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第8章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738413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构造第8章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汽车构造第8章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汽车构造第8章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汽车构造第8章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汽车构造第8章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构造第8章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构造第8章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主讲教师:,图8.1 空气滤清器及进、排气装置 1一空气滤清器2一进气歧管 3一排气歧管4一消声器进气管5一消声器,消声器进气管,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排气歧管,消声器,8.1 进气系统,进气系统的功用是尽可能多且均匀地向各气缸供给可燃混合气或纯净的空气。一般进气系统主要包括空气滤清器和进气歧管。,8.1.1 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的功用是滤除空气中的杂质或灰尘,也有消减进气噪声的作用。空气滤清器一般由进气导流管、空气滤清器盖、空气滤清器外壳和滤芯等组成。空气滤清器有多种结构形式。,1.纸滤芯空气滤清器,纸滤芯空气滤清器被广泛用于各类汽车发动机上,其结构如图8.

2、2所示。,图8.2干式纸滤芯空气滤清器 a)滤清器总成b)纸滤芯,1滤芯; 2滤清器外壳; 3一滤清器盖; 4蝶形螺母 5进气导流管; 6金属网; 7一打褶滤纸; 8一滤芯下密封面;9滤芯上密封面,2. 油浴式空气滤清器,油浴式空气滤清器用于在多尘条件下工作的发动机上,如越野车发动机。图8.3所示为油浴式空气滤清器的结构图,它包括空气滤清器外壳1、滤芯2、密封圈3和滤清器盖4等。,图8.3油浴式空气滤清器1一滤清器外壳;2一滤芯;3-密封圈;4-滤清器盖;5蝶形螺母,3.离心式及复合式空气滤清器,离心式空气滤清器多用于大型载货汽车上。在许多自卸车或矿山用汽车上还使用离心式与纸滤芯式相结合的双级

3、复合式空气滤清器(图8.4)。,图8.4 双级复合式空气滤清器 1卡簧;2纸滤芯;3一滤清器上盖;4蝶形螺母;5密封垫;6、9、13罐f封圈;7上体;8出气口;10-进气口;11旋流管;12下体; 14集灰盘;15一卡箍;16旋流管螺旋导向面,4.进气导流管,在现代轿车上,为了增强发动机的谐振进气效果,空气滤清器进气导流管需要有较大的容积。但是导流管不能太粗,以保证空气在导流管内有一定的流速,因此,进气导流管只能做得很长(图8.5),有利于实现从车外吸气。,图8.5 空气滤清器进气导流管 1空气滤清器外壳;2空气滤清器盖;3滤芯;4后进气导流管;5一前进气导流管;6谐振室,8.1.2 进气歧管

4、,汽油机进气歧管的作用,是将化油器所供给的可燃混合气,分别送到发动机的各个气缸内。柴油机进气歧管的作用,则是将空气分别送到发动机的各个气缸内。,1.进气歧管结构,对于化油器式或节气门体汽油喷射式发动机,进气歧管指的是化油器或节气门体之后到气缸盖进气道之前的进气管路。它的功用是将空气、燃油混合气从化油器或节气门体分配到各缸进气道。对于气道燃油喷射式发动机或柴油机,进气歧管只是将洁净的空气分配到各缸进气道。图8.6和图8.7所示分别为节气门体喷射式和气道喷射式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图8.6 节气门体燃油喷射式发动机进气歧管 1节气门体安装面;2废气再循环阀安装面;3循环冷却液管;4进气歧管安装面,图

5、8.7气道燃油喷射式发动机进气歧管,2.谐振进气系统,利用发动机的进气脉动,使进入发动机的空气在进气门开启时的压力为正压,实现 “气体动力增压”,提高发动机的进气量,进而改善发动机动力性。由于进气过程具有间歇性和周期性,致使进气歧管内产生一定幅度的压力波。此压力波以当地声速在进气系统内传播和往复反射。如果利用一定长度和直径的进气歧管与一定容积的谐振室组成谐振进气系统(图8.8),并使其自振频率与气门的进气周期调谐,那么在特定的转速下,就会在进气门关闭之前,在进气歧管内产生大幅度的压力波,使进气歧管的压力增高,从而增加进气量。这种效应称作进气波动效应。谐振进气系统的优点是没有运动件,工作可靠,成

6、本低。但只能增加特定转速下的进气量和发动机转矩。,图8.8 谐振进气系统,进气导流管,副谐振室,进气歧管,主谐振室,空气流量计,空气滤清器,3.可变进气歧管,为了充分利用进气波动效应和尽量缩小发动机在高、低速运转时进气速度的差别,从而达到改善发动机经济性及动力性特别是改善中、低速和中、小负荷时的经济性和动力性的目的,要求发动机在中、低转速时配用细而长的进气歧管,在高速配用短而粗的进气歧管。可变进气歧管就是为适应这种要求而设计的。如图8-9所示为一种能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而自动改变有效长度的进气歧管。另一种可变进气歧管如图8.10所示。,图8.9 可变长度进气歧管 空气滤清器;2-节气门;

7、3转换阀;4-转换阀控制机构;5-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图8.10 双通道可变进气支管 1一短进气通道 2一旋转阀 3一长进气通道 4一喷油器 5一进气道 6一进气门,8.2 排气系统,8.2.1 排气歧管,一般排气歧管由铸铁或球墨铸铁制造,采用不锈钢排气歧管的汽车愈来愈多,其质量轻,耐久性好,同时内壁光滑,排气阻力小。排气歧管的形状十分重要。为了不使各缸排气相互干扰及不出现排气倒流现象,并尽可能地利用惯性排气,应该将排气歧管做得尽可能的长,而且各缸支管应该相互独立、长度相等。图8.11所示的不锈钢排气歧管的结构较好的满足了上述要求。相互独立的各个支管都很长,而且1、4缸排气歧管汇合在一起,2、

8、3缸汇合在一起,可以完全消除排气干扰现象。图8.12所示为铸铁排气歧管结构图。,图8.11 不锈钢排气歧管图 8.12 铸铁排气歧管,8.2.2 进气、排气歧管的布置,直列型发动机在排气行程期间,气缸中的废气经排气门进人排气歧管,再由排气歧管进入排气管、催化转换器和消声器,最后由排气尾管排到大气中。这种排气系统称作单排气系统(图8.14)。,图8.14 单排气系统的组成 1排气歧管;2-前排气管;3催化转换器;4钟气温度传感器;5副消声器; 6后排气管;7主消声器;8排气尾管,V型发动机有两个排气歧管,即通过一个叉形管将两个排气歧管连接到一个排气管上。来自两个排气歧管的废气经同一个排气管、同一

9、个消声器和同一个排气尾管排出(图8.15a)。但有些V型发动机采用双排气系统(图8.15b),而可以充入更多的空气一燃油混合气或洁净的空气,发动机的功率和转矩都相应地有所提高。,图8.15 V型发动机排气系统示意图 a)单排气系统;b)双排气系统 1-发动机;2排气歧管;3一叉形管;4一催化转换器;5排气管; 6消声器;7排气尾管;8连通管一长进气通道,8.2.3 消声器,排气消声器的作用是减少排气噪声和消除废气中的火焰及火星,使废气安全地排入大气。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式消声器见图8.16。,图8.16 组合式消声器 l一排气管2一节流管3一反射管4吸声材料,8.3 汽车发动机增压,8.3.1

10、概述增压就是将空气预先压缩然后再供入气缸,以期提高空气密度、增加进气量的一项技术。发动机通过增压提高了新鲜空气或混合气的压力及密度,因此可以提高功率及转矩,降低比油耗。一般增压功率可以提高20-3,如果采用中冷及较高的增压压力,那么提高的幅度会更大。增压有涡轮增压、机械增压和气波增压等三种基本类型。,图8.17 机械增压示意图 1一发动机曲轴 2一排气管 3一进气管 4一机械增压器 5一齿轮增速器6一电磁离合器 7一开关 8一蓄电池 9一齿形传动带,空气进口,图8.18 气波增压示意图 1一发动机活塞 2一排气管 3一转子 4一传动带5一进气管,8.3.2 涡轮增压系统,1.分类涡轮增压系统分

11、为单涡轮增压系统和双涡轮增压系统。只有一个涡轮增压器的增压系统为单涡轮增压系统,如图7-9所示。图8.20所示为六缸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的双涡轮增压系统示意。,图8.19 单涡轮增压系统示意图 l一进气旁通阀 2一节气门 3一进气管 4一空气滤清器 5一空气流量计 6一压气机 7一涡轮机 8一催化转换器 9排气旁通阀 10一排气旁通阀控制装置 11一排气管,图8.20 双涡轮增压系统示意1-空气滤清器 2一进气旁通阀 3一中冷器 4一谐振室 5一增压压力传感器 6一进气管 7一喷油器8一火花塞 9一涡轮增压器 10一排气 旁通阀 11一排气旁通阀控制装置 12一排气管,2.涡轮增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

12、理,车用涡轮增压器由离心式压气机和径流式涡轮机及中间体三部分组成(8.21)。,图8.21 汽车用涡轮增压器结构1一压气机蜗壳 2一无叶式扩压管 3一压气机叶轮 4一密封套 5一增压器轴 6一进气道 7一推力轴承 8一挡油板 9一浮动轴承 1 O一涡轮机叶轮 11一出气道 1 2一隔热板 1 3一涡轮机蜗壳 14一中间体,1)离心式压气机 离心式压气机由进气道6、压气机叶轮3、无叶式扩压管2及压气机蜗壳1等组成(图8.22)。叶轮包括叶片和轮毂,并由增压器轴5带动旋转。,图8.22 离心式压气机示意 1一压气机叶片 2一叶轮 3一叶片式,2)径流式涡轮机,涡轮机是将发动机排气的能量转变为机械功

13、的装置。径流式涡轮机由蜗壳、喷管、叶轮和出气道等组成(图8.23)。,图8.23 径流式涡轮机示意图1一叶轮 2一叶片 3一叶片式喷管 4一蜗壳,3.增压压力的调节,在涡轮增压系统中都设有进气旁通阀和排气旁通阀,用以控制增压压力。排气旁通阀及其控制装置在增压器上的安装位置如图图8.24所示。,图8.24 排气旁通阀及其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1一控制膜盒 2一连动杆 3一排气旁通阀 4一排气管 5一涡轮机叶轮 6一涡轮机蜗壳 7一增压器轴 8一中间体 9一压气机蜗壳 10一压气机叶轮 11一连通管,4.涡轮增压器的润滑及冷却,来自发动机润滑系统主油道的机油,经增压器中间体上的机油进口1进人增压器,润

14、滑和冷却增压器轴和轴承。然后,机油经中间体上的机油出口2返回发动机油底壳(图8.25),图8.25 涡轮增压器的润滑油路及冷却水套 1一机油进口 2一机油出口 3一冷却液进H 4一冷却水套 5一冷却液出口,8.4 排气净化装置,8.4.1 恒温进气系统恒温进气系统也称进气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其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冷起动之后,向发动机供给热空气,促使汽油充分汽化和燃烧,从而减少了CO和HC的排放,又改善了发动机低温运转性能。当发动机温度升高后,恒温进气系统向发动机供给未经加热的环境空气。它是由空气加热装置(热炉)和安装在空气滤清器进气导流管上的控制装置构成的(图8.26)。,图8.26 恒温进气系统示

15、意图 1热炉;2冷空气人口;3排气支管;4热空气出口;5热空气管;6进气导流管; 7真空控制膜盒;8。控制阀;9温控开关;10空气滤清器,恒温进气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图8.27所示。,a),b),c),图8.27 恒温进气控制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1真空控制膜盒2膜片3膜片弹簧4温控开关5通气阀;6-真空软管7热空气管8热空气9控制阀10.进气导流管11环境空气,8.4.2 催化转化器,催化转换器是利用催化剂的作用将排气中的CO、HC和NOx转换为对人体无害的气体的一种排气净化装置,也称作催化净化转换器。催化转换器有两种结构形式(图8.28)。一种是颗粒型催化转换器(图8.28a),另一种是整体

16、型催化转换器(图8.28b) 。,图8.28 三效催化转换器结构 a)颗粒型催化转换器(通用汽车公司) (b)整体型催化转换器(福特汽车公司) 1一转换器外壳 2一隔热层 3一转换器内壳 4一挡板 5一螺塞 6一陶瓷小球 7一陶瓷块 8一密封 9一金属网,a),b),8.5.3 废气再循环装置,排气再循环是净化排气中NOx的主要方法。排气再循环是指把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支管,并与新鲜混合气一起再次进入气缸。再循环的废气量由排气再循环(EGR)阀自动控制。由真空操纵的EGR阀有两种。EGR阀安装在排气再循环通道上(图8.29),排气再循环通道的一端连接排气门,另一端通进气支管。当EGR阀开启时,部分废气将从排气门经排气再循环通道进人进气支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