl,患者面色苍白,神志淡漠,呼吸困难。请问该患者可能出现什么类型的缺氧?血氧指标可能出现什么变化?4. 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后,再进行大剂量深部放射治疗,请问可能引起什么类型的缺氧?,课后思考题:1. CO中毒与KCN中毒各引起何种类型的缺氧?机制分别是什么?血氧指标各有何变化?2. 一位面色、口唇青紫的患者,如何区别是“肠源性紫绀”还是低张性缺氧引起的紫绀?3. 不同类型的缺氧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的颜色变化各有什么特征?简述其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