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考研《概论》第4章辅导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393093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考研《概论》第4章辅导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0考研《概论》第4章辅导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0考研《概论》第4章辅导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0考研《概论》第4章辅导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0考研《概论》第4章辅导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考研《概论》第4章辅导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考研《概论》第4章辅导ppt培训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2008年修订版,同 学 们! 大 家 好!,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考研概论辅导政法学院 刘凤仙,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4,2008年修订版,2009年修订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5,追踪提示4: 近几年考研政治试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现实中心主义的趋势明显加强。在 2009年、2010年的题目中,大题尽量与现实保持密切联系,以现实问题为中心,而小题(选择题)中也出了大量与现实关系密切的内容。专业性过强而与

2、现实关系不密切的题目(如纯“马哲”、纯“政治经济学”)的比重在降低,显示出命题中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为现实服务的趋势继续加强。,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6,追踪提示5: 概论 复习内容分块复习问题 概论由15章组成,可以划分为六大块。 第一块,总论。即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其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及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现实经验和实践意义。 第二块,精髓论。即第二章马

3、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阐述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与 发展、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以及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第三块,毛泽东思想概论。包括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三章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第四章阐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7,第四块,基础论。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基础理论:本质论、

4、国情论和动力论。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改革的原因、性质、经验,以及对外开放的原因、格局、意义和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五块,分论,其中从第八章至第十一章是基本纲领,分别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基本纲领;十二、十三分别论述祖国完

5、全统一的构想、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六块,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论。包括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8,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9,【复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形式及历史经验,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重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2)过渡时期总路线 的评价问题;(3)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4)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

6、历史经验;(5)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难点】 (1)关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长期以来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七年间,中国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之中,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2)如何正确地历史地把握当今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教学中突出的难点。,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0,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1,一、理

7、论复习指导 (一)基本理论的系统内容及其知识点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1)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仅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新民主主义向

8、社会主义转变提供了条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2,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并存,国营经济居领导地位; 政治上:工人阶级领导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工、农、小资、民资); 文化上:马列主义为指导新民主主义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核心问题,是允许私人资本主义成分的存在和适当发展。 基本特征:既

9、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具有过渡性,属于社会主义范畴,最终向社会主义过渡。 五种经济成分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过渡的形式。 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就是逐步把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3,(2)过

10、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951年前后,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2年9月,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央书记处会议: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 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4年9月,一届人大通过的宪法,把这条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写入总纲。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完整的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1、,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进行社会追改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4,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目标: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

12、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道路:互助合作道路。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阶级政策: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方针和步骤:积极引导、稳步前进。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5,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指经过合作社的形式,把个体手工业的

13、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相同。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用“和平赎买”的方法,逐步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其中心内容。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主要表现:要求过急,工作过

14、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单一。失误原因: 在客观上,社会主义从学说变为实际的历史不长,只有苏联经验提供的大致轮廓。 在主观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不深,对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处在什么阶段,缺乏充分的研究,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产物。改造: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不是对改造的否定,而是对改造的继承、 纠正和发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6,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标志:1956年底我国对

15、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经济结构: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经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的程度。 政治上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基本上解决,人民对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

16、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初步确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也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中顺利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2018/10/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7,(二)理论重点和重要概念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 1)在我国,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

17、我们国家的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观点;(P196) 2)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机联系。(P196) 3)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论述。(P196) 4)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度的历史条件。(P196-197) 5)新中国成立后的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这五种经济成分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其中,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略)。(P197-198)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略)。(P1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