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读后感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39170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_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_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_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_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_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自清《背影》读后感_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朱自清朱自清背影背影读后感读后感为了培养大家的课外阅读兴趣,不少老师都会用读后感的形式监督学生阅读中外名篇。那么写好读后感到底该怎么写呢?下面将以朱自清名篇背影为例为大家详解读后感的写法欢迎阅读。想要做好一件事,首先得知道这件事是什么,该怎么做,做好这件事有哪些必要的条件,同理,写读后感也是如此。所以,小编先向大家介绍读后感到底是什么。一、名词解释:读后感是什么?所谓读后感指的是读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是一段话后,自己把自己的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此外,读后感也称读书笔记,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

2、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二、写好读后感需要有哪些必要的条件?从字面上也可以看出, “读后感”要在阅读了某文章或句子后才会有所感,如果不读,那么也就没有所谓的感想了,更不用谈写读后感了。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必要条件之一:细读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 “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

3、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所以,要写好朱自清背影的读后感,首先得细细品味背影的中心思想。必要条件之二:读且有感(简言之就是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思考)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

4、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三、读后感写作注意事项:1、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2、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 。但是

5、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 ,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3、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四、读后感基

6、本格式:(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3)围绕基本内容证明观点。这一部分要注意结合文章

7、具体内容,不能空洞,要有具体的例子。这就要求在写读后感之前,你就要对内容非常地熟悉,知道那些材料能为你的观点服务。(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附:朱自清背影读后感范文背影读后感(一)秋雨连绵,而我,便喜欢独自坐在书桌前,听着窗外似有若无的雨声,手捧一本朱自清散文集 ,细细品味。已记不清是多少次再读背影 。中学时的我并不能体味其中深意。如今,我已日渐成长,书中父亲提着橘蹒跚的背影,已定格

8、在我的脑海里,像一根敏感的琴弦,一经拨动,便会引发我无限的感慨。在中国几千年的浩瀚文海中,歌颂父母的文章不计其数,而背影却是最让我感动的一篇。也许就在于作者用普通人的眼睛去发现普通的父亲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动作。而这恰恰触碰到了我心里某个最敏感的部分,让我想起我的父母,细腻的情感绵绵不绝,汇集成一条温柔的小溪,在我心中缓缓流过。我敬佩和羡慕那些作家或擅于写作的人,可以把对父母的情感通过笔尖,自然而然地流泻于纸上,读来总能带动读者的心灵随之跃动,让心灵深处的情感也随之点燃,继而蔓延,情到深处,禁不住泪眼模糊,就像背影带给我们的感动。于是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父母。想着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们却乐观幸福的笑

9、容;想起我放假回家,母亲见我时孩童般的喜悦;想到他们冬日里依然在凛冽的寒风中,守着收入微薄的小摊,任冷风吹痛了脸颊的身影;想起他们日渐加深的皱纹、愈加清晰的白发真的,想到此处,我便忍不住泪眼濛濛。平凡的父母给了我不平凡的。我有一个很简单的愿望:早日让父母卸下沉重的担,安享晚年的幸福。我只有尽我的努力让他们过得更好,因为我知道,父母,都是无私而伟大的。背影读后感(二)唯有一种影是坚固不移的,当风沙来临,也许正是他为你抵挡;当你失落悲伤,也许正是他为你解开心中之不快而化为一大快乐;当这个影为你付出时,他也许老了很多。他就是父亲的背影,带着心甘情愿。朱自清爷爷的背影就写出了父亲的无私。一开始,文章写

10、出了家中的贫困潦倒,但父亲却劝他不必难过。在他要去上大学时,父亲放心不下,还是决定送他。父亲寄来一封信“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日不远矣!”每读到此,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胖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心中也在想:父母多不容易呀!当我睡觉时,时常踢被子,爸爸妈妈也不管多么困倦,冬天那么寒冷,都毫无怨言地替我盖被子。在我上学时,他们时时要我路上小心,上课认真听讲背影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使我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爱的温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父母之恩重如山,令我无以为报。背影蕴含的深情太浓,父母的背影如山,隐隐约约,含在深处。深沉的背影,我爱你!背影读

11、后感(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歌吟母亲的诗文很多,相比之下,赞颂父亲的篇章却是很少。慈母严父像是一个定理模式,多年不变。在治理教育下一代时大多数是母亲唱红脸,父亲唱黑脸。母爱如水,润物细无声,像杨柳风,吹面不寒。父爱像山,巍峨稳重,像树遮风挡雨却寡言少语。而在背影中,朱自清先生撇开一切模式,用自然朴素的文字展现了一个在生活中常见但却轻易被人忽视的一个小细节,从背影处着手将父与子的情感描写的感人肺腑。从小的出口喷薄出滚烫情感总是能让人心神激荡。朱自清先生将情感通过买橘子这一小事而展现出来,有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怜爱,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只是执意要为儿子买些橘子在路上解渴。有儿子对父亲的爱惜与心疼,看着父亲臃肿的身体穿越月台时的艰难而掩面抹泪。有时爱真的会让语言变得苍白无力,变得无力承载爱的重量。文中的背影,几乎每个人都曾目送过,可那样的情感,只有经过多年岁月的洗礼懂得人世艰辛的人才更能体会。重读背影 ,读后感随着生活阅历增加也更深了。艰难的举动,臃肿的背影,不仅模糊了儿子的眼,也让读者的胸口发闷,像一个人抽闷烟时,看着渐渐缠绕上升的烟时一样陷入了苦闷的发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