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操作规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81316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操作规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血清学技术操作规范编号:01-3 第 1 页 共 3 页 遵医附院输血科内容: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操作规程版本 2008 修订 颁布日期:2008 年 8 月 修订日期:2008 年 7 月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操作规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操作规程原理原理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可见于 ABO、Rh 及 MN 等血型系统。胎儿和新生 儿红细胞被来自母亲的 IgG 抗体包被,并在婴儿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网状内皮系统)受 到免疫性破坏,出现溶血,表现出相应的症状。病情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抗体类型、抗 体效价等不同而异。 目的目的 规范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操作;查找新生儿溶

2、血病发生的原因,协助临床进行实验室 诊断及治疗;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职责职责 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标本。 支持文件支持文件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血站部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输血技术学第 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输血科(血库)工作手册莞市中心血站 2006 材料或设备材料或设备 1、 材料 抗-A、抗-D 定型试剂、抗球蛋白试剂、ABO 反定型试剂红细胞、筛选细胞、谱 细胞、生理盐水、新生儿静脉血、产妇及患儿父亲血标本 2、 设备 血清雪专用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水浴

3、振荡仪、显微镜、小试管、滴管、 小玻棒 操作步骤 一、血标本采集及处理 采集患儿及其父亲与母亲血标本各 3-5ml,分离出血清,配制 3%-5%红细胞盐水悬液。 如果患儿血标本为不抗凝血,则在一小玻璃漏斗颈部置一适当大小的棉球上,一边加 生理盐水,一边用玻棒挤压血块,收集漏斗下面的红细胞悬液。 二、患儿血标本 具体操作执行ABO 和 Rh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ABO 血型测定只做正定型。 1、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具体操作执行抗球蛋白操作试验规程中的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部分。 2、 游离抗体检测 1、 取小试管 3 支,分别标明 A、B、O 细胞,每管加患儿血清 2 滴,再分别加入 3%-5% 的

4、A、B、O、反定型试剂红细胞悬液 1 滴。 2、 37致敏 1h 后取出,若发生凝集,不必继续往下做。 3、 若不凝集,用盐水充分洗涤 3 次反应物后加入抗球蛋白血清 1 滴。1300g 离心 15s, 轻轻悬浮细胞,肉眼观察凝集反应,记录结果。若肉眼不见凝集,以显微镜检查。 按表一析结果。3、放散实验 依据结果,采用合适的放散方法进行放散试验,具体操作执行放散试验操作规程 , 放散试验结果判断见表二 三、患儿母亲血标本 1、 血型鉴定(执行ABO 和 Rh(D)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 2、 IgG 抗-A(B)效价测定 具体操作执行IgG 抗-A(B)效价测定规程 3、 抗体筛选、鉴定试验 具

5、体操作执行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鉴定操作规程 四、患儿父亲血标本 ABO 和 Rh(D)血型鉴定。 具体操作执行ABO 和 Rh(D)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五、根据表三,分析结果 表一表一 患儿血清中游离抗体检查结果意义患儿血清中游离抗体检查结果意义指示红细胞Ac Bc Oc意义+ - - - + - + + - +/- +/- + - - -游离的抗-A 游离的抗-B 游离的抗-A、抗-B 或者抗-AB 游离的 ABO 系统以外抗体 无游离抗体表二表二 患儿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意义患儿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意义指示红细胞Ac Bc Oc意义+ - - - + - + + - +/- +/- + - -

6、-放散出 IgG 抗-A 放散出 IgG 抗-B 放散出抗-AB,或同时放散出 IgG 抗-A 或抗-B 放散出 ABO 血型以外的抗体 没有放散抗体表三表三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结果判断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结果判断直抗试验 游离试验 释放试验 结论- - - 不能证实为血型免疫引起的新生儿溶血+ - - 可疑为新生儿溶血- + - 可疑为新生儿溶血 - - + 能证实为血型免疫引起的新生儿溶血 + - + 能证实为血型免疫引起的新生儿溶血 + + - 能证实为血型免疫引起的新生儿溶血 - + + 能证实为血型免疫引起的新生儿溶血 + + + 能证实为血型免疫引起的新生儿溶血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7、新生儿血标本要求比较高,要求采集血液 4-5ml,分为大约相等的两份,一份不 抗凝,另一份采用 EDTA 抗凝。 2、 如果只有不抗凝血标本,不宜在试管中用竹签挤压血块。 3、 脐血标本不宜作为检测标本,尤其对 ABO 新生儿溶血病容易出现无临床意义的 阳性指标。 4、 一旦怀疑为新生儿溶血病时,应立即尽送检,5 天后采集的血标本检出阳性率的 机会很少。 5、 母亲 IgG 抗-A 抗-B 效价高低具有参考价值说法不一,刘达庄主编免疫血液学 2002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137 为 64 以上有参考意义。王培华主编输血技术学 P233 效价 256 以上有参考意义;512 以上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较多;Rh(D)溶血 抗 D 效价大于 32 有临床意义。 6、 采集患儿父亲血标本的主要目的是,当新生儿血型鉴定困难时,可以根据双方的 血型推断新生儿血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