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372321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方法,沃建中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100875) J J 电话:010-62207612(O )010-62208814 (O ),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性,一、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国际大环境、且具有创造力的人才。21世纪人才的目标是“四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外资企业对的人才要求的核心因素是:团队精神、忠诚度、创新能力、善于交往和表达能力。,然而,目前我国的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的普及,孩子的心理问题随之增多。我们的调查研究表明,目

2、前,在儿童青少年中存在心理异常表现的约占20,患有心理疾病的约占4,心理问题集中表现为:考试焦虑、孤独、敌对、恐惧、抑郁、智力缺陷、人际交往障碍、多动症、学习障碍与自我否定等。籍此,在儿童青少年中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学的关系。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学生要接受知识、提高能力,而靠被动的学习,效率高不了。如果我们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水平,学生就会想学、乐学、会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不同年龄特征的人,所以,教学的内容、过程、手段和方法等都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如果根据

3、学生的年龄特征就能够大大提供学生的学习效率,反之亦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途径,纲要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概括而言,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心理活动课、心理专题讲座、个别咨询与辅导、课外活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科学常识的普及、学校的心理环境的形成、家庭和社会心理环境的形成等。,心理活动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一、心理活动课的内涵:心理活动课是把心理训练的内容放在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潜移默化地接受行为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

4、的正规教学,是在具体的活动中借助于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法,以问题辨析、情景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具体形式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二、心理活动课的模式 1、讲授模式:具体分为两种情况:讲授心理学知识;类似于政治思想课的模式。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主要以讲授的方法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知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例如,在讲解情绪调节的内容时,讲授式模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什么是情绪、什么是情绪调节、情绪调节的重要意义以及情绪调节的方法等这些纯粹的理论知识,而没有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对情绪调节有真切的体验,这样的纸上谈兵式的讲授对学生

5、来说不能够起到多大的效果和作用。,2、活动模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充分的心理体验。目的是:学生通过获得充分的心理体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在活动模式中,教师给学生上课时,仅仅给予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体会,教师没有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循循善诱地诱导学生对所授内容切实地体验和感悟。同样以教师给学生讲解情绪调节内容为例,活动式模式是,教师利用自己精心设计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感觉情绪调节,但在活动中教师并没有从理论的高度上给学生介绍情绪调节的重要性以及情绪调节的方法,这样,学生并没有真正体验到情绪

6、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调节。,3、诱导模式(1)诱导模式的含义: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在学生积极参与和教师根据心理学原理而有目的的诱导下,学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使学生得到感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感悟包括体验、感知、领悟。体验指的是学生通过活动和教师的诱导,在情感上获得充分的心理体验。 感知指的是学生通过活动和教师的诱导,自我进行分析、评判、对比。从而领悟出合理的观念和心理健康的行为是什么。感悟指的是学生通过活动和教师的诱导,在自我教育中不断内化加强自律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和训练健康的行为方式。,(2)诱导模式的特点:心理活动的游戏化;心理内容的操作化;心

7、理过程的体验化;心理技能的训练化;心理目标的层次化;心理成分的系统化。,(3)、诱导模式的六条原则: 平等性原则。要求老师与学生平等交往,做学生的朋友,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 尊重性原则。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 鼓励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敢于暴露自己的观点,老师不加任何评价。,参与性原则。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心理训练中,完成训练任务。 目的性原则。心理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学生原有心理水平高,教师的目标就可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娱乐性原则。心理训练应在学生愉快的活动中操作,只有产生愉快的体验,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4)

8、心理活动课诱导模式的操作过程:四大环节第一、明镜台:该环节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通过预先计划好的教学活动,创设一种符合教学目标的、能够激发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的课堂情景,进一步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入该节课的教学主题,并使学生了解自己在该课堂教学主题方面的情况。该环节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引发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使学生了解自己在这方面的情况,在教师引导的这面镜子中,更清晰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第二、智慧泉:该环节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方式,针对明镜台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问题、共同探讨问题,在较深的层次上进行思辨性质的讨论,进一步探讨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个

9、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针对自身的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并且转变观念、屏弃掉以前那些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强化正确行为,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第三、回音壁:该环节针对心理活动课具体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联系实际,反思自我,并且给自己确定一个以后奋进的目标,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个环节主要是学生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够把在智慧泉中探讨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迁移到别的其它方面。 第四、启思录:这是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利用了心理暗示的作用和效果,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与该节课堂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非常好的文章、诗句、漫画等,让学生进行阅读,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积极的方面

10、,达到学生自助的目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内容,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人际交往、自我、人格、智力与学习等,小学心理培养的内容,自我意识 昨天的我 今天的我 认识外貌 认识运动能力 认识学习能力 认识自我聪明,明天的我 设计自我 远景目标 分解目标自我纪律 自我理解 自我地位 我的评价能力 评价他人技巧 评价自我技巧 我与他人区别 接受他人评价,自我控制 站的控制 坐的控制 走的控制 我的课堂控制 课堂控制技巧 他控与自控 我的注意 注意控制 行为控制,我的情绪 多彩情绪 驾驭情绪 烦恼调节 愤怒调节 悲哀调节 焦虑调节 紧张调节 寻找快乐,自信 这就是我 他的行为 我的行为 自信后果 自信内涵

11、 自信技巧 自信目标 表现自信 自我与他我 学会说不 说不技巧 设计自信,自尊 寻找自我 自我肯定 自我抉择 感觉良好 自我价值 面对赞赏 认识贬人 面对被贬 向上人生观 愉快地生活 交往姿态 改变自我,学习适应习惯 我的新校 学习用品 趣味学习 我的学习能力 学习活动 学习游戏 学习兴趣 兴趣来源 增强兴趣,学习目标 比较目标 设计目标 理解知识 追求知识 学会求知 我要学习 学习习惯 习惯养成,学习策略 学习准备 听课策略 学会听课 我的书包 我的铅笔 我的写字 预习策略 预习优势 改善预习,与书交友 选择好书 读书要领 学习优势 发挥特长 自主学习 学会复习 考前复习 考试策略,学习监控

12、 学会观察 集中注意 延长注意 学习计划 学习监察 学习调节 我的阅读 阅读优势 阅读技巧,我的数学 数学优势 学数技巧 反馈能力 自我检查 及时纠错 学习反思 吸取长处 改善学法,思维记忆 我的记忆 机械记忆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形象记忆 快速记词 词语发散 句子发散 快速背诵 意义记忆 逆向思维 逆向推理,集中记忆 组块记忆 迁移思维 相异迁移 遗忘曲线 及时复习 我的创造 学会创造 概括思维 逻辑思维 类比推理 重新组合,交往 认识新友 认识老师 学会帮 分享技巧 学会礼貌 学会谦让 谦让技巧 学会合作 合作技巧,学会赞扬 赞扬技巧 学会救助 救助技巧 讨人喜欢 交往意义 交往选择 认识

13、友谊 交友困惑 自我保护 倾听技巧 善用表达 体态语言 理智交友,合理拒绝 同伴友谊 成功友谊 无声语言 我向信息 默契技巧 面对流言 监视情绪 洞察感受,接纳他人 接纳技巧 学会尊重 尊重技巧 我的老师 理解老师 走出误区 理解对方 合理建议,接受建议 善用鼓励 我的父母 亲子交往 人际冲突 冲突反应 化解冲突 防范冲突 合理竞争,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纲要指出: 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1、领导支持。2、保证课时。3、督导评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班主任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是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通过带课题培训与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 心理咨询工作要科学、规范。 注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