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测量方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7286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隧道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隧道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隧道测量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隧道测量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测量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目 录录1 工程概况- 1 -1.1 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控制网概况- 1 -1.2 依据的规范及既有成果- 1 -2 计划投入的测量人员及仪器- 2 -3 测量原始数据 .- 2 -4 洞外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 .- 3 -4.1 洞外平面控制网测量- 3 -4.1.1 洞外平面控制网设计.- 3 -4.1.2 洞外平面控制设计后贯通误差估算与分析.- 4 -4.1.3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外业观测.- 5 -4.1.4 洞外平面控制网测量内业处理.- 6 -4.1.5 洞外平面控制网测量精度评定.- 8 -4.2 洞外高程控制网测量- 8 -4.2.1 洞外高程控制网设计.- 8 -4.2

2、.2 洞外高程控制网设计后贯通误差估算与分析.- 9 -4.2.3 洞外高程控制网测量外业观测.- 9 -4.2.4 洞外高程控制网测量数据处理及精度评定- 10 -5 洞内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 - 11 -5.1 洞内平面控制网测量.- 11 -5.1.1 洞内平面控制网设计- 11 -5.1.2 洞内平面控制网设计后贯通误差估算与分析- 12 -5.1.3 洞内平面控制网测量外业观测- 12 -5.1.4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内业处理- 14 -5.1.5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精度评定- 15 -5.2 洞内高程控制测量.- 15 -5.2.1 洞内高程控制设计- 15 -5.2.2 洞内高程控制

3、设计后贯通误差估算与分析- 15 -5.2.3 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外业观测- 15 -5.2.4 洞内高程控制测量数据处理及精度评定- 17 -6 隧道竣工测量 - 17 -6.1 洞内 CP控制网测量 - 18 -6.2 隧道二等水准贯通调整测量.- 18 -6.3 隧道内线路贯通测量.- 18 -6.4 隧道断面测量.- 18 -7 相关证书.- 19 -隧道测量实施方案- 1 -隧道测量实施方案隧道测量实施方案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11.1 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控制网概况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控制网概况隧道中线方位角为 132650,平面坐标采用国家 2000 年施工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

4、1985 国家高程基准。现有的平面控制网概况:CPI 控制点 2 个现有的高程控制网概况:有二等水准点 4 个1.21.2 依据的规范及既有成果依据的规范及既有成果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 10601-2009) ;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 (TB 10054-2010)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9)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隧道设计施工图纸2 计划投入的测量人员及仪器计划投入的测量人员及仪器计划投入的主要测量人员及分工情况见下表序号姓名职称担任职务及分工备注1测量负责2成员3成员4计划投入的测量仪器情况见下表隧道测

5、量实施方案- 2 -序号设备名称仪器型号仪器精度数量(台)备注1GPS 接收机天宝 58005mm+0.5ppm4已检定3电子水准仪徕卡 DNA030.3mm/km1已检定4全站仪徕卡 TS062mm+2ppm1已检定以上测量仪器均经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可用于相应等级精度要求的测量工作。3 测量原始数据测量原始数据根据 2011 年 7 月进行的 DKXX+XXX-DKXX+XXX 段平面控制网加密的施工复测工作成果可知测量原始数据表见下表:测量原始数据表序号点号X(m)Y(m)高程(m)14584617.703530260.598178.88324584273.325

6、529553.750208.21534584177.515529880.258210.051144584311.480529618.103201.4297754583124.7497530985.8105168.913364582854.719530841.942171.7974583505.398 530699.865202.3667684583070.014 530877.243171.1068694582879.968 531015.588176.429794 洞外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洞外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 4.14.1 洞外平面控制网测量洞外平面控制网测量4.1.14.1.1 洞外平

7、面控制网设计洞外平面控制网设计洞外控制网测量前,要根据隧道贯通误差规定和平面控制测量设计要素进行洞外控制网设计。隧道贯通误差规定和平面控制测量设计要素详见表隧道测量实施方案- 3 -1、表 2表 1 隧道贯通误差规定项目横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相向开挖长度(km)L4洞外贯通中误差(mm)3018洞内贯通中误差(mm)4017洞内外综合贯通中误差(mm)5025贯通限差(mm)10050表 2 平面控制测量设计要素测量部位测量方法测量等级适用长 度(km)洞口联系 边方向中 误差()测角中误 差()边长相对中误差洞外GPS 测量三41.7 1/100000洞内导线测量五2/41/20000隧道

8、洞外平面控制网在选取进、出口附近 2 个 CPI 控制点()2 个 CPII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加密点,共加密 5 个控制点,分别为 XXX。隧道测量实施方案- 4 -唐家堡子隧道洞外平面控制网设计示意图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将严格按照 GPS 三等网精度进行施测。网型采用边连的方式,采用 4 台 GPS 双频接收机同步静态观测。4.1.24.1.2 洞外平面控制设计后贯通误差估算与分析洞外平面控制设计后贯通误差估算与分析GPS 控制测量误差引起的隧道横向贯通中误差,控制测量前估算测量设计的验前横向贯通中误差计算公式如下:隧道测量实施方案- 5 -22222JaJCac JcL CosmL Cos

9、mMmm 式中 、进、出口 GPS 控制点的 Y 坐标误差;Jmcm、进、出口 GPS 控制点至贯通点的长度;JLCL、进、出口 GPS 联系边的方位中误差;aJmacm、进、出口控制点至贯通点连线与贯通点线路切线的夹角。4.1.34.1.3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外业观测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外业观测3.1.3.1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外业观测执行的技术要求等级 项目三等卫星截止高度角()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有效时段长度(min)60观测时段数1数据采样间隔(S)15接收机类型双频静 态 测 量PDOP 或 GDOP83.1.3.2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外业观测(1)按规定时间进行同步观测作业。(2)采用天

10、宝GPS双频接收机同步静态观测模式,观测的独立时段重置仪器。(3)同步观测时段数为1,每时段观测90分钟。(4)作业前按要求进行仪器检校。对中设备采用精密对点器,对中精度小于2mm,在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对基座水准器、光学对点器进行检校,确保其状态正常。隧道测量实施方案- 6 -(5)天线安置严格对中、整平,正确量取至仪器指定的天线参考点高度,以便于在随后的数据处理中精确计算天线高。(6)天线高每时段前(必须在开机之前)和测后(必须在关机后)各读取一次,每次应在相同的位置,从天线三个不同方向(间隔120)量取,或用接收机天线专用量高器量取,两次量取误差小于2mm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并记入观

11、测手簿,若大于2mm,该点重测。(7)在有效观测时段内,如中途断电,则该时段必须重测。因观测环境及卫星信号等原因造成数据记录中断累计时间超过25分钟,则该时段重测。(8)作业中使用对讲机,离GPS接收机10m以外。同一点在不同时段观测应改变仪器高度,并改变天线方向,以获得重复基线,前后时段仪器,严格对中整平,尽量避免因多次安置仪器对重复基线较差带来的影响。4.1.44.1.4 洞外平面控制网测量内业处理洞外平面控制网测量内业处理(1)平差软件GPS网基线解算采用天宝软件TGO进行解算,网平差采用宝软件TGO进行解算进行平差计算。(2)基线解算控制网基线解算采用广播星历,外业观测结束后首先对观测

12、基线进行处理和质量分析,检查基线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每天要对 GPS 观测数据进行闭合环、重复基线进行计算检核。及时进行观测数据的处理和质量分析,检查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单基线解算不合格时,要分析原因,安排补测。控制网基线向量解算应符合以下规定:隧道测量实施方案- 7 - 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小于 10; 重复基线较差应满足下式要求:ds 22 独立环或附和路线各坐标分量及全长闭合差应符合下式:Wx 3n Wy 3n Wz 3n W 33n以上各式中,n 为闭合环边数, 为基线边长中误差,计算公式及取值见下面。2)(2dba式中 基线长度中误差(mm) ;d基线或环的平均边长(km)

13、;a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mm/km) 。鉴于所使用仪器 a、b 均按以下取值固定误差a=5和比例误差b=1(3)控制网平差计算规定以全网有效观测时间最长网点的 WGS-84 三维坐标作为起算数据,进行GPS 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三维无约束平差基线向量各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均满足:3XV3YV3ZV隧道测量实施方案- 8 -整网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各分量改正数与无约束平差同一基线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满足:2XdV2YdV2ZdV(5)控制网平差控制网采用三维无约束平差。三维无约束平差拟采用 CPI 点(CPI8024)作为约束点,对控制网进行整网约束平差计算。(6)控制网平差控制网采用二

14、维约束平差。控制网附合到CP、CPII点、加密点,以复测后确认精度可靠的(CPI8023、CPI8024、CPII9036、CPII9037)为起算数据对整网进行二维约束平差,计算获取加密控制点。4.1.54.1.5 洞外平面控制网测量精度评定洞外平面控制网测量精度评定根据洞外平面控制网的闭合环闭合差、重复基线较差及控制网平差后的基线边方向中误差是否1.7,最弱边相对中误差是否1/100000,判定洞外平面控制网测量精度能否满足 GPS 三等网要求。控制测量后,应按验后横向贯通中误差计算公式估算控制测量的验后横向贯通中误差。估算的影响值应30mm。隧道测量实施方案- 9 -4.24.2 洞外高

15、程控制网测量洞外高程控制网测量4.2.14.2.1 洞外高程控制网设计洞外高程控制网设计隧道洞外高程控制测量:进口处洞口高程控制点由 CPI0000-CPI0000 采用二等水准进行闭合往返测量引至 xxx1、xxx2 两点,对隧道内高程进行控制;出口处洞口高程控制点由 CPII0000-CPII0000 采用二等水准进行闭合往返测量引至 xxx4、xxx5、xxx6 三点,对隧道内高程进行控制。4.2.24.2.2 洞外高程控制网设计后贯通误差估算与分析洞外高程控制网设计后贯通误差估算与分析洞外高程控制测量误差产生的高程贯通中误差按下式计算:Mh=MLM二等水准测量每千米测量偶然中误差为 1

16、mm。L洞外高程测量路线长度按 1km 计算。那么唐家堡子隧道洞外高程控制测量误差产生的高程贯通中误差经计算只有 1mm,小于规范中的高程贯通误差限差18mm 要求。4.2.34.2.3 洞外高程控制网测量外业观测洞外高程控制网测量外业观测4.2.3.1 洞外高程控制网测量外业观测执行的技术要求二等水准高程控制网测量主要技术及限差要求(1)水准测量主要精度要求限 差(mm)水准测量 等 级每千米水准测量 偶然中误差 M每千米水准测 量全中误差 MW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二等1.02.04L0.8n4L隧道测量实施方案- 10 -(2)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 级水准仪 型号水准尺 类 型视距前 后 视距差测段的前后 视距累积差视 线 高 度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