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376298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3.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四川省农科院 党委副书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吕火明,目录,一、农业产业化提出背景和意义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涵义与成因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传统农业经营的区别 四、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构成要素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六、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七、农业产业经营的对策建议,一、农业产业化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农业产业化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出现(产加销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 农业产业化既是80年代发展的继续,更是为解决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发展中积累性的矛盾而提出的一项根本举措。,这些积累性的矛盾主要是:,1.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与农业增产增收的矛

2、盾 以提高农产品价格为手段的措施难以为继: 工农产品轮番涨价,比价复归,农产品价格依然处在“锅底”,工农比较利益愈益悬殊;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际市场价格,提价已无潜力。,2.农户分散经营与走向市场的矛盾,分散农户走向市场面临诸多困难: 经济实力弱,经不起市场风险; 缺乏市场信息,生产靠模仿,雷同化; 组织程度低,交易手段落后,受盘剥;,3.农业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小规模经营的农户无力开展农业现代化。 在不改变家庭承包制的前提下,怎样推进农业现代化。,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成因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对于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国内农业经济学界存

3、在着很大的争议。,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达成的共识是: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优势,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1生产专业化,2企业规模化,4服务社会化,3经营一体化,(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1.生产专业化 围绕主导产品或支柱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作

4、为一个系统来运行,做到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与产业一体化协同相结合。 农业生产专业化是农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农业分工与协作原理来分析,农业生产专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成因之一,从实践经验角度考察,农业生产专业化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特征之一。由农业生产专业化带动形成的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群、农产品商品基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稳固的基础。,2.企业规模化 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效率是通过大生产的优越性表现出来的,因为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农产品的批量生产、加工、销售奠定条件。 企业规模化虽然包含有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意思,但更重要的是指农

5、产品生产、加工和运销的农户和企业其生产要素的组成比例要匹配,要避免或减少某种生产要素的不足或浪费,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高效运行奠定基础。,3.经营一体化 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制,使外部经济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在实践中有不同形式的经营一体化,例如,产销一体化、产加销一体化和资产经营一体化。,4.服务社会化 它一般表现为通过合同稳定内部一系列非市场安排,而且无论是公司还是合作社,都在使农业服务向规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即将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服务统一起来,形成综合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农业生产者一般只从事一项或几

6、项农业生产作业,而其他工作均由综合体提供的服务来完成,使得农业的微观和宏观效益都得到了提高。,(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农业产业化的起步探索阶段(19841992年) 第二阶段,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动、推广阶段(19921995) 第三阶段,迅速发展壮大阶段(1996(1997)2011) 第四阶段,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简称“两个带动”2011),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政府对农业产业化予以大力的支持和保护。 2001年7月,农业

7、部、国家计委、等9部委(局)联合发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对经国家资格认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可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2013年四川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62%。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04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60家、居全国第三位。农民合作组织3.7万多个,覆盖四川省56%左右的行政村。“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以土地股份合作为核心的“1+4”模式大力推广。60个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7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新建粮经复合基地340万亩。40个现代林业重点县实施规划编制完成,培育现代林业基地149.6万亩。40个现代

8、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全面启动,新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场)3608个。,(四)农业生产化经营的成因 1、是人类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农业发展的弱质性,需要对农业发展进行广度拓展和深度开发,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 2、是解决农户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的客观要求 3、是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 4、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传统农业经营的区别,(一)基本内涵的区别 传统农业经营是一个产品生产部门,是人类特别是农民谋生的物质生产部门,而不是产业,本质特征是自给性和封闭性。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和经营方式,是一、二、三产业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

9、综合性产业集团。它的本质特征是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和管理企业化。,(二)生产组织形式的区别 传统农业经营的生产是一家一户分散的、超小规模家庭生产方式,农工商、供产销是分离的。 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调整农产品结构,逐步形成与资源特点相适应的规模化布局。将一家一户的分散种养联合成千家万户的专业化生产,创造区域性的产品优势和规模优势 。,(三)生产管理方式的区别 传统农业经营的管理完全依靠政府部门或农民自己来进行 。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管理是全系统的营运和成本核算实行企业式管理 。,(四)产品的形式和产品销售的区别 传统农业经营所生产的产品大部分直接用于农业人口消费。 农业产业

10、化经营生产的农产品很少以初级产品的形式(原料)直接进入市场,而是通过产后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形成高一级的产品进入市场,获得比初级产品更高的效益。,(一)龙头企业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1.概念 依托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的,规模较大,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具有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服务基地和开拓市场等综合功能,与基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利益机制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专业批发市场或合作经济组织。,四、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构成要素 龙头企业,2.特征 姓“农”: 它必须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或货源的加工企业、流通企业、批发市场或合作经济组织; 属“龙”: 必须具有较大的生产经营规模,具有较强的带动辐射

11、作用; “一体”: 建立真正的一体化的经营机制和利益机制。龙头企业必须与基地农户之间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机制。,3.龙头企业的类型 加工企业做龙头 流通企业做龙头 批发市场做龙头 合作经济组织做龙头 科技实体做龙头,(二)龙头企业须具备的素质 1、雄厚的资金实力 农业投资具有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 ,要求长期资金必须占有一定比例。 2、技术创新的能力 龙头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从市场上获取超额利润,使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各方分享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收益,这是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生命力。 3、市场开拓的能力 建立在广泛收集和整理市场信息、对市场需求作出准确判断、不断开

12、发新项目并开展市场营销工作等基础之上的。唯有具备市场开拓能力,企业才能最终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才能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才能真正起到带动干家万户农民闯市场的作用。,(三)、龙头企业的作用 1、支柱作用 龙头企业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先进设备,可以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度加工、系列开发、多次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 2、桥梁和纽带作用 龙头企业,可以把分散经营的小农户联结起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大市场的联结,增强了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3、引导作用 龙头企业凭借自己信息灵通的优势,可以通过国内外的市场需求信息,引导生产基地和农户调整生产结构

13、和产品结构,生 产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 4、支持作用 龙头企业凭借自己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从互惠互利的原则出发,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进行适当的扶持和服务。 5、开拓作用 龙头企业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强、规模大、信息灵、产品优、销售体系健全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开拓、扩大和占领国内外市 场,而市场的开拓又可以为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标准 (一)规模较大。固定资产规模:东部地区在5000万元以上,中部地区在3000万元以上,西部地区在2000万元以上;近三年年销售额:东部地区2亿元以上,中部地区在1亿元以上,西部地区在5000万元以上;产地批发市场年交易额

14、在5 亿元以上。 (二)经济效益好。企业资产负债率小于60%;产品转化增值能力强,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a级);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带动能力强。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利益联结机构健全,能带动较多农户;有稳定的、较大规模的原料生产基地。 (四)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主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大;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有较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市场份额在同类产品中居前列,并且比较稳定;主营产品优势明显,出口创汇潜力大或进口替代能力强,能形成带动面较大的特色产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条件: 1、企业经工商注册、依法设立。 2、企业中农产品加工增加值占总增加值

15、的70%以上。 3、企业规模。总资产7000万元、固定资产3000万元、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 4、企业效益。总资产报酬率应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做到“五不欠”。 5、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60%,企业信用等级在A(含A)级以上。 6、企业带动能力,带动农户3000户以上。在基地采购原材料占总量70%以上。 7、企业产品产销率达93%以上。 8、申报企业应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一)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充分发挥自然优势 建设生产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自然条件,扬长避短,做到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产出。 2、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促进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推动农业社

16、会化大生产,能够带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提高基地资源的利用效率。,3、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 能够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形成小群体、大规模生产格局,形成商品批量,有利于提高农业规模效益。 4、有利于先进技术的应用 能够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扩大经营规模,为农户和服务组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创造条件,也对农业劳动者提高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5、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竞争力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形成规模化基地生产,能够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多、你多我优、你优我廉,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6、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能够把分散的千家万户联结起来,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采取共同的行动提高谈判能力,从而改变一盘散沙、任人摆布的状况,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二)生产基地的内涵及类型 1、生产基地的内涵 生产基地是指围绕龙头企业或市场建立的,联结众多农户形成的某种主导产业的专业生产区域和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基地是区域化布局的具体表现,是主导产业在地域上的表现形态,是扩大农户外部规模的一种形式,是联结农户的一种组织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