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376675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专项规划落实保护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规划法 保护规划的作用: 更好地确定和落实发展战略 有利于突出城市特色 有助于感知和认识城市 丰富城市环境 制止破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 必须得到体现 总体规划是基础 相当于总体规划层面、深度 不可分割,专项规划之一 可单独/补充编制、审批 反馈、建议 积极的规划观,不能单纯防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保护框架的目的与意义 分析确定要素,将其组织起来 融合遗产保护与未来发展 城市空间框架 构成:自然、人文、人工三方面的要素 核心:城市空间 一般是由点、线、面构成

2、的一个整体,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点:(古)建构筑物-参照物、标志物 线:传统街道、河流水道、城墙等-观赏路径 面(区域):古建筑群、古园林、传统街区、历史地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框架的确立要结合其它规划系统(文化、旅游服务、绿地与开敞空间等) 建立保护框架本身就是整体性城市设计的过程 前提:保护主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文物古迹保护区的划定-三级 绝对保护区(本身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 环境协调区 历史地段/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划定 与上一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的考虑因素: 1、文物古迹或历史建筑的现状用地边界; 2、在街道、广场、河流等视线所及范围内的建筑物用地

3、边界或外观界面; 3、构成历史风貌的自然环境边界。 4、位于区外的历史建筑/群,按同样要求进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城市内 周庄-历史城镇 演变- 观念更加明晰 思想更坚定 策略更有针对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视线所及 文物安全与保护要求 标志物的观赏要求 保护价值评定与取舍 保护、整治与改造、创新方式的选取 必须与力所能及-大与小-规模问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高度控制的考虑因素 宜人尺度 空间轮廓线 制高点视线与观赏要求 互相通视 远眺-自然背景 高度控制参照物的选取 高度控制的区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高度控制规划图-综合各分析结果的叠加图 既要考虑现实、

4、又要严格保护-对得起历史 为城市发展创造更有机、从而也更广阔的条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苏州古城区内高度控制-24米 你的看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问题的两面性 高度啊高度! 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什么是发展?建设?现代化?先进? 世界上的其它名城 我国控制古城高度的特殊意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规划的编制机构 1994年国家文物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规划编制深度 编制原则 基础资料收集-历史地段的调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规划的编制原则 工作内容,具体对待 抓住特点,确定原则与重点 总体安排,协调发展 挖掘内涵(关于住宅设计课程) 突出重点,抢救第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规划的成果 文本-七项主要内容 图纸-现状分布、规划总图、文物古迹点和历史地段/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界线图、重点地段详细规划设计意向 附件-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专项研究报告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审批 由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国务院 国家级名城-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 省级名城-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规划规范的编制与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