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73531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环科园联盟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环科园联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出卷:王玲玲出卷:王玲玲 审核:许文英审核:许文英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2012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00100 分分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424 分)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 (1)蜷缩_ (2)祈祷_ (3)万 li 俱寂_ (4)狼 j_ 2、解释句中加点字。 (4 分)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1)诣_ (2)曷_ (3)坐_ (4)固_ 3、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0

2、分) (1)_,恨别鸟惊心。 (2)_,儿女共沾巾。 (3)荡胸生曾云,_。 (4)五岭逶迤腾细浪,_。 (5)_,夜泊秦淮近酒家。 (6)僵卧孤村不自哀,_。 (7)人生自古谁无死,_。 (8)落红不是无情物,_。 (9)_,浅草才能没马蹄。 (10)不畏浮云遮望眼,_。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的是( ) (2 分) A、我的父母教育我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不要故弄玄虚。 B、我们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应该据理力争,不能迁就忍让。 C、这些镜花水月式的幻想早被现实的风吹了个烟消云散。 D、课间,张强总是循循善诱地和同学们愉快的聊天。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 ) (2 分) A.中学生

3、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 法自由活泼。 B.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 增加困难。 C.望着白云缭绕的香炉峰和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 和神功伟力。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相互依靠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 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6、下列各项说法有错的是( ) (2 分)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革命、 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生活教科书” 。 B、保尔在黑海疗养所企图自杀未

4、遂,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他要靠文学创作回到队伍中 去,他把写的小说寄往柯托夫斯基师征求意见,但书稿在途中丢失,他不气馁,重新开始 创作,小说最终获得了成功。 C、在取得一场战役胜利后,保尔很高兴,他来到烈士墓前悼念战友,默念“人最宝贵的是 生命”的名言,这也是保尔一生恪守的人生准则。 D、小说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在生活的巨大压力中战胜自 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 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二、阅读与赏析(二、阅读与赏析(3636 分)分) (一)诗歌鉴赏(4 分)纳纳 凉(

5、凉(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秦观,是一个有用世之志的诗人,因屡遭贬谪,他对官场的奔竞倾夺表示厌弃,力求远避。胡 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7、前两句,“ ”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了诗人_ 的心境。(2 分) 8、“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2 分)_ (二) (10 分)文言文 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 上学书。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积十年,究寻经 史,游学者多依之。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

6、张淹并加礼辟,伯珍应召便退,如此者凡十 二焉。吴郡顾欢擿出尚书滞义,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 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萇隐处也。二年,伯珍移居之。门前 生梓树,一年便合抱。家甚贫窭 ,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建武四年,卒, 年八十四。受业生凡千余人。 【注释】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与下文的“吴郡顾欢”都是地名人名。辟:征召(为官) 。龙丘萇:人名.窭:贫穷。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伯珍少孤贫_ (2)受业生凡千余人_ (3)山水暴出_ (4 村邻皆奔走_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 _ 11、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例句中“之”用法不同的是( )(2 分) 例句:游学者多依之 A、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B、吾欲辱之 C、乃记之而去 D、儒者宗之 12、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 分)_ (三) (10 分) 飞机飞机“不喝油不喝油”也能飞也能飞 “阳光动力 2 号”正在进行为期 5 个月的环球之旅。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自 3 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以来,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它拥有 72 米宽的翼展, 比波音 747 飞机多出了近 4 米,重量只有 2.3 吨,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

8、用途汽车的重量。 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机身上的 1.7 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阳光动力 2 号”的最大亮点所在。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平铺在巨大的机翼上,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是 135 微米,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阳光动力 2 号”昼夜飞行, 不需要一滴燃料。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 300 年 历史。1974 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首次实现了用太 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此后 40 余年间,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 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 “阳光

9、动力 2 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 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 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 “阳光动力 2 号”的动力即来源于 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太阳能光伏 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 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 和功率的效果。“阳光动力 2 号”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 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 12 年时间。飞行总监雷德克拉克认为,相比搭载乘客的普通飞 机,它有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向世人传

10、播“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 信息和理念。放眼未来,这场长达 3.5 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 一小步, “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13、 “阳光动力 2 号”飞机为什么引起世界关注?请简要概括。 (概括三点即可) (3 分) _ 14、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_ 15、“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句中加点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 么?(2 分)16、从“阳光动力 2 号”的环球之旅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 分)_ (四) (12 分)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天刚蒙蒙亮,父

11、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 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 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 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 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 ”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 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 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 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

12、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 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 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 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 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 ” “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 那人瞟了一眼父亲。 “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重得多吗?”父亲小心 翼翼地说。 “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

13、这么厚重。 ”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 “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 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 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 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 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 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 少。 “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 ”父亲顿了顿说, “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 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 送到学校去。 “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 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 ”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 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